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将军家的丫头 > 将军家的丫头(64)

将军家的丫头(64)(2 / 2)

刘贵妃则在想,这必定是皇后的人干的,她使劲拉了拉皇帝的袖子,冲他朝皇后那边使了个眼色皇后的脸上有喜色。

林颂鸾则心中暗惊,她明明下的是砒霜,怎么在御医这里变成了大黄,不过是大黄更好,大黄可跟她完全没关系了,她连忙呼冤:皇后娘娘明鉴,民女并没有买过大黄,也不认识什么是大黄。

林颂鸾一直将孺慕的目光投向皇后,皇后终于发现这林姑娘虽然嫁给了刘家人,可并非是刘贵妃的助攻,反而极有可能是真心想投靠自己可当着刘贵妃的面如此,不是显得太愚蠢么?皇后就是再没有人手用,也不会用个刘贵妃阵营里头的人。

可屋里的李嫔一听说自己喝的燕窝粥里头有大黄,立即意识到极有可能真的是林颂鸾下的毒手,她前防万防的,谁知竟然被自家人给坑了,当初她喝之前也问过萱兰,萱兰是说过有段时间是林颂鸾自己在殿内的,萱兰与她是一条船上的人,绝对不会害她,那害她的人就是林颂鸾无疑。

她心里越发的恨极了,拼了一口气没有与林颂鸾同归于尽,也是因为太医说的,她这次虽然失去了胎儿,可身体受的损伤并不大,养一养还能养回来再生孩子,亏了那燕窝粥她也只喝了两口。

萱兰先是被讯问,后头又拉肚子,现在在李嫔身边伺候的是另一个还算得力的宫女织文,李嫔便叫了织文去请皇后娘娘,说自己有话要说。

李嫔笃定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就是为了面子也会过来走一趟。

皇后果然来了,李嫔便跪地道:臣妾还求皇后娘娘救臣妾一命将林颂鸾说的刘贵妃打算去母留子的话说了一遍,最后又道:皇后娘娘最是慈和大度,臣妾早就是听说的了,娘娘的大度,才饶得刘贵妃娘娘越发的骄矜,臣妾经了这事,不敢求一个公道,只求自保,能在宫中安度余生,日夜为皇后娘娘祈福祝祷

李嫔的分量自是比林颂鸾重,何况李嫔现在失去了依仗,以后能不能怀上更是两说,皇后不介意李嫔分刘贵妃的宠,何况皇后自忖李嫔留着还有他用,便道:你既然如此乖觉,本宫也不能叫你吃了亏去,虽然失去了孩子,可好歹毕竟承过龙嗣,这位份倒可以升上一升。

喜的李嫔连连磕头。

皇后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

皇后回了皇帝身边,便道:陛下也消消气,李嫔在后头说了,还是她不经心所致,她小月里,自请受罚,我看了倒是不忍心了。说着对皇帝俏皮的眨了眨眼。

皇帝一愣,不一会儿跟着皇后走了。

皇后就把李嫔的话对皇帝说了,接着又道:当娘的都稀罕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以刘妹妹的心境,她首先是想不到这样的主意,顶多以后让李嫔远着孩子也就罢了,但保不住那起子小人作祟,这话传了出去,竟然被林家丫头听到了,哎,无事生非,我看李嫔这孩子就是吓得没了的。

皇后将刘贵妃的面子全了回来,皇帝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盖因这去母留子的话,在他这里,也是悄悄同刘贵妃许诺过得,可没料到,这事竟被刘贵妃身边的太监给泄露了出去,还被林颂鸾听到了

林颂鸾踩了狗屎运,撒了谎,皇帝先心虚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窝白眼狼

宫里这场官司,很快传到了褚太尉的耳朵里头。

褚太尉这次倒是没怎么生气了,呵呵道:救了两只白眼狼。

不对,是救了一窝白眼狼。你当那林颂枫是什么好东西,他竟然跟四皇子说,当初老九不成器,今日能打了胜仗都是林先生教导有方还是一窝不要脸的白眼狼!老夫人想起了就怒瞪褚太尉。

随安听的精神振奋,三观来回刷新无数遍,可老夫人一旦想跟褚太尉掐架,她就不想听了,往后缩了缩。

褚太尉道:这些事叫你知道,以后老九回来,也好告诉他。叫他晓得,内宫的事也不可小觑了。

老夫人皱眉:这事是谁透给你的?

还能谁,皇后娘娘呗,我看她是想替太子拉拢我呢。

那你到底怎么想的?老夫人不耐烦,这在朝中当官,完全做到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不站队是因为不到站队的时候,但到底要站哪一队,可是要提前睁大眼看仔细才行。

褚太尉大手一挥:都说了,以后外头的事就是孩子们做主了,我只管替他们看看家。

这话说就说了,可这俩老人齐齐转头看向随安。

随安呆,她可不是褚翌的经纪人,也不是褚翌的发言人,更没有什么权力大放厥词,将自己的话安到褚翌头上。

不过她头脑转的飞快:东蕃屡屡侵犯我朝边境,杀边民,抢粮食,可恶至极,现在栗州百姓更是因为之前的犯边一事死难者众,边疆无主之地几近一半,若是无人耕种,将来荒凉可就可惜了。

老夫人还没怎么明白过来,褚太尉已经想到褚翌在信中所提的事,立即拊掌道:着啊!我怎么忘了!

不管选谁,立于不败之地才是最终目的。太子虽然无能,可若是太子能与褚家相安无事,褚太尉也不排斥拱卫太子上位啊,可太子实在太蠢,蠢到连褚太尉都看不上的地步,皇帝虽然糊涂了些,凭他没将李嫔小产的事安在班师大军头上,就知道皇帝还没有糊涂到底。

说起来,褚翌能想到屯田制,与随安没有直接关系,得感谢曹操,大梁以前的武将戍边,靠的都是国家养活,虽不到举国之力的地步,但也差不多,国库的银子有一大部分是给了军队的。

曹操当年起事,那是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此一时彼一时,褚翌虽然不能散尽家财供养兵士,却要筹措大笔银钱,这就不是他那点小小的私库能够满足的了。

读兵书的时候读到屯田,正好又遇到栗州百姓死伤颇多,这些无主之地看似零散,算计下来,供养着边关数万人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前提是有人种粮,还要不时打退了东蕃的进攻。

褚翌这一番算计,并没有对褚家老六跟老八细说,一是因为他懒得解释,最不耐烦跟笨人打交道,二是这事还需得机密从事,因此只有褚太尉收到的随安带的信中有说,而随安能知道,则是缘与两人之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褚翌最近看的书,可都是随安给他整理出来的。

褚翌并不觉得这屯田就是兵法,可这事儿,总是个解决养兵的法子不是?

更何况,若是做的好了,都有对抗李玄印的兵力了。

也就不跟随安斤斤计较,让她略得意了一回。

最终,李嫔小产的事,因为皇帝还是想护着刘贵妃,便做了个葫芦案,只拿几个太监跟宫女开了刀,算是为小皇子报了仇,李嫔得了点补偿升了一等,成为李贵嫔,林颂鸾竟然也从宫里脱身,因为李嫔升等的缘故,回了刘家,气焰倒是也跟着升了一等。

最倒霉的反倒成了皇帝,他竟是因为心虚,病了一场。

从前,他是没有那种不配为人父的念头的,这不年纪大了,心肠也越发的软和,自己当日说了那去母留子的话,虽是哄刘贵妃的成分居多,可到底也失了圣心,孩子不肯降生,说不定就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这么一想,就郁郁得病了。

皇后之前传了消息给褚太尉,谁料褚太尉竟然不领情,不肯爬上皇后递过来的橄榄枝,这可把皇后跟太子惹得生气了。

太子干脆道:母后何必只看重褚家,儿子看李玄印在肃州倒是比褚太尉强的多,由他守着北疆,刘倾真辅佐,北疆安稳无虞。

皇后皱眉:李玄印病重,叫他接了三州节度使,能行吗?

左右不过是个名头,他不是有好几个能干的儿子么,分一分他们的权,也便于咱们将他们握在手里。太子淡淡的说道。

太子性子随了皇上,喜爱安逸,不喜打打杀杀,这一点比皇上更厉害,曾经在上书房说过:既然东蕃那么贫穷,大梁又富庶,不如每年拨给他们一些粮食,也免得打打杀杀,花费更多的军费么

当年的太子太傅就是先教了太子这个糊涂虫,辞官后又教了褚翌这个纨绔子弟,几乎饮恨终生,差点死不瞑目。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棋魂同人] 春冰(光重生) 逃出缅北 以身饲龙 大红妆 蓄意谋欢 沉月见雪/女扮男后掰弯病弱公子 成了血族万人迷 和亲的宗女 沉沦(nph) 我的钱都是从古代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