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时代,这种事情没有办法管。
三个主将都纷纷站了起来,低头行礼:“末将遵命!”
沈老爷看向三人,继续说道:“围住燕都之后,给我向城里喊话,十日之内开城投降,城中所有齐军只要主动放下兵器,大陈朝廷一律既往不咎。”
“十日之后,便没有这种优待了。”
三个人再一次低头行礼,应了声是。
然后三位主将中的苏定凌肃二人,先后向沈毅告辞,回到本部之中,指挥军队开始围城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定临走之前,将他的儿子苏方,留在了沈毅身边,给沈毅充当护卫。
明面上的说法,自然是说想让他跟在沈毅身边历练历练,学一点东西,但是实际上,苏大将军就是想让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在沈毅面前混个脸熟。
只要能跟沈毅混熟了,那么苏方后半生的前程,就不会太艰难。
之后几天时间,兵围燕都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在淮安军将燕都围起来之后,燕都外围的齐军就已经统统撤进了城里。
淮安军几路合围,在第三天,将燕都城团团围住。
第三天一早,沈老爷难得起了个大早,他带着一众随从护卫,登上了一处高坡,用望远镜观看燕都城楼。
此时,燕都城楼上,兵丁密密麻麻,看起来守卫很是森严。
沈老爷看了好半天之后,才对着自己的新跟班苏方招了招手,笑着说道:“小家伙快过来。”
苏方三两步上前,声音有些激动:“侯爷您吩咐。”
这位苏大将军家里的公子,虽然沈毅只比他大十岁,但是奈何沈老爷少年成名,当年平定完倭寇的时候也才二十岁,到如今沈侯爷的各种事迹,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民间已经有不少人,在私底下称呼沈毅为“沈王爷”了。
而苏方,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起来的,沈毅对他来说,就是他人生之中最耀眼的一个偶像。
他心中,是非常崇拜沈毅的。
这会儿,还是沈老爷第一次喊他办事,让这位少将军,激动的浑身发抖。
沈毅看向燕都,对着苏方吩咐道:“你回中军去,让人把我的沈字旗挂起来。”
他没有回头看苏方,目光依旧落在燕都,微微眯了眯眼睛:“听说昭武帝还在燕都之中,亮起我的帅旗,给这位老朋友打个招呼。”
苏方连忙低头,激动道:“卑职这就去!”
说罢,小伙子扭头,蹦蹦跳跳,几个起落,就已经跑远。
沈毅回头看的时候,苏方已经跑出去老远,只能看到一个依稀的背影了。
沈老爷扭头看了看一旁跟着的蒋胜,哑然失笑:“少年人,真是活泼啊。”
蒋胜也跟着笑了笑,开口道:“这位少将军,看起来比上一位少将军要强一些。”
沈老爷放下望远镜,看了看蒋胜。
“你这才接触几天,就给人家定论了?”
沈侯爷狐疑道:“你小子不会是收了苏定的好处罢?”
蒋胜连忙摇头,苦笑道:“跟着公子这么多年南奔北走,见了那么多人和事,多少也锻炼出了一些眼力。”
蒋胜抬头看向苏方离去的方向,继续说道:“这位少将军,虽然在给公子当护卫,但是这几天时间只要一得空,他就会去李准先生那里。”
“讨着看淮安军这几年的详细战报。”
“而且,他对中军帐里的地图,也很感兴趣。”
蒋胜顿了顿,补充道:“他私下里打听,问公子有没有写什么兵书,他很想看一看。”
说到这里,蒋胜开口道:“这位少将军,估计心里是想着拜公子为师的。”
沈老爷哑然失笑:“听你这么说,他的行为简直像极了谍子。”
“嗯。”
蒋胜也跟着笑道:“不是苏将军的儿子,早就派人将他捉起来了。”
沈毅又拿起望远镜,看向燕都,随后放下,递在蒋胜手里,他“嘿”了一声,开口道:“还问我有没有兵书,打了这么多年仗,我连水师总要都还没有完全吃透。”
蒋胜微笑道:“公子之功,已经远胜当年的定国公了,等公子日后得了空,写一本兵法出来,一定为当世人追捧。”
沈毅撇了撇嘴,未置可否。
另一边,中军大帐之中,左路军的少将军,手里扶着一个长达数丈的旗杆,努力将面帅旗给立了起来。
好容易立好之后,少将军抬头看了看这面迎风飘扬的沈字旗,忽然眼睛一亮。
“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两军交战攻心为上……”
他抬头看着这面大旗,喃喃自语:“叔父不动声色间,就已经开始进攻燕都了。”
“真乃神人也……”
……
燕都皇城里,很快就有人把沈字旗高挂的消息传到了昭武皇帝耳中。
昭武帝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神色平静,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汉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忽然笑了笑:“沈七本人已经到燕都了,钟将军怕是不怕?”
这个被昭武帝称作钟将军的汉将恭敬低头,对着皇帝叩首道:“回皇上,臣不怕。”
“有末将在,短时间内,贼人一定威胁不到皇上圣体。”
“只是……”
钟将军咬牙道:“只是前段时间,不少大齐将士去了关外,这个消息现在遍传军中,引得谣言四起,传的沸沸扬扬。”
昭武帝挑了挑眉:“钟将军去代朕告诉他们,王师北上另有差事,朕都还在燕都陪着他们,他们怕什么?”
钟将军低头,应了声是,然后躬身离开。
钟将军离开之后,昭武帝默默的看着他递上来的文书。然后幽幽的看着文书上的沈毅二字。
“神交已久了。”
昭武帝仰头望着偏殿的房梁,忽然有些神经质的笑了笑。
“朕还真想……”
这位大齐天子喃喃自语。
“跟你见上一面。”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悬棺可入土
此时的燕都城里,其实早已经大乱。
甚至皇城之中,也已经乱成一团,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在各个宫殿里,抢夺能够看到的一切东西,然后慌慌张张的逃出宫去。
不过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的宫人们,已经太迟了。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亲近的家人们,已经在一两个月前就离开了燕都,最迟的在几天前也已经“搬家”,现在留在皇城里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被抛弃者。
包括昭武皇帝自己。
不过昭武皇帝住的修德殿,并没有乱起来,有两个千户营的兵力,将修德殿给围了上来,保证修德殿里秩序正常,皇帝陛下安然无恙。
一来是因为数十年积威,导致这些禁军一直到现在,依旧认昭武帝做皇帝,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禁军并不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他们心里还打算着,真到了有燕都破城的一天,他们趁乱,护着昭武皇帝杀出去,然后到关外享受荣华富贵。
因此,城里的禁军才依旧听从昭武皇帝的调遣。
与此同时,整个燕都城,也统统进入了“军管”状态,剩下的数万禁军,接掌了整个燕都城,并且派人看在城中的各个街道上,没有上面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门,不得在大街上行走。
往日繁华热闹的燕都城,这会儿全城寂静。
不过虽然大秩序被禁军接过,但是燕都城里实际上的秩序已经崩塌,所以各个街坊,各个宅邸之中,还是乱象一片,一些家奴抢夺家中财物,甚至打杀主人公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而在城里已经乱降横生的时候,城外的淮安军,实际上还没有开始哪怕任何一次攻城。
洪德十八年九月初,同时也是北齐的昭武五年九月初,淮安军三路主力军,终于将燕都团团围住,大军兵临燕都城下。
围住了燕都之后,沈毅开始让人向城中喊话,宣布了攻城的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