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放心,该说什么说什么,朕不会因为沈毅在前线打了胜仗,就刻意回护偏袒他。”
“在朕这里,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皇帝一脸正气道:“不要说是沈毅,就是将来的皇子皇女犯了错,乃至于朕自己犯了错,诸卿直言上谏,朕绝不加罚。”
他站了起来,看向众人,问道:“还有没有人有话说?”
听到这里,即便是情商再低的人,也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站在勋贵之中的崇圣侯,四十岁出头的崇圣侯,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皇帝还要说话,忽然,一个小太监走到了高太监身边,附耳说了几句话,高太监闻言,脸色微变,立刻微微低头,低声道:“陛下……”
皇帝听他说了几句话之后,皱眉道:“声音这么小做什么?朕没有听见。”
高太监无奈,这才低着头开口道:“陛下,内卫来报,曲阜孔氏家主,伪齐衍圣公孔尚贞,已经在淮安军将士的护送下,进了建康城,这会儿正在奔皇城来!”
“报信的内卫说,这个孔尚贞,是代表曲阜孔家……”
“来归复大陈的。”
皇帝陛下闻言,再一次皱眉:“朕的淮安军才拿下速度多久,孔家的人这就到建康了?”
“当着朝堂大臣,你不要胡说八道。”
高太监跪在地上,诚惶诚恐。
“奴婢不敢。”
皇帝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瞥了一眼底下大臣们的表情,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努力把嘴角的弧度给压了下去,懒洋洋的开口。
“宣进来罢。”
“让朕以及朝堂诸公们,亲自看一看真假。”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朝争与宗争
“臣……”
孔尚贞进德庆殿之后,毕恭毕敬,跪伏在地上。
“曲阜孔氏第六十四代掌家,孔尚贞,叩拜圣朝天子。”
“圣天子……”
他以头触地,声音恭敬无比。
“万寿无疆。”
这几句话,让皇帝陛下不由得有些飘飘然。
一股得意之情,从脚底涌泉,几乎直冲天灵盖。
大陈没落多少年了?
七十年了!
世宗南渡之初,不要说恢复故土,就是南朝小朝廷,也有一些摇摇欲坠!
那个时候,不少官员都不怎么愿意出仕,生怕有一天社稷倾倒,引火烧身。
到了宪宗皇帝之时,南朝才算彻底稳固了国体,坐稳了这半壁江山。
可即便被外人称之为中兴的宪宗一朝,从始至终,也未曾越过淮河半步。
先帝朝虽然终于鼓起勇气,迈出了那一步,但是结果却惨不忍睹,导致整个大陈,又缩头缩脚二十年!
而现在,洪德朝!
北投了七十年的圣人世家,重新跪在了大陈天子的面前,低下了头!
这让洪德皇帝,心中豪气顿生。
他微微眯着眼睛,享受了好一会儿这种感觉,才看向撅着屁股跪在自己面前的小老头,淡淡的问道:“孔先生不远千里,南下建康,所谓何来啊?”
孔尚贞低头,垂泪不止。
“回陛下。”
“七十年前,神州陆沉,曲阜祖地沦落于胡齐之手,倾覆于野蛮之中。”
“臣之先祖,为衍先圣血脉,保全斯文元气,不得已委身胡齐伪朝,屈降朱人之下。”
“至今,已七十余载。”
“阖府上下,未尝一日不思念圣朝……”
“先祖在世时,常南望垂泪,郁郁寡欢。”
孔尚贞泣道:“先圣有云,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
“吾等子孙,左衽七十年,愧对先圣先祖,时时刻刻祈盼,归还汉家朝廷。”
“臣生而有幸,盼到了圣天子临朝,大陈复兴北伐,终于于齐人之手,夺回祖地。”
“臣被兖州齐人扣下之后,几经周旋,终于脱困,脱困之后当日,臣即按沈侍郎之意,起草北伐文书,负书南下,朝拜圣天子。”
他再一次叩首。
“圣天子逾弱冠之年,便大兴社稷,慨然有横扫天下之态,大陈兴复,指日可待!”
说罢,他几乎是五体投地,跪在地上,没有动弹了。
他这番话说完,在场的文武百官,都神色各异。
有些稍微感性一些的,听他提起前朝,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感动,但是绝大多数人,心里都不以为然。
有些还直接撇了撇嘴,对这位孔先生不屑一顾。
因为他这种姿态,有点太无耻了。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听在耳朵里倒是觉得非常受用,毕竟孔尚贞这番话里,十句倒有八句是在拍他的马屁。
不过很快,洪德皇帝便清醒了过来。
因为孔尚贞现在在建康,骂齐人骂的这么狠,七十年前,孔家在燕都齐人面前,说不定也是这么说道李陈的。
皇帝陛下脸上的笑意收敛,只是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开口道:“孔家弃暗投明,朕心甚喜。”
德庆殿里,文武百官齐齐下拜。
“恭贺陛下,复得圣人之宗。”
皇帝对于这些马屁,并不以为然,只是淡淡的摆了摆手,开口道:“圣人之宗,大陈从没有失去过,崇圣侯一脉,不是一直在建康为臣么?”
听到这句话,撅着屁股跪在地上的孔尚贞,身子抖了抖,连带着屁股,都跟着颤了颤。
他心里清楚,洪德皇帝这么说,孔家到底谁才是正宗,便不太好说了。
不过好在皇帝,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他伸了个懒腰,才开口道:“孔先生不必跪了,快起身罢。”
孔尚贞毕恭毕敬的爬了起来,垂手而立。
“朕自小读书,心里是十分崇敬孔圣的,如今孔家去而复返,朕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不过,在此之间,朕有一件事要请教孔先生。”
孔尚贞垂手而立,低头道:“皇……陛下请说。”
在北齐叫皇上叫的惯了,他至今还没有改过来口。
皇帝也不以为意,淡淡的扫视了一眼百官,开口道:“近来,建康有传闻说,曲阜的孔庙被人烧了,是不是确有其事?”
孔尚贞立刻低头:“确有此事。”
皇帝继续问道:“建康坊间传闻,是我大陈王师不小心火烧了孔庙,这事是真是假?”
皇帝神色和善:“孔先生不必忌讳什么,如果确有其事,朕一定会严加惩处。”
孔尚贞低着头,神情有些复杂。
而此时,朝廷里几乎所有的官员目光,都看向了这位孔家的家主。
因为这件事,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失火案件了,而是一场牵涉到建康朝廷大部分官员的政治斗争。
尤其是先前弹劾了淮安军以及沈毅的那些官员,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孔尚贞。
说实话,此时的孔尚贞,很想反口咬上沈毅一口。
因为他并不是第一天到建康。
准确来说,这是他到建康的第二天。
虽然到建康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他无意间听到了一些人的闲聊,得知孔庙被烧的事情,在建康闹得很大。
这个时候,他咬上沈毅一口,不说把沈毅给扳倒,至少也能让他跌个跟头,出一口在曲阜的恶气。
不过想到,曲阜的家人还在沈毅手里,想到了沈毅先前说的狠话……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微微低头,开口道:“回陛下,当日臣未在曲阜,不过臣询问了家里人,王师刚刚进城,未曾到孔庙,孔庙的火……”
“就已经烧起来了。”
“大抵,是伪齐朱里真人所为……”
听到他这句话,皇帝坐在帝座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不咸不淡的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
此时的德庆殿里,真是一副人间众生相。
有人泰然自若,有人神色慌张,还有人紧皱眉头。
宰相兼户部尚书赵昌平,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拱手行礼,怒声道:“陛下,如今已经可以断定,有人故意传播谣言,意欲构陷忠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