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抚台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后续应该还会有不少商船,从其他州府绕到乐清出海。”
他看向沈毅,然后打了个酒嗝:“小沈相公你放心,有老夫在,一定不会让你的差事办的难看。”
不得不说,有这种官场老油条全力帮忙,这差事的确轻松了不少。
不过周义山这么做,与直接向市舶司送钱没有多大区别,有点急于求成的“作弊”味道了。
不过他用自己在浙江的影响力,让市舶司先把“生意”给做起来,倒也说得过去。
沈毅给他添了半杯茶,微笑道:“如果是其他靠海州府的商船,倒也不必开到乐清来出海,让市舶司派人过去,把账目理清楚就是了。”
说着,他看向周义山,颇为诚恳的说道:“中丞为了市舶司尽心尽力,陛下一定会瞧在眼里的。”
“小沈相公,你我一起办同一件差事,用不着说这些空话。”
周抚台又低头喝了口茶,然后抬头看向沈毅,缓缓说道:“小沈相公只需要告诉老夫,温州府市舶司到年底,大概要收多少税银才算是初显成效,剩下的交给老夫去办就是。”
沈老爷忍不住“啧”了一声,看向眼前这个小老头,心里感慨连连。
这种封疆大吏的能量,他算是见识到了。
这种能量,已经超出他的意料之外了!
“到年底,有二十万税银,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五个市舶司,理想状态下应该是每年五百万到一千万两税银,按每个市舶司一年一百万两银子来算,温州府市舶司在剩下的两个月半时间里,只要收上来二十万左右,就已经完全能达到皇帝的心理预期了。
“当然了,这种东西多多益善,不过也不要太多。”
小沈相公低着头,认真的盘算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超过五十万,就有点不太真了。”
周抚台站了起来,对着沈毅拱了拱手:“老夫明白了。”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转身离开,走出了沈毅的书房。
沈老爷一路把他送出了自己的书房,看到这小老头虽然身体有些晃晃悠悠,但是却步履飞快的朝外走去。
很显然,五十万两银子对于这位抚台大人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沈老爷微微眯了眯眼睛,轻轻叹了口气。
“也不知这老头,用不用自己掏腰包……”
“如果不用……”
沈毅轻声感慨:“那这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也未免太威风了一些……”
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下杀鸡
在周抚台的“鼎力支持”下,这个刚建立的浙江市舶司,运行的非常顺利。
甚至顺利到了让孙谨这个主事太监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地步。
在市舶司开市的十天之后,市舶司入账的税银就已经超过了五万两银子。
正是因为运行的太过顺利,以至于孙谨孙太监,在十月二十五号这一天,直接到了沈园求见沈毅。
以孙谨的身份,见沈毅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阻碍的,他到了沈园之后,沈毅沈老爷甚至亲自出门迎接了他一番。
把孙谨迎进了园子里之后,沈毅把他请到了客厅奉茶,两个人落座之后,沈老爷对着孙谨微笑道:“孙公公不在市舶司操忙,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莫非是市舶司碰到了什么难处,需要我去处理?”
“没有碰到什么难处。”
孙太监微微摇头,然后低眉道:“沈相公,市舶司不仅没有碰到难处,反而顺利的有些诡异,市舶司开市之后,原本咱家估计,从温州府出海的商船,以及从温州府入境的商船会比从前少上一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十来天时间,不仅出海的商船倍增,入境的商船数量也多了不少,这些商船缴纳商税……”
“异常痛快。”
沈老爷低头喝了口水,微笑道:“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市舶司的差事办的好,等过年孙公公回京面圣的时候,多半也会受到嘉奖。”
孙谨微微摇头,然后看向沈毅:“市舶司初建,今年咱家是不会回建康过年了,无论如何要在乐清看着,毕竟明年估计还有更多的差事要办。”
说到这里,孙太监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只是,温州府市舶司这十来天时间,表现的颇有一些诡异,沈相公您也知道,奴婢这么些年一直在宫里做事,对于地方上的很多情状并不是很清楚,心里也不是如何拿的准。”
“因此,特意过来请教沈相公,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咱家没有想明白的弯弯绕绕,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咱家才好继续在这浙江地界办差,不然这么不清不楚的糊涂干下去……”
“未免有些对不住陛下的信任。”
他看向沈毅,继续说道:“沈相公您是天子近臣,与咱家这些天家私仆总是应该站在一边的,请沈相公不吝赐教。”
沈毅低头抿了口茶水,微笑道:“孙公公你这个性子,也太谨慎了一些,差事办的不好,你多想一些也就罢了,怎么差事办的好,也要这么多想?”
“非是孙谨个人私事。”
孙太监恭谨低头:“为陛下办差,一丝一毫都不敢马虎,更不敢稀里糊涂,我生性鲁钝,临出京之前,陛下就交代过,如果碰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多问问沈相公您。”
孙谨直接站了起来,对着沈毅作揖道:“请沈相公指点。”
沈毅起身,扶着孙谨坐了下来,然后微笑道:“市舶司的事情,的确有些地方官府的影响在里面,不过孙公公可以放心,这些地方官府虽然不至于对市舶司十成十的善心,但是对于朝廷,对陛下,是不敢起什么坏心思的。”
沈老爷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市舶司的近况,孙公公不妨当作是这些地方官府,对于陛下的……孝心。”
孙谨一怔,随即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他抬头看向沈毅,然后又低下头:“那这件事,要禀报陛下么?”
“这要看孙公公你是如何想法了。”
沈毅微笑道:“你若是自觉得市舶司办的很好,那么这件事如果宫里不问,倒是不急着上报,毕竟到时候市舶司的账目漂亮,报上去之后陛下高兴,对于孙公公你也是有一些好处的。”
孙谨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就听到沈毅继续说道:“不过这种话,孙公公可不要说是沈某说的,沈某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后如果孙谨在皇帝面前把沈毅搬出来,沈毅是决计不会承认的。
毕竟这种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涉及欺君了。
孙谨连忙低头,开口道:“沈相公放心,我不会在外面说沈相公半个字。”
沈毅微笑道:“不过孙公公报上去倒也没有关系,陛下该给孙公公的奖赏倒也不会少。”
“一切都看孙公公你,对于陛下的诚心了。”
孙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口道:“沈相公,我等是天家私仆,对主家不能藏私。”
沈老爷眯了眯眼睛,微笑道:“那孙公公报上去就是。”
其实,有关浙江官府的情况,沈毅已经密信建康,递到皇帝的桌案上了。
倒不是因为他老实,实在是因为身边有内卫跟着,没有什么欺上的空间。
所以,沈毅只能踏踏实实的扮演一个忠臣。
而孙谨孙太监的选择,则是会影响他将来的前程。
如果孙谨选择贪功,不把实情报上去,那么以后市舶司只要数目赶不上刚开市的这段时间,那么孙谨就有可能面对宫里的诘问。
而如果他实话实说了,才会有更远大的前程。
沈毅跟他说的这番话,也多少有点试探的味道。
说了几句闲话之后,沈毅自己给自己添了一杯茶水,淡淡的说道:“对了孙公公,过些天我要出门一趟,不在乐清了,可能要一个来月的时间才能回来,这段时间如果市舶司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抗倭军找薛威薛千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