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生起身,对沈毅行书生礼,深深低头:“学生,拜谢沈公。”
沈毅微微摇头,扭头离开。
他骑上门口的坐骑,一路奔到了东城门,从东城门出城,一路出城十余里之后,在城外的一处大帐里,找到了苏定。
苏定此时,正在指挥东路军,与徐州东面的齐人交战。
当然了,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这种试探性的进攻,已经持续了好几天的时间,齐人主力一直保持龟缩的状态,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击。
见到沈毅之后就,苏定连忙站了起来,低头行礼:“沈公!”
沈毅没有废话,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之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宿迁的齐军有动作了,现在凌肃已经带兵南下。”
“海州的敌人,有禁军看着,但是徐州城东的齐军主力,只能由苏将军你来看着了。”
沈毅伸手敲着桌子,开口道:“他们人多,要完全看住他们不现实,但是如果他们要去就宿迁,苏将军需要尽量援护,给凌薛他们,争取时间。”
苏定连忙低头,开口道:“沈公放心,属下已经派人死死地盯住了齐军的主力,他们如果往南救宿迁,属下一定尽力拦住他们!”
沈毅看了看大帐外面的天空,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以后一段时间,我就在东路军中。”
“这一次围宿迁,明面上是凌薛二人在打,但是关键却在苏将军这里,在东边的齐军主力身上。”
“这一仗能不能打的好,就要看这里了!”
苏定深吸了一口气。
“沈公,这一坨齐军主力,最少在五万人以上,看着他们不难,但是看住他们,就有点难了。”
沈老爷微笑道:“周世忠与图远,多半都已经不在他们军中了,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够完整的掌握战场上各部分的所有征南军。”
“他们未必有救宿迁的心思,就算有……”
沈毅神色平静:“也要让这支齐军主力,褪掉一层皮才成!”
苏定低头:“沈公英明!”
……
沈毅的信,很快被内卫送出了徐州城。
此时,齐军对于徐州城的封锁,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内卫想要进出都很容易。
不过这封信去建康的速度,与林生回建康的速度大不一样,沈毅这封信特意叮嘱内卫火速送到建康。
内卫也不敢耽搁,过了淮河之后有了驿路快马,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这封信,送到了宫里。
现在,所有沈毅送来的信,都属于朝廷的绝密,就连大太监高明也不能提前翻看,高明收到了这封信之后,又拿起桌子上另一封六百里加急的密信,一并放在袖子里,来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里,皇帝陛下正在教皇长子李望写字。
这会儿,李望已经三四岁年纪,聪明懂事,很得皇帝喜欢。
这甘露殿,皇后所出的嫡女,能进来的次数都不多,但是李望却常常能进来,皇帝也愿意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这个大儿子。
见到高明急匆匆走进来,洪德皇帝拍了拍小皇子的脸蛋,让他自己写,然后他从软榻上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燕都那边有消息了?”
燕都最近,动荡不停,而最关心燕都的,除了北齐的两个皇子之外,就是大陈的这位洪德皇帝了。
高明微微低着头,开口道:“回陛下,内卫六百里急报,北齐永平帝……”
“应该是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洪德皇帝并没有太过失态,只是袖子底下的手,默默攥紧,然后呼出了一口气:“多少年了,终于蹬腿了……”
高明从袖子里取出两份文书,两只手捧着递在皇帝面前,低头道:“陛下,除了内卫急报之外,沈侍郎也有六百里急报送来。”
皇帝一怔,随即在两份文书里捡出了沈毅的文书,拆开信封之后,抽出了里面的信纸。
他站在原地,逐字逐句的把沈毅的书信看完,然后又抬头看向天空,默默出神了许久,半晌没有说话。
过了不知道多久,皇帝才一边叠书信,一边默默说道:“高明。”
高太监低着头,神态恭谨:“奴婢在。”
“传……五位宰相。”
“六部九卿。”
“五军营都帅。”
洪德皇帝握紧拳头,两只手都微不可查的颤抖了起来。
“进宫议事。”
高太监也有些激动,低着头道。
“奴婢……遵命。”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洪德中兴!
德庆宫。
六部九卿已经统统到齐,不过五军营的五个都帅,因为距离建康还比较远,一时半会还没有来得及赶到。
不过皇帝陛下,已经提前到了德庆宫这处用来接待大臣的偏殿里坐下,并且挥手示意几位大臣一起坐下。
本来,皇帝是在甘露殿里的,平日里接见大臣,不是特别重要,都是在甘露殿里见,只有特别正式的场合,比如说朝会的时候,皇帝才回到德庆宫来见人。
而这会儿,皇帝把众人叫到德庆宫来,很显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再加上在座这些人的阵容,几乎就是大陈所有的高级文官,今天的事情之重要,已经不言而喻。
等到众人都落座之后,皇帝抬头看了看众人,也没有做什么铺垫,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前线沈毅传来消息,徐州一带的齐军部分北撤,淮安军已经在清理徐州一带,沈毅说……”
皇帝看向众人,嘴角的笑意已经遮掩不住了:“沈毅说,再过一个月,朝廷就可以派驻官员北上,在徐州以及徐州附近的州县,编户齐民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众人,包括几个宰相在内,都忍不住有些吃惊。
派遣官员过去管理地方,编户齐民,也就是说,这个地方被彻底的占领,而且沈毅既然敢这么上报,也就是说他有把握在段时间内,保证这些地方不会被齐人拿回去。
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被大陈给收回来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皇帝。
年纪轻轻,志得意满的洪德皇帝。
如果说,从前大陈上下,心心念念着北伐,只是依依北望的话,那么现在,大陈已经不再是北望了!
而是实实在在,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不再是北望!而是北伐!
而眼前这个在位的近十四年的年轻皇帝,已经成为了世宗南渡以来,大陈唯一一个真正收复的失地的皇帝!
要知道,哪怕是当年完成了“宪宗中兴”的宪宗皇帝,有生之年也没有北伐,更不要说收复失地了!
五位宰相以及六部九卿,一共十四个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跪在了皇帝面前,低头叩首道:“恭喜陛下,收复故土!”
“陛下神文圣武,永昭后世!”
从洪德八年开始,皇帝陛下就已经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本事似乎也不顶用了他满脸都是笑容,笑呵呵的说道:“诸位爱卿平身。”
“都坐下说话。”
众人这才站了起来,依旧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皇帝眯着眼睛看向众人,静静的说道:“从前,朕要北伐的时候,在座诸位大多都是不同意的,有人说国力不够,有人说兵力不足,如今沈毅只用了五万淮安军,便打下了徐州,到现为止,在淮北的兵力也不足十万,便能有此大胜。”
皇帝脸上带着微笑:“到如今,应该没有人反对北伐了罢?”
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跳出来去坏皇帝的兴头,即便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跟沈毅打擂台的宰相崔煜,这个时候也乖乖低头闭嘴,一句话也没有说了。
见众人都不说话,皇帝继续说道:“再有就是,朕已经收到内卫的明确消息,胡齐永平帝赵禛……”
“已经故了。”
皇帝语气幽幽:“他不仅身故,储君之位也没有定下来,如今燕都正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