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看透了许尘的心思,知道他又在玩弄人心。
这首诗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是到了梅家覆灭之际,便会大放异彩。
可以想象,当天下人听到梅家覆灭的消息,再品读这首诗,会是何种滋味。
郑华仔细品读这首诗,确定这诗中内容足够隐秘,不会引起梅家的怀疑后,竟有些期待了。
他忖道:“许尘此子不过十六岁,却足智多谋,善于操纵人心,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梅家覆灭之际,便是此子扬名之时。他一人之名,便可力压文坛。日后谁还敢说周人是不通教化的南蛮?”
郑华很欣慰。
他能读懂这首诗的深意,其他人却不懂,都觉得有些遗憾。
八道题,写出了七首精品,最后一首却乏善可陈。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玄静师太道:“那首“他朝我若为青帝”写的也是菊,同样的诗题,重复写,质量难免下降。”
莺萝公主也附和道:“不止一首呢,先前还有一首‘菊蕊洒金湖舟渡’,也是写菊的七言诗。只能说仙翁您抽的诗题不太讨巧。”
那“菊蕊洒金湖舟渡”是梅玉书和许尘斗诗时自己写的,也入了百诗榜。
卢仙翁听了这话才稍感安慰。
又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早知如此就换一道诗题了。
……
至此,丹诗大赛算是圆满结束,梅玉书成了诗魁。
梅宜年当场就把前三甲的礼物颁发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