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董真说的西市,拿出他给的名帖,倒是并未受到什么阻拦,很顺利买下了牛。
这并非是因为他的面子大。
他给宋轩的名帖,只是一封介绍信作用。这个市场上的牛,有的是明面上可以买卖的,有的则是私底下才能买卖。
因为大夏的耕牛稀缺,十分重要,所以耕牛也是战略物资,售价很高。
所以,耕牛买卖必须受到官府控制。
不然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百姓们的劳动力。
所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想要倒卖耕牛挣钱,又不想被官府抓住把柄,便暗中还有个买卖牛的‘市’。
而且也只卖给底细清白,信得过的人。
从这个层面说,董真的这封信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也是因为宋轩本身就是个大客户。
一切办妥,宋轩并未和杨若昀碰了个头,便推脱告辞回了安宁墩。
墩里的人见宋轩等人回来,俱是高兴得出来迎接。
他们发现,宋轩几人不仅带回了大量的耕牛农具之外,牛背上还驮着许多米面。
而且在他们身后,跟着一群人,足有五六十人,而且其中大部分居然是青壮。
这些人中,从千户所和衙门划拨来的军户显得稍微要有精神些,穿着也要好一些。
剩下的人便是个个衣衫破旧。这其中有男有女,人们身上带着简单的行李,拖家带口的,一看便知道是受了灾的流民。
朱得亮赶忙上前问道:“宋头,看来收获不小,这么多物资和人口,上官竟如此支持。”
宋轩把东西递出去,叫人接进去,才缓缓道:“别提了,多是咱们自己花钱买的。千户大人给了石头耕牛二十户人口和一些米面农具,衙门只给了三头耕牛和十户人口及一些不值钱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