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甘泉书院的“常务副院长”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陈清案发生的时候,书院里就是这位谢先生在主事,县衙的人到书院,也是跟谢先生沟通,并没有第一时间知会陆安世。
而谢先生当时比较利害,考虑影响之后,最终没有过问这件事,而是任由书院把沈毅带走,让书院从这件事里抽身,没有继续过问。
谢先生虽然没有收范家的钱,也没有收县衙的好处,但是他当时的不作为,让沈毅几乎丢掉了性命。
而严明礼作为秦先生的学生,没有冲撞秦先生,也没有冲撞陆山长,反而冲撞了这位“谢副院长”,很显然这件事是陆夫子提前安排好的,目的就是找个理由把严明礼给踢出甘泉书院。
踢出书院,只是第一步。
严明礼这一次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让整个甘泉书院上下都极其被动,甚至惊动了京城的户部尚书,严明礼被开革出书院之后,即便书院不报复严家,严明礼这一辈子也都与科考无缘了。
别的不说,只要今日书院把他冲撞师长被开除的事情张贴告示,布告出去,严明礼这人在江都的名声就算是彻底毁了。
冲撞师长,也是不孝。
听到了程师兄这番话之后,沈毅先是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微微一笑,开口道:“竟然有这种热闹,那我怎么样也要去看一看。”
说着,沈毅又向程师兄问了严明礼现在所在的位置。
“在明义院,谢先生的住处。”
程师兄给沈毅指明了方位,然后对沈毅笑着说道:“师弟从上一次遭难之后,性子变了不少,从前你可是从来都不会去凑这种热闹的。”
“人总是会变得嘛。”
沈毅对着程师兄挥了挥手,朝着甘泉书院的明义院走去。
等他到了明义院,就看到已经有不少人围观,在院子的中央,一个脸上长了不少青春痘的书生跪在地上,深深低头。
很显然,这就是严明礼。
县试舞弊的严明礼。
而他,是跪在谢先生的门前。
谢先生的书房里,还能听到几个人的对话声,有陆夫子的声音,也有秦先生的声音,还有一个中年人在说话,显然是这件事的主角谢先生。
沈毅站在最前面,听了一会,实在听不清楚里面再说什么,便索性不再去听。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严明礼,心里暗自摇头。
这人,心里实在是没有十三数。
这件事情,秦先生或许不知道因果,但是严明礼本人,却是心知肚明了,他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为什么向来温文尔雅的陆山长,会对他发这么大的火。
到了这个地步,只要心里有点数,应该光棍一些,自己站起来潇洒走人,而不是让自家先生去山长那里替他去争。
要知道,秦先生只是秀才出身。
让他去跟两个进士老爷争,其实是要莫大勇气的。
如果不是为了严明礼这个学生,秦先生平时甚至都不怎么敢在陆安世面前说话。
终于,书房里的争吵之声平息了下来,寂静了片刻,紧接着房门打开,神色有些狼狈的秦先生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步履有些踉跄,失魂落魄。
整个过程,他都没有看严明礼一眼。
很显然,这个时候秦先生多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沈毅见状,心里已然明白,他越众上前,搀扶住秦先生的胳膊,微微叹了口气:“老师,您还好罢?”
秦先生没有说话,就这么被沈毅搀扶着离开,一直到远离人群,走到僻静之处的时候,他才扭头看了一眼沈毅,默默说道:“这件事,七郎你也是知道的罢?”
沈毅微微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是,学生知道的。”
秦先生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然后又摇了摇头,叹息道:“教出了这么个学生,为师也没有脸再待在书院了,亏我刚才还为这孽徒据理力争。”
他脸色有些发红。
“真是丢人!”
“老师,您不用多想。”
沈毅宽慰道:“这是严明礼个人的问题,跟您关系不大,再说了,事情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
他搀扶着秦先生,低声道:“严明礼尚且有脸跪在那里,您又何必自责?”
“惭愧啊……”
秦先生老脸通红。
“书院无论如何为师是待不下去了,明日我便收拾东西,离开书院。”
这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先生,长吁短叹。
“惭愧,惭愧啊……”
很快,沈毅就把秦先生送到了他在书院的住处,劝了几句之后见实在劝不动,沈毅也没有办法,只能告辞离开。
临别之前,秦先生看了一眼沈毅,开口道:“明日发案出了结果,记得送到为师这里一份。”
他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开口道:“你科场如果顺利,为师心里也能舒服一些。”
沈毅退后两步,对着秦先生深深一揖。
“先生将来无论在哪里,永远都是沈毅的老师。”
……
次日清晨,天色还没有亮,沈毅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怎么睡。
因为今天就是县试发案的日子,他现在的感觉很是奇妙,有点像是上辈子中高考出成绩日子。
起来洗漱之后,外面的天色都还黑着,沈毅坐在床上发了会呆,又尝试着躺在床上睡个回笼觉,这一下效果倒是很好,很快沉沉睡去。
等到沈毅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被人叫醒的。
“阿兄阿兄!”
同宿舍沈恒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沈恒用力的摇了摇自家兄长的胳膊,开口道:“哥,县试发案了!”
“书院的师兄们都去城里看发案了,就你还在睡觉!”
第八十六章 三七才子
沈毅再一次迷迷糊糊爬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这会儿,甘泉书院里的学子至少少了一半以上。
虽然今年只有二十多个考生参考,但是大家都喜欢看热闹,县试发案无疑就是最大的热闹,不仅书院里的学子爱看这种热闹,江都城里的百姓们也喜欢看这种热闹,沈毅兄弟俩走到县衙门口的时候,县衙门口已经人山人海。把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沈毅兄弟俩挤半天都没有能够挤进去,正自苦恼的时候,沈三郎沈陵爽朗的声音传来。
“老七,老九,你们怎么才来!”
沈毅扭头看去,只见沈陵手里拿了一张白纸,正在头上左右挥动。
因为人太多,沈毅挤到沈陵面前都花了不少力气,好容易来到了沈陵面前,才无奈的说道:“早上起的太早,一不小心睡过了,三兄不怎么也在这里?”
“来这里寻你们。”
沈陵又挥了挥手里的白纸,笑眯眯的说道:“猜猜这是什么?”
沈毅眨眼,然后微笑道:“莫非是团案?”
县试发案的时候,是在一张白纸上,将取中的考号写成一个圆形,第一名写在正中间,因此被人叫做“团案”。
“刚才从一个小娃娃手里买的。”
说到这里,沈三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的说道:“这些家伙,发案之后立刻就开始卖,就差没在发案钱卖了,应该是衙门里有人,提前抄好的!”
“去年还只卖三十文钱,顶天了四五十文,今年直接涨到了六十文钱,愈发黑心了!”
沈毅目光看向了沈陵手中的白纸,伸出手去:“三兄,给我看一看?”
沈陵哈哈一笑,拉着一只手拉着沈毅,另一只手拉着沈恒。
“看什么看?你嫂子在家里准备酒菜了,咱们回家吃酒去也!”
说罢,他不由分说,拉着两个弟弟往家走。
一旁的沈恒看向兄长,微笑道:“阿兄放心罢,看三哥这个模样,你定然是中了。”
沈陵依旧卖关子不说话,三兄弟一路到沈陵家中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直到这个时候,沈陵才将那张团扇铺开,从正上方开始数,一路数到第六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