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毅拉着许复坐了下来,缓缓说道:“你出去之后,尽可能多帮一些人,大概一个月之后,我县试结束,你再回江都来找我。”
沈毅问道:“有没有问题?”
许复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因为在江都街头流浪了几年,并没有太多小孩子的稚嫩,他看了看沈毅,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公子,城里的营生都还在做,我要是一下子离开了,弟弟妹妹们恐怕干不好,我想先在城里安排一下,过个一两天再出门替公子办事。”
“不着急。”
沈毅笑了笑,开口道:“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甚至一年两年都很难办成,咱们慢慢来。”
成药这个东西,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每一种病具体用什么药,也不能瞎来,虽然沈毅目前只准备做咳嗽,感冒,发烧这些常见病的成药,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弄出来的。
将来,沈毅还要雇一些医生,来做“技术主管”才行。
沈某人的创业计划是五年之内把东西搞出来。
按照他现在的学业进度,五年之内一定是会考进士的,五年之后如果中了进士,有了官身,做起生意自然得心应手,五年之后如果暂时中不了进士,沈毅虽然依旧会继续考学,但是官场上的重心可能就要放在弟弟沈恒身上了。
进士不好考,或者说非常难考,沈毅不得不给自己做出两套预案。
沈毅在城里待了小半天时间才离开,到了中午的时候,另外五个小家伙儿都回来吃饭,沈毅还跟六个小家伙一起聚了个餐,这才动身离开。
这会儿,沈恒也已经搬去了书院居住,因此沈毅也没有留在城里,在傍晚时分离开了江都,回到了书院里。
因为县试将近,书院这边已经整理出了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名单,到时候由书院里的先生带去教谕那里统一报名,书院每年参考的学子不少,这会儿已经报了名的学子们每一个都紧张兮兮的,书院里到处可以听到读书声。
沈毅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的学舍里。
这会儿虽然已经入秋,但是秋老虎依旧十分厉害,天色燥热,他刚刚推门进了学舍,就看到小弟沈恒穿了一件单衣,正坐在床边,就着油灯的灯光翻书。
书院的学舍本就是两人之间,只是沈毅先前的那个舍友搬走了,沈毅才独住一间,沈恒进入书院之后,兄弟俩便住在了一起。
见到正在用功的沈恒,沈毅将手里提的一包糕点放在了桌子上,微笑道:“大半夜这样看书伤眼睛,这是我在城里给你买的吃食,你尝一点,然后就睡觉罢。”
沈恒连忙放下书本,一边拆油纸包,一边抬头看向沈毅,笑着说道:“哥你今天不在书院,秦先生在学堂都说你了。”
沈毅坐了下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老头说我什么了?”
“说你怠惰。”
油纸包已经打开,沈恒拿起一块糕点,大大的啃了一口,然后看向沈毅,笑着说道:“先生说兄长你仗着聪明,便不怎么用功,临近县试了,还整天往外跑,今年说不定就要落考。”
沈七郎微微翻了个白眼。
“老头嘴不饶人,我最近半个月不是天天在书院里?只出去一天,便在背后说我坏话!”
说着,沈某人半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又打了个哈欠。
“就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县试之前,我都不出书院了,安心在书院读书。”
沈恒这会儿已经吃了两块糕点,嘴角都是糕点的渣滓,他用袖子擦了擦嘴,看向自己的兄长,突然说道:“哥你要是今年落考了,那也不是坏事,秦先生跟我说了,我明年就能去考县试了,到时候咱俩一起去考。”
沈毅瞪了沈恒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怎么,巴着你哥考不过县试?”
沈恒吃了两块糕点之后,便不再吃了,他把剩下的糕点包好,又翻了两页书,这才说到:“考完县试府试,兄长就要去京城考院试了,明年乡试也是在京城,兄长你最少要在京城待两年时间,才能回江都来……”
兄弟俩相依为命,沈恒自然舍不得自家兄长。
沈毅听了这话,心里也微微叹了口气,他沉默了一会儿,这才低声道。
“以后在书院里,要称呼建康,不要称呼京城。”
沈毅岔开了话题,缓缓说道。
“有些人不爱听。”
第六十九章 开心的县尊
在这个时代,或者说帝制时代,光有钱是没有什么大用的。
就拿江都首富马晋来说,作为江都首富,他的家业即便是在京城里也可以排得上号,马老爷辛苦经营十几年,攒下了不知道多少金银,马家的后台也不是没有,京城里不少显贵人家,马老爷都可以说得上话。
但是一朝大浪袭来,马家的高楼说塌就塌了。
沈毅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做生意只是用来当作自己的辅助,甚至把这些生意交诸人手,并不准备亲力亲为。
他自己要做的是进学,是做官,是踏上科举时代独一无二的进身之阶,康庄大道!
县试与府试都三年两次,今年江都的县试设在九月底,需要提前十天,有两位秀才作保,才能有考试资格。
寻常人家想要考县试,少不得要提点东西,到秀才公家里去拜会,再说点好话,秀才公才会答应作保,但是甘泉书院就不需要这些。
在甘泉书院里教书的,就有十几位秀才以及五六个举人老爷,甚至还有陆夫子这个进士老爷在,自然不需要去到处求人,在县试开始之前,甘泉书院的先生们就带着今年参考的学生们去县衙教谕那里报名去了。
沈毅的老师秦先生就是秀才功名,因此报名的时候,他就跟在秦先生身后,与甘泉书院二三十个学子一起,前往县衙报名。
秦先生几乎年年都带学生到教谕这里报名,与县衙的教谕已经是熟人了,很快就带着沈毅等人办好了报名手续,其中沈毅是第一个报名的,写完名字之后,就跟着秦先生一起走了出来。
师徒俩走在县衙的院子里,秦先生回头看了沈毅一眼,忍不住叹了口气:“初夏之时,如果书院里不出事,现在陈清应当跟你一起来这里报名县试了。”
陈清与沈毅都是秦先生的学生,其中陈清的天分还要高一些,不仅学问作得好,诗词也很出彩,很得秦先生喜欢。
听到秦先生这句话,站在他身后的沈毅,也微微低头,开口安慰道:“陈清师弟已经去了,老师莫要伤心。”
秦先生背负双手,心里还是有一些惋惜。
“陈清的学问,已经胜过为师一些了,他若是还在,少说也能中举人,再过几年中个进士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到这里,秦先生在袖子里摸索了一会儿,摸出了一个小钱袋,回头递在沈毅手里,开口道:“陈清家里,为师不忍心去,你过些日子得空,便替为师去一趟,把这些钱转交给他们家,告诉他们父母……”
秦先生缓缓说道:“无论如何,不能绝了读书的念想,没记错的话,陈清还有一个弟弟,让他们先把他送进私塾里读书,将来合适了,也送到咱们书院里来。”
陈清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先前在江都县衙大堂的时候,沈毅是见过他们的。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对沈毅有误会,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
听到秦先生这句话,沈毅默默接过这个钱袋,然后开口道:“先生,在县衙的时候,冯知县补给学生的那些钱,学生已经都给陈家了,陈清师弟的弟弟如果有读书的天分,不用先生破费,学生会供他读书。”
师徒俩说话的时候,甘泉书院的学生一个个从教谕那里走了出来,围在了秦先生还有书院另外两个先生周围,人多便不方便说话了,秦先生叹了口气,开口道:“罢了,这件事等回书院之后再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