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出狱(1 / 1)

第503章 出狱

潘岳凑足了钱就去赎人,大理寺没收钱,也没放人,理由是:「潘洪是重犯,案情未结,三司没开口,谁也不能赎人。」

虽然赎不到人,但他没花钱就进去见到了他爹,他打算第二天再来赎。

潘岳兄弟俩离开大牢,江丰从角落里转出来,看看俩人离开的背影自光深沉。

领路的大理寺官员侧身,抬手道:「江大人,请吧,三司正在大堂上等着呢。」

江丰目光沉了沉,与他一起去了大理寺大堂。

杨溥坐在正中的位置,看见他来,就抬了抬手请他坐下,道:「南镇抚司和东厂言说薛瑄和潘洪结党营私,为诸官大开方便之门,其中便有盐运使你,你有何话可说?」

江丰:「我和薛瑄丶潘洪结党营私?」

他冷笑道:「谁人不知,薛瑄与我不睦,他做大理寺少卿时便多次找我麻烦,我怎会与他是同党?」

王文坐在一旁,冷哼道:「谁知你们是不是装的?你们若关系不好,你怎会为薛瑄和潘洪四处奔走,你一个盐运使,勾连这麽多官员为薛潘二人翻案,不是结党,是为什麽?」

江丰一脸的义正言辞:「为公道,为大义!薛瑄和潘洪之冤,天下皆知,王大人,不是谁都像你一样,只认主子,不认国法的。」

「你少他妈冤枉我,说得公正言辞,最不守国法的就是你,」王文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江南的盐税亏空多少且不论,你江家在贵溪私开银矿,撬大明墙角,还没跟你算帐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江丰沉下脸,眼中好似冒火的瞪着王文:「你与王振勾结,想将替薛瑄丶潘洪翻案的人都打死,别以为我不知道。」

王文:「现在论的是薛瑄和潘洪结党营私之罪,岳氏案和贺氏案早就审结,罪魁陈福林和王山也已归案,你少扯些旁的案子来扰乱视听!」

江丰:「说薛瑄和潘洪结党营私,他们结党营了什麽私?除了这两桩案子外,他们二人还有何交集?」

「当然有,」王文的脸隐在光影之中,忽明忽暗,他抬起眼来紧盯着江丰:「岳氏案案发之前,曾有广信府人上告大理寺,贵溪江家私采银矿,状纸大理寺接了,却没了下文,后来又告到都察院,都察院便派了御史潘洪去查,也无后续,这不就是你们三人结党营私的证据吗?」

江丰冷笑:「这若是结党,那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大人也逃不了干系吧,

莫非我与你也是党羽?」

没有实际证据的事,光靠争辩是争不出真相来的。

在场的,谁不是老油条?

即便是证据摆在面前,都要嘴硬三分,何况他个此时还没证据,

杨溥知道今天的审问是不会有进展的,但能敲打敲打江丰也好。

三司再次无功而返。

杨薄扫了王文一眼,邀请他一起进宫去和皇帝汇报,

王文与他同去。

一见面,杨溥就直接道:「陛下,陈福林和王山已归案,一切皆由陈福林始,如今岳氏等人已经冤死,陈福林当坐同罪,斩立决。」

皇帝点了点头。

杨溥再道:「王山及其妾室虽是从犯,却罪孽深重,当判流刑三千里。」

皇帝展开案宗,上面写着流放琼州。

皇帝愣了一下:「琼州?」

「是,」杨溥低头道:「北人南流,南人北流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流刑。」

所以潘洪一家去了冰天雪地,苦寒的大同;

王山是山西人,自然要流放到南边。

皇帝想到王振,有些不忍:「岭南不也是南边吗?」

杨溥一脸严肃:「陛下,今年流到岭南的名额已经满了。』

皇帝直接朱批岭南,道:「此去岭南亦不止三千里,满了添一人便是,

流放之地还怕人多吗?」

杨溥张了张嘴,想到他接下来要说的事,只能应下。

杨薄继续:「陛下,臣等将薛瑄上任后他与潘洪经手的案子都查了一遍,未曾发现俩人有结党之嫌。」

王文立即抬头:「杨阁老」

杨溥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后道:「王大人,贵溪江家私采银矿的案子,潘洪说他从未接到过,你都察院虽拿出了派遣单,但我查过当年的驿站名录,还有吏部的调令丶俸禄单,皆显示,潘洪那两个月未曾出京,而他手上一直有其他案子在查,驿站没有他出行的名录。

怎麽,都察院管理如此松散,他接了案子却不去贵溪调查,拖延案情至此,都察院竟也不罚?」

王文舌尖苦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杨溥冷哼一声道:「查案定罪都要讲究证据,非是个人说什麽就是什麽。」

皇帝就问:「贵溪江家私采银矿一事是确有其事吗?」

杨溥低头道:「此事还待查,但可知,薛瑄和潘洪绝无结党之嫌,此案可结。」

皇帝沉默不语。

杨溥就知道,他还是想用薛潘案扯出银矿私采案来,无奈之下,只能再退一步:「陛下,诏狱阴寒,潘洪才从大同回来,身体本就亏损严重,又经诏狱丶大理寺大牢,只怕于身体有大碍,今日潘家两个儿子拿钱来赎人,不如让他们先将人带回去,等案子有了进展,再把人召回来便是。」

皇帝:「朕听闻,潘洪在诏狱中遭遇三次暗杀,出了大理寺天牢,岂不危险?」

杨溥道:「潘洪之子现住在钦天监夏官正尹松家中,尹松极擅卜算,可预知吉凶,应当无碍。」

皇帝想了想,已经连着驳回杨溥两次,不能再驳,于是点头:「罢了,

允他们把人接出去吧。」

杨溥应下,和面色不好看的王文退下。

王文叫住杨溥,问道:「杨阁老此举是为了江丰?」

杨溥鳖了他一眼,厌恶道:「我非尔等,少拿你们那些龈的心思琢磨本官。」

说罢甩袖离开。

他直接坐着马车去杨士奇府上。

杨士奇近来感觉身体疲倦,所以又没上朝。

见杨溥一脸愁容,他对杨溥笑道:「你放心,我熬过了冬天,这一年安矣。」

杨溥道:「人已经给你救出来了,陛下也知道他们二人是冤枉的,不过是要借他们的案子牵出江南更多的案子和人,将来总会还他们公道的。」

杨士奇叹息一声道:「难咯,事不密,已难成,陛下应该收手了,当再等时机。」

杨溥:「可此时,谁都劝不动陛下,王振避嫌,也不敢提议。a#039

杨士奇略一想却又笑起来:「不打紧,我们这位陛下虽冲动,但忘性也大,过段时间案子没进展,他自己就松了,除非有新的契机出现。」

「不过若能有新契机将江南再翻一翻,使政治清明,倒也不错。」杨土奇让杨溥开怀一些:「不要总是板着脸,你明明比我小,看着却比我还老了。」

杨溥懒得理他,转身正要走,想起什麽来,转身问道:「士奇,吉安那边是怎麽回事?」

杨士奇笑容微落:「我让人回去查了,我多年不回乡,吉安杨家只怕真的有些不妥。」

杨薄皱眉。

杨士奇笑着挥挥手:「不打紧,既然查出来了,依法而行便是。」

杨溥轻声道:「只怕杨稷深陷其中。」

杨士奇叹息一声:「不必顾念我,依法而行便是。」

杨溥忧虑的点头,他觉得士奇把事情想简单了。

杨稷在吉安只怕不止是强买水淹地这样的事,否则,江丰拿不出那麽大的底气。

他一脸忧虑的离开。

潘岳和潘钰第二天再去大理寺赎人时就把人赎出来了。

潘洪被下毒之后就抠拒搜搜吃不下东西,出狱时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衣裳空荡荡的。

父子三人抱头痛哭,然后借住到尹松府上。

他们也能自已租房住,但不安全,被尹松劝说过后,还是决定借住在尹松家里。

尹松道:「我掐指一算,小师妹的信过两天就应该到京城了,潘大人放心。」

潘洪叹息一声道:「是我一直让几个孩子操心,唉,羞煞我也。」

潘筠也是这麽认为的,正在和沐自夸,顺便开解他:「父母生了我们这样懂事的孩子,是他们三生的功德,我爹不知道多满意我,你爹肯定也是的。」

沐脸色薄红,心里的难受消解不少:「哪有这样夸自己的?」

潘筠拍他的肩膀:「我这是实话实说,你就别介怀了。」

沐:「可为人子,不能侍奉父亲左右,这还能称得上孝子吗?」

潘筠:「你在京城是替父尽忠,为父尽义,怎麽不算孝子?别想太多了。」

沐清醒了,身体才有一点好转,他就让沐赶紧回京,以免在云南滞留太久,惹得皇帝和朝廷不满,对沐不利。

沐想留在父亲身边,晚上和潘筠坐在一起时就忍不住哭了。

「可是—————」沐憋了憋,还是忍不住小声道:「我想留在父亲身边。」

沐也才十三岁。

潘筠眨眨眼,开阔的道:「我比你还小呢,我就不想留在我爹身边。」

沐一脸不信:「你不是一直在给潘大人平反吗?」

「平反是平反,但平反之后若让我回父亲身边生活,我是不愿的,」潘筠道:「我希望我的家人都健康平安,万事顺利,但这不代表我要在他们身边生活。」

沐不解:「为何?」

潘筠:「为何?我喜欢三清山,还要去龙虎山学艺,还想去草原上报仇,更想去大海上闯荡一番,总不能拉着我父兄跟我一起吧?」

潘筠道:「他们只要在京城,在常州府,或在别的地方好好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闲暇时去看望他们,慰藉思念之情便可。」

「朝夕相伴固然重要,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更重要,」潘筠问他:「世界如此宽阔,如此有趣,你这一生难道只想留在父亲身边吗?」

沐沉思。

潘筠拍拍衣裳起身,笑道:「我去看你爹了,你再好好想一想吧。」

沐回神,连忙起身道:「我与你一起。」

俩人肩并肩朝偏院走去,沐轻声道:「可能是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我很想和他们待在一起,你刚才问我最想做的事,我想了一下,我最想做的事,还是与父母在一起。」

潘筠一听,停下脚步,想了想后道:「本朝以孝治天下,你既然这麽想,不如写信给皇帝,让他充许你多留一段时间吧。」

潘筠笑道:「你爹是怕你出来太久惹皇帝不高兴,但如果皇帝同意了,

我想你爹肯定也想与你多相处一段时间的。」

沐眼晴大亮:「真的?」

潘筠点头:「真的。」

沐高兴道:「陛下重情,知道我留在云南是为了尽孝,一定会答应的他决定今晚就写信,明天一早寄出去。

尸虫属阴,天黑的时候要活跃一点。

潘筠来之前,沐只要是清醒的时候晚上都很煎熬。

现在好了许多。

只不过,他依旧能感觉到不适。

看到潘筠过来,他苍白的脸上挤出一抹笑来,「潘道长来了。」

潘筠见他忍痛,便上前问道:「你现在觉得哪里疼?」

他指着肚子:「今晚这里最痛。」

潘筠问道:「你可能用意识控制它们不动?」

「我试过了,一开始有些效果,但很快就失效了。

潘筠就把手搭在他身上,微微闭上眼晴,模拟王虫给它们下命令,很快,他闹腾的肚子安静下来,沐擦去脸上的冷汗,好受了许多。

苍白的嘴唇渐渐有了血色,脸色也好转了。

沐见潘筠收回手,不由喃喃:「难怪他们如此追逐力量,修真的确让人着迷。」

潘筠抬眼看向他。

沐也正看着她,问道:「潘道长,修真有什麽条件吗?还是说,是个人都可以修真?」

潘筠道:「看根骨,也看悟性。」

她道:「这世上以悟入道的修真者很少,多数是以根骨入道,比如我,

都是直接修炼功法,这靠的就是根骨。」

潘筠起身,走到他身后,拇指点在他的百会穴一路往下摸到后脖子,一按,再顺着脊柱往下:「而根骨,与习武的天资差不多,习武天赋好的,其修炼的根骨也会比别人好一点。」

最新小说: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天使杂货铺经营日志[全息] 指哪打哪[电竞] 打电竞后渣了我的前男友找上门了 星云修真志 X界 无极天道 网游之旅者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变身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