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郎中如今也是府城宁家药铺的坐镇大夫了,他坐镇铺子上,宁为就能接下单,去那些不好声张的老爷家中替病人诊治。
陈氏好不容易插了话进来。“喜春啊,这不是说你四哥的婚事吗?”
婚事就提了两句,剩下全是种药材。
宁家缺药材吗?他们缺儿媳妇!
喜春点头:“我知道。”她还惊讶,“可是等四哥种好了药材,把这个摊子给支起来,你还怕没有儿媳妇?”
当下给陈氏画了张大饼,“什么张家的王家的,现在她们是家里有姑娘不愁嫁,金贵,等你儿子出息了,眼见着有了大庄子,有了药材庄子,就是人家上赶着要跟你结亲了,那时候你就挑,这家的不好咱就不要,换一家就是!这不好?”
陈氏说不出违心的“不好”两个字儿,她犹犹豫豫的,“可是你哥不年轻了,再去外边学,回来这一摊子弄起来,一年到头够他忙活的,到时候又大一岁了,还有,咱们十里八乡都没有谁家种了药材的,去哪儿学?”
他们药铺进的药材都不是州府里的,还要去别的州府学不成?
“江叔叔有路子,咱们拜访拜访,看看他有没有门路,要是没有再想想法子。”
“好、好吧。”陈氏应了下来,还答应不再催着宁乔了。
其实谁都看得出来,喜春这就是给陈氏画大饼,但谁叫陈氏偏生就吃这套呢,别人说的还没用,她亲闺女给她画的饼,自己就欢天喜地钻进去的。
有了昨日亲戚们登门,见陈氏婆媳几个光鲜亮丽的样子,跟她们所以为的蓬头垢面半点不相似。那眼里的羡慕劲儿一出,陈氏对闺女更是说甚信甚。
她还说起了一事儿,“你二舅母说你们外祖母又廋了一大截儿,如今一日只用得下半碗饭汤,大夫登门看过,又少了些日子了,如今是活天天的了。”
外祖母的事儿不是一日两日,大家早已心里就有了准备,但还是心头有些沉闷压着,喜春道:“娘,我给外祖母准备了些补品,回头你给外祖母带过去吧。”
包括整个宁家在内,早些年他们送过去的东西除了有补品外,还有银子,交代了两个舅母买些补品给老人用,胡氏和王氏面上答应得痛快,但那银子没一分花在了上头。
问起老太太,她还维护,说,“好吃好喝着呢,对我也好。”
就连她挣的私房银子也全都给了两家的孙子。
喜春兄妹几个是外孙和外孙女,幼年时逢年过节,假日时也会去外祖母家小住上几日,那时还未分家,之后分家时,外祖还在,说要单独住,等外祖走了,外祖母就跟大儿子,喜春大舅舅去住了。
老太太夫妻两个还在时,给两房儿子家带孙子,家中种的粮食也经常接济,私房钱也给了几个孙子分了,喜春他们过去时,也常跟几位表兄们在外家,小时候她不觉得有何。
等大了,见了辛辛苦苦拉拔大的孙子们已经挣银钱了,出落得人高马大的了,却因为父母跟外祖两个间的不恰,连爷奶家的门都不进了,也从来没见掏几个银钱报答的。
他们还曾经愤愤不平,小时候吃过的饭忘了?没日没夜谁带的忘了?早前要娘的时候怎的不见叫娘带的,现在知道听娘的话了?
结果呢,他们愤愤不平,人不待见归不待见,照样是心疼几个孙子,把后边他们逢年过节送礼的银钱都分了。
出嫁的闺女,送礼送银,四时节气,农忙假日的,照旧也去帮忙,也没分上一分的。外祖母如今都这样了,这些说来也没意思,喜春只尽自己该尽的本分,若是得空就去看看,更多的,也做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09 23:53:27~2020-11-10 20:5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鱼鱼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第三日黄昏,喜春两个才带着周星星等人回了府上。
这两日夫妻两个在喜春娘家,尤其是在洗漱上都有些不便,家中人多,洗漱都要排队,都等着烧水、提水,喜春出身乡野,就是一时不习惯也很快就适应了,但周秉自幼就是娇生惯养的,压根就习惯不了。
出门转上一圈儿回来都得换身衣裳的人,这两日在宁家只隔日换一身。
府上早就得了信儿,已经烧好了水,喜春早早就说了,“叫厨房里多烧两桶水。”
到了府上,她从周秉怀里把周星星接了来,推他:“你先去洗洗。”
这回周秉没推辞,但也没抢第一个, 第一个还是叫儿子得了,周秉把人抱去里间早就兑好的温水里,把他的小衣裳给脱了,洗了好一会儿才把人给抱出来,他自己一身衣裳,胸前都沾着水。
把人往床上一放,他就转进了里间里,没一会儿就听了水声传来。
喜春身上赶了路,沾着灰尘,她没敢动手抱人,只不近不远的看着人,见他一人在床上玩得好好的,这才招了留下来的巧香问过这几日的情形,府上府外的,还有周嘉几个,“他们兄弟三个没出岔子吧,等下跟那边说一声儿,我们都回来了,叫嘉哥也搬回自己房里住吧。”
巧香一一记下,“覃管事来过一回,得知夫人回了娘家,就走了,玉州寄了封信来,还有黄家作坊送了几个匣子来。”
喜春心头有了底,等周秉洗完,她去里间洗漱完,厨房里备下的饭菜也好了。
周嘉几个早就吃过了,就他们夫妻两个,便叫厨房直接端来外间里用的,桌上菜色精致,不油不腻的,顿的鸡汤鲜美,喜春喝了两口,就跟周秉盛了一碗,“这味道好像不是马嬷嬷做的了,马嬷嬷的菜好,炖的汤没这。”
微微的热气就在手边儿,周秉半垂的眼睫轻颤一下,微微注视着,提醒喜春:“相公。”
喜春眉头一蹙,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这两个字的意思,顿时无奈的勾勾嘴儿。
他意思是叫他相公才肯喝她布的。
周秉从看着汤,一直到注视着人。
好好好,“相公,喝汤好不好?”喜春只得如了他的意。
“好。”周秉满意了,长指就着碗沿一抬,这才拿着勺子轻轻喝起了汤,入了口,他赞叹了句,“确实美味。”
喜春都不知道他这话到底指的是什么。
用过饭,天早就黑尽了,熟悉的丝竹器乐之声隐隐传来,还伴随着虫鸣鸟叫之声,饭后的茶水用了两口,喜春想叫人把府内的账务拿来看看,被周秉阻止了,“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待明日起身后再看不迟。”他又说了句,“要是你去写私信再骂骂我,也是好的。”
但看账、看薄册,不行。
周秉对府上的营生平日并不怎的在意,但出口的话却极有分量,执拗得很,说不肯就是不会让的,喜春回回都犟不过他,只得歇了要办正事儿的心思,又解释句,“我骂你做何的,可不能胡说。”
周秉似模似样的,见她没有要去书桌,扶着人往塌边走,“行行行,你没有,该歇了,不然明日该闹不过儿子了。”
“你才闹不过,凭白看轻人。”
房里的声音渐渐隐去,火光照亮的烛火也在些许动静后吹灭了几盏,只余外间一盏烛火朦胧燃着。
次日醒来,喜春看账册,周秉不阻止了,还十分自觉的把儿子抱到一侧,看他作画,美名其曰要培养他的灵气儿。
周星星以后该走的路,他一出生,这对当父母的就讨论过了,没生之前,喜春这个当娘的还给早早规划过,说要让他以后进书院去进学,以后走科举之路,可等人出生,看着自己十月怀胎才生下来的孩子,她又不忍心叫他这样辛苦了。
科举之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是他们这等商户人家,要从商户转成官家,更不容易。
周秉在周星星出生前没规划过什么,如今也一如的按照所想,每日只带着他到处走走转转,只叫他认得最纯粹的东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