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想从济南这里,借调一个合适的官员过去,主持局面。”
张简想了想,开口道:“今年,吏部的任命陆续下来,我虽然依旧是权知山东布政,但济南知府的位置空出来了,朝廷也派人过来补了缺,其人姓郑名潞,做事相当干练,或许可以暂时派到太原府去。”
沈毅点头:“既然师兄举荐,那就是他了。”
“回头,我让巡抚衙门发文书,暂调他去太原救急。”
张简伸出一根拇指出来:“子恒这话真是霸气。”
说完,他顿了顿:“要不要先见一面?”
“过几天罢。”
沈老爷打了个呵欠:“今明两天,裴俊跟魏雄两个人,应该就要陆续到山东来了,不得不应付他们。”
张简笑了笑:“以子恒的本事,应对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二人在布政使司衙门的书房里落座,闲聊了好一阵之后,张简叹了口气,开口道:“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建康了,也好几年没有见过大父大母,还有父母亲了。”
“大母身体一直不好,现在越来越差了,来信说想要见我一面。”
“所以今年我想回建康,还有老家于潜看一看。”
沈毅点头,开口道:“这个没问题,我会尽量替师兄安排。”
张简面露笑容,看向沈毅:“子恒今年回建康么?”
沈毅微微摇头:“还不知道。”
他回头看了看南边,微微皱了皱眉头:“建康,现在有些古怪。”
张简有些好奇,问道:“哪里古怪?”
沈毅微微摇头。
“没事,可能是我多想了。”
虽然这么说,沈老爷的眉头,依旧微微皱起。
皇帝,已经两三年无所出了。
要知道,宫里的妃嫔并不少,皇帝前几年几乎年年有子女,而且不止一两个,这两三年却几乎颗粒无收。
要知道,这是一个还在壮年的皇帝。
这真是咄咄怪事了。
寻常人可能不会多想,但是沈毅却忍不住想到了那位琵琶绝。
他清楚的知道,青楼出身的顾横波,当年精准的控制了自己怀孕的时间。
联想到建康的怪事……
由不得他不多想。
不过现在,沈毅没有精力去管建康的事情,也不愿意掺和进内廷的争斗之中。
一切,以北伐为重。
……
更北边,鞑靼部大帐之中。
穆托站在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面前,恭敬低头,开口道:“大汗,可靠消息,南朝淮安军已经占据了太原,现在正在兵进大同,以大同那些才训练了半年的新兵,估计很难抵挡南朝的淮安军。”
鞑靼汗今年不到四十岁。
虽然他父亲给他奠定了一统草原诸部的基础,但是真正做成这件事的,却是他本人。
十四五岁就上战场,到现在,成了草原诸部的大汗。
如今,更是逼得齐人低头,先后将两位公主,送入他的帐中,这位鞑靼汗的成就,不可谓不高。
听到了穆托的汇报之后,这位草原大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眉头紧皱。
“北齐军队并不弱,怎么会……”
他缓缓说道:“怎么会被这个突然出现的淮安军,打成这个模样,连太原府都丢了。”
穆托欠身道:“大汗,根据情报,南朝在太原城里有内线,是内线给他们开了太原城门,才让太原城在几天之内陷落。”
“大汗……”
穆托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时候,北齐的劣势已经渐渐大了,再加上沈毅当初说的话,这个时候再等待着他们两败俱伤……”
穆托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开口道:“要是等到淮安军占据大同都司的防线,他们估计不会轻易放开关隘了。”
鞑靼汗看着穆托,缓缓说道:“你是什么想法?”
“不如趁大同还没有被淮安军打下来,我部直接南下,跟南陈一起,瓜分北齐……”
“万一北齐败的太快,大同等边防又被淮安军掌握,那时候军将来大汗您想分一杯羹,也分不到了……”
鞑靼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目沉思许久,过了一会儿之后,他睁开眼睛,看向穆托。
“这个时候,的确应该动兵了。”
“你去一趟燕都,寻到昭武帝,告诉他,本汗将要南下。”
“他现在,或者跟本汗合作,一起对抗南陈,或者……”
说到这里,鞑靼汗冷笑了一声。
“或者被南北夹击,灰飞烟灭!”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天子呕血
淮安军目前还是个新生的军队,再加上有沈毅这个可以压服所有人都主心骨存在,别的不说,军队执行力还是非常强的。
各路将领回到各自军中之后,立刻开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周怀所部,开始沿着沿海线往北探。
而登州水师,专门派了人与周怀联系,水师上百艘战船也沿着沿海线一路北上,准备与周怀互相配合北进。
而凌肃与苏定的左右两路军,也不再一味固守,而是开始积极求战,力求尽快促成一战定乾坤的大决战。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沈毅在后方,与裴俊魏雄两个人详谈了一整天之后,这二位禁军出身的将军,各自归入左右两路军之中。
这其中,魏雄到右路军中,是完全听从凌肃指挥。
但是裴俊级别太高,沈毅都统掌不了他,苏定自然更不能节制他,因此裴俊在左路军附近,与左路军配合作战,但是本质上还是自己独自领兵,只是行军作战之前,要跟苏定有商有量,不至于孤军作战。
有了这两路军填充进左右两路军,现在淮安军的正面战场,也有接近二十万人的战斗力。
相比较北齐来说,兵力可能还是略有不够,但是已经是同一个数量级了。
随着左右两路大军的积极求战,再加上北齐的退路越来越少,按照沈毅的估算,这场大决战很快就会来临。
可能是在一两个月之后,也可能……
就是在明天。
而沈毅本人,在搞定了两个禁军出身的将军之后,并没有急着去前方,主要是留在后方处理一些辎重还有火药火器方面的事情。
他要把大量的火药火器,送入每一个军中,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兵丈局的匠师以及一些洋人匠师的携手,这会儿,第一代燧发枪已经基本上做出来了。
不过这种燧发枪,还是得打一枪填充一发子弹,并且因为基础科学没有跟上来的原因,枪管技术以及火药技术,都不太跟得上。
因此射程与威力,基本上还是火绳枪的层次。
但是……
再不用像火绳枪那样,每发射一枪都需要点火了,这就大大加快了射击速度,让这种火枪,在战场上有了些许用武之地。
不过要真正主宰战场,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至少,沈某人这次北伐,大概是用不到了。
对于这一次北伐来说,真正有用的还是火炮以及开花弹,火枪远远赶不上那些冷兵器有用。
不过火器火药,永远是战场供应的一小部分,其他更重要的是粮食,衣物,药材,大夫,还有其他军队可能不重视,但是沈毅比较重视的肉菜。
别的不说,单单供应这些东西,就让沈老爷跟赵蓟州一起忙活了好些天,为了保证物资运送安全,沈毅又在山东境内临时征募了一支军队,用来护送辎重。
山东虽然恢复没有多久,但是这一两年时间,建康朝廷的的确确的没有收他们一粒粮食的田税,因此人心还是更向大陈这一边的,再加上给沈老爷当兵有实实在在的饷钱可以拿,因此山东百姓踊跃响应,没过多久,一支运粮军就被拉了起来。
正当沈某人在南边忙活,准备着最终决战的时候,穆托已经来到了燕都,在燕都皇城里,见到了昭武皇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