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一些的,甚至能骑到三百里。
腊月二十三早上,沈毅一行人,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建康城。
这会儿,他们在官道上,距离建康还有十多里路,官道两旁,已经可以见到不少百姓,也不赶路,就在道路两旁等着,时不时翘首以盼。
薛威跟在沈毅身后,抹了抹因为吹冷风而有些干涩的脸,开口问道:“大人,怎么这么多百姓,似乎在等什么人?”
因为有越王随行,“沈公”这个称呼,肯定是不能再喊了,这一路上,沈老爷的这三个下属们,都以大人称呼。
沈老爷看了看,微微摇头:“马上过年了,总有家人返乡,估计是在这里迎接家里人罢。”
越王李誉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忽然笑了笑,开口道:“咱们这一路上,没有隐瞒行程,这些百姓,说不定是在迎候中丞。”
沈毅错愕不已:“迎我做什么?”
越王爷摇了摇头,轻声道:“中丞何必装糊涂?你北上连战连胜,大振士气民心,如今更是收复山东,此时在民间声名,已经是本朝第一了。”
沈毅这才恍然。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洪德朝的名臣,不仅名震朝野,甚至在民间,也到处都在流传他的故事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
功名功名,功与名,本就是不分家的。
如今他沈某人的声名,恐怕可以追另一个世界岳王爷在世之时了。
不过这会儿,他们都是便衣,也没有人认得出来,只是愣神了一会儿之后,便继续往前赶路。
又往前走出三四里,沈毅远远看见,有几个太监骑马朝着自己这边赶了过来,等到近了,沈老爷才看清楚,是大太监高明亲自到了。
沈毅一行人停下马匹,纷纷下马。
连越王李誉,也跟着下了马。
高太监靠近之后,远远躬身行礼,到的近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二爷。”
几个太监也跟着跪地,对着李誉叩首,口称王爷。
不管这会儿沈毅是什么身份,也不管高明权柄如何,他的身份,始终都是李家的家奴,尤其是现在,洪德天子可以完全控制朝廷,不存在任何宦官弄权的可能性,高明见到李家人,自然要以家奴的身份行礼。
李誉上前,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高公公太多礼了。”
“看来,皇兄已经知道我们回来了。”
高明起身,毕恭毕敬的说道:“是,陛下率领群臣,在十里亭等候二爷和沈中丞。”
李誉回头,看向身后的沈毅,感慨道:“中丞一身恩荣,无以复加了。”
沈毅心里一紧,这才对高明拱手道:“高公公。”
高明低头还礼:“中丞辛苦。”
沈毅苦笑道:“我们打算悄悄进城的,怎么弄出这么大阵仗……”
高太监面露笑容,对着沈毅开口道:“中丞,这是朝廷的大事,必须要大办特办,广闻天下,不然一来显不出我大陈的大气,二来也显不出陛下礼待重臣。”
说到这里,他对身后的太监挥了挥手,几个太监端上来几套衣服,递到沈毅等人面前,然后又各自举着一块帘子,把沈毅围在了中间。
“中丞,这是昨天从你家里取来的蟒袍,你换上之后,再去面见陛下。”
高太监顿了顿,又说到:“这马匹也要换一换,换匹精神一些的。”
他看着几件衣服,又补充道:“凌将军,苏将军,薛将军,也要换上各自的官服。”
说完这些话,他退出了帘子,走到李誉面前,低着头说道:“二爷,您要换衣服吗?”
李誉想了想,随即开口道:“本来不该抢沈中丞的风头,不过既然是要面圣,不能怠慢了,公公带本王的衣服了么?”
“带了,怕不合身,也是昨天去王妃那里请的常服。”
李誉开口道:“有心了。”
片刻之后,众人都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又让人打了热水,洗了脸,整理了一下被寒风吹散的头发。
每个人都显得精神了不少。
尤其是沈毅。
他这会儿虽然比以前稍稍黑了一些,但是更显得健康,尤其是身体素质,比从前读书的时候好了不少,换上一身蟒袍之后,身材笔挺的坐在马上,看起来极为威风。
李誉也是一身四爪袍,两个人站在一起,几乎像是撞衫了一般。
凌肃换上了一身二品武官常服。
苏定与薛威,是一身三品武官常服。
众人换上衣服之后,高太监才满意点头,开口道:“中丞,十里亭到这里,只有一两里路了,我先回去伺候,在前面等着诸位。”
他又对李誉作揖:“二爷,奴婢先告退了。”
越王爷连忙点头:“高公公请便就是。”
二人虽然身份悬殊,但是李誉也不敢为难高明,毕竟论实权的话,高太监比他,胜了不知道多少。
高明等一众太监离开之后,沈毅等人重新上马,彼此对视了一眼。
薛威咽了口口水,低声道:“大人,陛下是在前面等着咱们么?”
沈毅“嗯”了一声,回头看向自己的三个下属,吩咐道:“一会儿,不可失礼,不要给淮安军丢面子,但是更不要居功自傲。”
“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就跟着我。”
三个人都纷纷点头。
“属下遵命!”
于是乎,众人再一次骑马。
走出了不到一里地,一队禁军便迎了上来,领头的千户跪在沈毅马前,毕恭毕敬。
“大人,我们奉命,为大人仪仗!”
说罢,这些禁军直接列队在沈毅两侧,给沈毅等人护卫。
几面沈字旗,被禁军高高举起,迎风飘扬。
沈老爷骑在马上,抬头看着这几面沈字旗,一时间也有些恍惚。
甚至有些飘飘然了。
不过很快,两世为人的沉淀,让他把这些情绪,压制了下去。
此时,道路两旁的百姓,也已经发现了这几面沈字旗,看到沈毅等人之后,他们也不知道哪个是收复山东的沈大人,也顾不得这许多,都纷纷向前挤来,振臂高呼。
“沈大人神武,沈大人神武!”
“沈大人大破齐贼,汉家柱石!”
“朝廷栋梁,汉家柱石!”
若不是被维护秩序的禁军拦着,沈毅这些激动的“粉丝”们,可能都要冲上来,跟偶像近距离接触了。
沈毅闻言,举目四望,呼吸也不禁有些急促。
他身后的三个下属,更是激动的脸色涨红。
李誉骑马,跟在沈毅旁边,感慨了一句:“若不是借着中丞的光,恐怕我一辈子也听不到这几句话。”
沈毅微微摇头,苦笑道:“王爷莫要取笑了。”
又往前走了一里路,沈毅终于远远的看到了十里亭。
等稍微近了一些,看到了亭子下面那一抹杏黄色之后,沈老爷连忙下马,带领众人上前,跪在地上。
“臣山东巡抚沈毅,叩见吾皇圣安!”
薛威等人,也跟着下跪。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圣安!”
李誉也跟着下拜,低头道:“臣弟叩见皇兄。”
皇帝陛下先是对李誉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等李誉站起来之后。他才走到沈毅面前,一把把他扶了起来,感慨不已。
“天生七郎,真是眷我大陈。”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以恩荣明天子志
众所周知,皇帝是天子。
而这一句“天生七郎”,无疑是把沈毅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沈老爷起身之后,神色恭谨,低头道:“仰陛下运筹之力,托社稷齐天之福,侥幸有所小成,然只是千里之行,迈出了第一步,臣远当不起陛下如此夸赞。”
皇帝陛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朕知你谦逊,但这个时候,也不必如此谦逊。”
说着,皇帝又看向沈毅身后跪着的三个人,伸手虚扶,笑了笑:“三位爱卿也都起身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