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大半个时辰过去,赵尚书的轿子终于停在了赵家门口,沈毅与赵家人一起出去迎接,在前院见到了赵昌平,对着赵尚书拱手道:“师伯。”
赵尚书看了沈毅一眼,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方才还跟易安谈起子恒,子恒果然来了。”
沈老爷笑着说道:“看来师兄也在户部待到了现在。”
“户部事情多……”
他看了一眼沈毅。
“年初的时候,难免忙一些。”
沈老爷摸了摸鼻子,没有接话。
他知道,赵昌平是在暗示兵部不忙。
这也是实话,相比较其他衙门来说,大陈的兵部的确没有太多事情,像年初,兵部比较忙的职司也就是沈毅的武选司了,其他衙门虽然也有事,但是不会太急。
所以姜尚书才会让兵部的人就地解散。
赵尚书一边朝着家里走去,一边开口道:“到现在还没有吃,子恒陪我吃一些?”
沈毅刚才在归云楼跟那些同僚应酬,也的确没有吃什么,闻言点了点头,陪着赵尚书在赵家一起吃了顿饭。
吃完饭之后,沈老爷自然就跟着赵尚书一起进了赵家的书房。
进了书房之后,沈毅拱了拱手,开口道:“今日朝堂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师伯见谅。”
“都是各尽公职。”
赵尚书喝了口茶,开口道:“没有得罪不得罪的说法。”
他顿了顿之后,放下茶杯,看向沈毅,开口道:“不过老夫有一件事想知道。”
沈毅微微低头道:“师伯问就是,小侄知无不言。”
“陛下要钱做什么?”
赵昌平放下手里的茶杯,开口道:“据老夫所知,陛下花钱俭省,每年花不了多少钱,内帑的钱,近几年每年都是有结余的。”
他看着沈毅,问道:“市舶司的钱,户部虽然没有具体的数目,但是供养都司衙门之外,绝对还会剩下不少,这么多的钱,陛下拿来做什么?”
沈老爷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
“师伯,有些事情小侄不说,您应该也可以猜的出来。”
“陛下这几年来,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他想要市舶司的钱,目的自然不难猜。”
赵昌平点头。
“那就是为了北边。”
沈毅默默点头:“再没有旁的事情了。”
赵尚书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如果是为了北伐,陛下大可不至于这样费周折,只要朝廷下了决心,户部断不会短了前线的钱粮。”
“但是朝廷的决心,可不容易下。”
沈毅正要继续说话,赵昌平对他摆了摆手,开口道:“不用站着,坐下来说话。”
沈毅依言坐下,继续说道:“不止是户部,还有兵部需要点头,更重要的是,中书的几位宰相点头。”
赵昌平闻言皱眉。
“陛下难道想要越过朝廷?”
“越过朝廷不至于。”
沈毅老老实实的说道:“但是在我看来,陛下想要绝对的主导权。”
他低声道:“意思就是,这场仗不能朝廷说不打就不打了。”
“要他说不打了,才能不打。”
赵尚书眉头皱的更深了。
“那岂不是成了独夫?”
沈毅咳嗽了一声,无奈道:“师伯,这种话还是不要说。”
“犯忌讳的。”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更无六耳。”
赵尚书面色平静:“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怕什么?”
“只怕隔墙有耳。”
沈毅轻声道:“而且小侄看来……”
“南渡已经六十多年了,大陈偏安南方的局势,也已经慢慢稳固了下来。”
“在这种时候,想要把仗彻底打起来。”
“有时候,也确实需要一个能下决心的独夫。”
第七百三十三章 沈参谋
“那彻底打起来之后呢?”
赵尚书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默默叹了口气:“真要把国运,把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一把押上去么?”
沈老爷默默坐了下来,他抬头看了看已经两鬓斑白的赵昌平,心里颇有一些感慨。
要知道,像赵昌平以及陆安世这种读书人,已经是文人集团里的“鹰派”了,这两个小老头,是完全可以用“老愤青”来形容的。
可是即便是赵昌平,对这场还没有到来,但是注定会到来的战争,有些不太自信。
这并不是赵昌平一个人的念头。
大陈举国上下,恐怕都是这个念头。
毕竟当年的世宗南渡,距离现在,已经太久太久了。
六十多年了啊……
到了如今的洪德十一年,或许还有不少读书人提起故都,提起北伐,还会热血沸腾,说到激动处,也会拍桌子把手掌拍的发麻。
可是真说要打起来。
没有几个人有信心。
反正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为什么不得过且过呢?
北伐这种事情,跟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北伐成功了,老百姓未见得就会过得更好。
打赢了,士大夫或许会得利,但是打输了,也可能会家破人亡。
即便是武将集团……
心里也是多少有点发怵的。
毕竟真打起来,是他们这些人拿命去拼。
沈毅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放在自己的腿上,目光看着自己眼前,默默说道:“师伯,这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失去了这次机会,将来即便是偏安一隅,恐怕也会成为奢望。”
“现在不作为,到了下一代……”
“或许不用下一代,小侄这一代,就可以见到国破家亡,神州陆沉的场景。”
赵昌平默默抬头,看着沈毅:“北齐已经比六十年前,衰弱太多了。”
“覆灭大陈的,绝不是北齐。”
沈老爷低声道:“可能会是更可怕的敌人。”
现在的北齐,的确已经没有覆灭南陈的国力了。
只要陈国这边不干蠢事,皇室李家的帝位不传到傻子手里,那么陈国是绝对可以继续“苟活”下去的。
但是沈毅却知道另一个世界的教训。
另一个世界的南宋,情景与现在的南陈几乎如出一辙,宋熬死了辽,熬死了金,结果迎来了更加可怕的敌人。
现在,是陈国唯一的一个机会了。
趁着北齐还没有完全衰落,趁着更北边的敌人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必须要在沈毅这一代,完成中兴。
否则……
沈毅这些人都要沦为陈情表中所说的“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赵尚书坐在椅子上,半晌没有说话,良久之后,他才抬头看了看沈毅,缓缓说道:“师伯这些人已经老了,心里已经不会考量自身的前途命运,而是担忧你们这些后人的前途命运。”
“既然你们不怕,师伯自然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子恒你常见到陛下,有机会的话,你替师伯给陛下传个话。”
沈毅微微低头道:“师伯请说。”
“一旦打起来。”
赵昌平默默说道:“户部每年最多可以挤出五百万两银子,算上这些年的结余,两年之内,应该可以拿出两千万两银子,至于粮草,这些年户部一直在积极存粮,打个一两年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听到这句话,沈老爷心里有些吃惊。
他抬头看了看赵昌平,忍不住感慨道:“师伯真是持家能手。”
按照今天户部在德庆殿的说法,户部去年结余两百万两左右,即便算上户部的库银,这位户部尚书也要从方方面面硬抠出数百万两银子才成!
要知道,陈国……只有半壁江山!
这种理财能力,难怪皇帝会把他按死在户部。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洪德皇帝不怎么喜欢折腾,也就不怎么太花钱,户部才能余下来一些。
沈老爷面色恭谨,低头道:“小侄知道了。”
……
这天晚上,沈毅在赵家待到很晚才回家里休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