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带了三个人,都是别的村的,据说三点多就起来了,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来。
蒋厉叫的同学也陆陆续续的来了。
加在一起,正好十八个人。
蒋厉挺直了腰板,在爹面前炫耀。
“怎么样爹?这回我靠谱吧?”
“靠谱”,蒋建国道:“还差两个呢?咱等人齐了再出发?”
“爹,这已经是全部的人了”,蒋壮挠了挠头道:“剩下两个人,我琢磨着我跟二弟顶上。”
能凑到这么多人,已经让蒋建国意外了。
“也行,那你带着大家出发吧,去给苏船长看看。”
蒋壮跟苏船长约定的是三天后,一天就凑齐了人,整个人的精神气都高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上了公交,直接塞满一辆公交。
走到大船的时候,船上的船员们才刚开始活动。
苏朋看到这么一群人,一瞬间都没稳住表情,惊讶的掉了嘴上叼着的那颗香烟。
蒋壮远远的看到穿着白色风衣的人,就知道是他,伸长手臂晃了晃。
“苏船长!”
苏朋用脚捻灭了掉下去的烟,“在这!”
蒋壮跑到他面前,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的灿烂。
“我把人找来了!”
“这么快”,苏朋终于正视蒋壮了。
黑壮的汉子面容朴实,是最普通的庄稼汉模样。
苏朋记住了他的样子,道:“我记得我的承诺,跟我走,先带你们去找副船长,等一会我把单子给你,你回去做一份报价表给我。”
蒋厉站在后面,听见这话就忍不住笑着拍了大哥的后背一把。
苏朋注意到了两人相似的面孔。
“你弟弟?”
蒋壮点点头,“对,我弟弟。”
苏朋又想起了上次见到的小女孩,“你妹妹呢?”
“程程在家看电视呢”,蒋厉抢着回答。
不等多说几句,副船长的房间就到了。
苏朋敲了敲门,“老纪,找到人了,你今天带他们熟悉熟悉,明天就能开始干活了。”
“找到人了?”
门飞快的打开,露出一张沧桑的脸。
这位副船长比蒋壮还要黑上不少,比起天生黑皮的外国人也不多遑让。
他看到走廊里排成长队的小伙子们,瞬间笑开了花。
“行啊老苏,我还以为咱们这次找不到人了呢。”
他还穿着拖鞋,也不管面前有多少人,自顾自的换了双皮鞋。
“跟我来小伙子们,我带你们看看船舱,介绍一下工作,接下来的一周,你们都要在那工作。”
在蒋壮临走之前,苏朋拍了拍他的背,“等一会甲板上见。”
蒋壮点了点头,他身后一步之遥,蒋厉笑得灿烂。
等半小时后,苏朋在甲板上再看到兄弟俩,蒋厉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没了,表情愁云惨淡。
苏朋早有预料,笑了一声。
“怎么?小伙子,觉得这活能干吗?”
蒋厉知道要做重体力,但没想到环境这么不好。
他很想说不能干,又怕这位船长毁约,不把卖菜的活计给爹娘,硬着头皮回答他,“能干。”
“能干就好”,苏朋笑容更大,将手中的单子递了过去。
“单子好好拿着,明天报一份价格单给我,只要报价合适,我就都让你们家来送。”
蒋壮的神色终于轻松了点,接过来,道:“谢谢苏船长。”
这份单子只在他手中停留了一秒,就交给了弟弟。
蒋厉是个藏不住事情的性子,一看单子,瞬间低呼出声。
“我滴个乖乖!”
作者有话说:
双十一结束了!
第7章
◎怎么搬?◎
“竟然这么多!”
在这之前,蒋厉接触到的生意,都是论斤和两的。
买货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冬藏之前,骑着三马子去卖白菜。
有些人家里种的白菜不多,就会买上几十斤。
往常做的生意,在这张表面前,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别的不提,光是白菜和圆白菜两样,就要了600斤,还有萝卜和土豆、洋葱、大葱这种好存放的蔬菜,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800斤。
蔬菜这一栏,蒋历看了一眼,就有些发晕。
这才第一页呢,就有上千斤的货了,再加上肉类和调料饮料之类的,恐怕都不止两千斤。
货能一趟趟的拉,货太多,也是一种幸福的苦恼。
他跟大哥都上船做工,送菜的事情只能交给父母。
蒋厉看的牙酸,还真不知道父母的身体能不能抗住。
离开的路上,蒋壮看他脸色不好。
“单子有问题吗?”
“没问题,不过我没想到他们会要这么多的货。”
在蒋厉之前的预计中,这也不过是几百斤货品的生意。
看到进货单,他才知道是他年轻了,不明白一艘船需要多少东西。
蒋壮接过单子看了一眼,神色也凝重起来。
他跟着父母卖菜的时候更多,也知道更多东西。
蒋壮一看单子,就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货从哪儿来?
北海乡就这么大,周围的菜商都要去区里的批发市场进货。
而关海区的批发市场,每天能买到的货是有限的。
要是不提前说好,那些商贩不会准备这么多的蔬菜来卖。
可要是跟商贩说好了,这货就必须要,中间万一出了岔子,差价就要蒋家自己承担。
到了家,蒋壮把单子给了曹勤。
“娘,咱们是不是要先去趟批发市场,了解了解价格,也说好了让他们进货。”
曹勤拧着眉,把单子又看了一遍,“走,咱们现在就去!”
她把单子塞进怀里,嘱咐蒋厉,“你在家看着你妹妹,我跟你大哥去市场看看价格,大壮,记得拿根铅笔!”
她雷厉风行起来,就不在小地方省钱。
带着大儿子上了三马子,往区里骑。
批发市场的早上是最热闹的,等十点左右,许多商家都陆陆续续关门了。
两人到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市场外面只有零散的几家散户在摆摊卖菜。
曹勤目标明确的找到平时经常进货的店。
“刘姐,幸好你没关门。”
“哪那么早”,刘夏笑着掏出两个一次性纸杯,倒了两杯水。
“你今天来的太晚了,这时候都收摊一半了,那些便宜卖家里菜的老太太都回家了。”
“我今天可不是来收菜的”,曹勤笑笑,跟她打听,“我想来问问你,现在的菜价。”
曹勤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单子。
刘夏瞄了单子一眼,看到行数就吓了一跳。
“你这是接到哪个大厂的单子了?怎么这么多?”
“不是大厂”,想弄齐全这么多菜,少不得刘夏的帮忙,曹勤也不隐瞒。
“码头来了艘大船,准备让我们送货,让我们报价呢。”
刘夏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边的码头有大船。
造船业是前两年才开始蓬勃发展的。
位于北海乡的船厂不太大,却也带动了周边经济,让一部分人打工有地方可去。
可造船造船,是从无生有。
在今天之前,刘夏只听说船厂的焊工吃香,每个月赚的不少。
直到曹勤来了,她才意识到,码头可不仅仅可以造船,还可以供其他地方开来的船停泊。
这可是大生意啊!
刘夏看曹勤的目光瞬间热络起来。
“要这么多菜呢啊?那我先把门关上,咱慢慢写。”
这一个‘咱’,曹勤瞬间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呢刘姐,船长说报价要合理,不合理他不接受,我之前也没接触过这种事,才想找你这个朋友帮帮忙。”
刘夏也明白,曹勤这意思,大概是要从她这拿货了。
她是个做批发的,这种大生意上门,自然开心。
“你读读,我给你说说今天的价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