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复连忙低头道:“公子,您考功名要紧,其他的事情不值一提。”
“考功名固然要紧,其他的事情也是要提的。”
沈毅拍了拍许复的肩膀,微笑道:“不过事情有先有后,咱们一件一件来。”
下午时分,沈毅告别了自己的这些小伙伴,带着自己写好的第六期邸报,送到了内卫在城里的办事处,由内卫替他递到宫里,再由宫里递交邸报司。
因为今天是重阳节,宫里也十分热闹。
重阳敬老,过了中午之后,皇帝陛下便不在德庆殿,而是来了皇城之中的仁寿宫中,陪伴生母孙太后。
母子俩在一起待了一整个下午,小皇帝向母亲汇报自己亲政大半年以来朝中的大小事情,以及平时生活里碰到的一些趣事,母子俩相处的十分融洽。
到了傍晚时分,母子俩又在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皇帝才起身,向孙太后告辞。
孙太后此时还很年轻,她拉着自己儿子的手,轻声道:“皇儿,你亲政未久,朝廷的许多事情,不能想当然的去做,有些事情你在皇城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经验,就只能让那些大臣们去做。”
“你交给他们去做,他们做得好了便奖赏,做的不好了便责罚,这样你这个皇帝,终归是无错的。”
这些帝王之术,本应该先帝亲自教授当今陛下,但是先帝去的太早,去的太急,导致这几年时间,真正来教授皇帝的,其实是这位孙太后。
小皇帝恭敬低头:“母后的话,儿臣都记下了。”
“嗯。”
孙太后叹了口气,开口道:“母后知道你国事繁忙,今日能在这里留半天,已属不易,你自去罢。”
皇帝恭敬点头,行礼告辞。
就在皇帝要离开的时候,孙太后看了看小皇帝,问道:“对了,大婚立后的事情,皇儿也要多上上心,你若是没有心仪的女子,便由母后来给你挑了。”
小皇帝不太喜欢这个话题,行礼之后,有些狼狈的告辞离开了。
离开仁寿宫之后,高太监已经备着抬辇在宫门口等着,伺候皇帝上了抬辇之后,高太监面露喜色,低声道:“陛下,刚刚送来的消息,出了件大喜事。”
小皇帝本来正在头痛大婚的事情,闻言瞥了一眼高明,皱眉道:“什么事情,这样失态?”
高明低着头,笑着说道:“陛下,奴婢卖个关子,您回德庆殿之后,奴婢再跟您说。”
小皇帝虽然疑惑,但还是皱着眉头没有发作,主仆二人离开仁寿宫之后,很快回到了德庆殿里,回到了寝殿之后,高明才跪坐在皇帝面前,低声道:“陛下,北齐周晋安死了。”
听到这句话,小皇帝神情一怔。
周晋安,大陈朝廷的大仇人!
他看了看高明,开口道:“怎么死的?”
“还不知道,听说是暴毙而亡。”
高明缓缓说道:“可以确认的是,他的确死了。”
小皇帝先是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颇为畅快。
“今日是重阳佳节,又闻佳讯,真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吃席
周晋安,是大陈的仇人。
这个人是北齐的将领,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在宪宗朝的时候就是北齐的中层将领,宪宗朝之时,宪宗皇帝两次大败北齐,周晋安在当时的齐军里受了挫败,其后便有些心理扭曲了。
到了先帝朝的时候,周晋安已经是北齐的大将,先帝派兵北伐的时候,就是这个周晋安率领齐军在江淮之间阻击大陈军队,手段非常卑劣,性格极其残忍。
此人乃是胡人改了汉姓,并不把汉人当人,冲阵的时候就让汉人冲在最前面,甚至逼迫近千汉人平民在陈军阵前自尽,以致陈军心神不宁,士气大跌,最终在江淮之地大败。
打败了陈军之后,周晋安又在江淮大开杀戒,仅他在江淮的三年时间里,最起码有数千近万平民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了他手里!
这个周晋安,也因为大败陈国,被北齐封为大将军,极尽荣宠。
这人在北齐国内,尤其是在燕都城里,被人称为人屠!
而在陈国国内,这个周晋安一直是大陈刺杀名单之中排名最靠前的几个人之一,到现在十来年时间里,陈国许多谍子因此身亡。
不止是陈国人想让他死,北边的汉人也有许多人想让他死,甚至就连北齐胡人贵族,也觉得这个周晋安有些太过残暴。
而现在,这人终于死了。
具体怎么死的,还没有消息传过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晋安已经身亡,北齐朝廷公布的理由是“突发重病暴亡”。
“死的好啊。”
小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眯了眯眼睛:“只可惜,这人没有死在朕的手里,朕一直想把他捉到建康来,好生炮制炮制他。”
高明恭敬低头道:“周晋安恶事做尽,这次也算是得了天诛了。”
小皇帝“嗯”了一声,看向高明,问道:“朕在仁寿宫待了半天,有什么急事要处理否?”
高明摇了摇头,开口道:“中书似乎是知道陛下不在德庆殿,今日送来的奏书不多,也没有需要陛下紧急处理的。”
“这几个老家伙……”
小皇帝低哼了一声:“还真是会体谅人。”
听到了小皇帝阴阳怪气的话之后,高太监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对了陛下,沈毅今日下午送来了第六期邸报的稿子,眼下已经宫里来了,陛下要不要先看一看?如果陛下不看,努力明天一早,就交送邸报司,让他们排第六期邸报的版了。”
小皇帝坐在自己的软榻上,打了个哈欠:“左右闲来无事,拿来给朕看一看罢,就当是消遣了。”
高明恭敬应声,将沈毅的稿子递了过来,沈毅写的稿子足有近万字,尽管皇帝看得很快,也用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看完之后,才把稿子丢到一边,笑着说道:“这个沈毅写的东西,是比翰林院那些两脚书袋写的有意思,那些书袋们写的东西,朕实在是看不下去。”
“没有什么问题,明日就送交邸报司排版罢。”
高太监低头,恭敬应是。
小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对了,今年乡试礼部订的是什么日子?”
高太监低头道:“回陛下,礼部上个月议出来的秋闱日子,本来是九月初七,后来经钦天监推算之后,改到了九月二十四,还有半个月时间就秋闱了。”
小皇帝看了看高明,又看了看手边沈毅递上来的稿子,突然笑了笑:“人家还有半个月就要考秋闱了,你还去他那里催邸报的稿子,他今年要是中了还好,要是不中,可就有理由来找你高公公闹了。”
高明低着头,微笑道:“陛下您说笑了,中与不中,还是要看他沈毅个人的学问……”
“嗯。”
小皇帝背着双手,开口道:“秋闱也是国家大试,朕不会掺和进去,不过要是他今年秋闱能中,宫里就不能吝啬了,怎么也要好好赏点东西给他,毕竟他已经给宫里写了六期邸报了。”
高太监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微微低头道:“托陛下的福,奴婢想沈毅一定是会中的。”
小皇帝瞥了一眼高明,然后伸了个懒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朕可什么都没有说,能考还是让他自家去考,真正考不中了,你再去动歪心思,明白了没有?”
高太监深深低头。
“奴婢明白。”
……
重阳节的当天,沈毅颇为忙碌。
上午在家里写稿子不说,中午跟小伙伴们聚餐之后,下午他就去给宫里交稿子去了,到了傍晚时分,他好容易得了些空闲,准备回家休息,刚走到家门口,就自家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见到这个人之后,沈毅连忙迎了上去,对着他拱手行礼,客客气气的说道:“易安师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