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这种能挣到钱的生意,能蹭上一次也是好的。
李丽开心的直接干了杯,吆喝着:“服务员再开两瓶!”
她的酒量不太好,喝了几杯就开始说天说地。
“你都不知道,这两年做生意越来越难了,我跟姜发总在想以后要改行做点儿别的什么。”
李丽随口问了她一句。
“你呢小勤?年纪越来越大了,还打算干几年?”
曹勤之前可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蒋家今年才慢慢好起来,蒋建国跟她才刚赚到点钱,正是舍不得放手的时候。
“能干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呗。”
李丽叹了口气。
“我从前也这么想。”
她拍了一把姜发的肩,“直到半年之前,老姜的亲戚猝死,我才改了想法。”
提起这件事,姜发也满脸感慨。
“人上了年纪,再干重体力活确实不行,我跟小丽准备再干五六年就退了,找点轻松的活儿干。”
李丽插嘴道:“你们都不知道,他亲戚猝死那天我们也在,就在他们家吃饭喝酒,他人刚出门就倒在地上,送到医院说是脑出血,人直接就没了。”
也是从那天起,李丽才有改行的想法。
曹勤笑笑,道:“我跟老蒋还不算老,怎么说也要十年后才考虑退休的问题。”
大家都是吃苦吃过来的,最明白彼此的想法。
李丽瞥了蒋程程一眼,“也对,你家还有个小闺女。”
养孩子的花费可不小,老蒋家有三个,他们夫妻俩是要多挣两年钱,家里的生活才能好起来。
“对了,听说你家大壮拜师学艺去了,学的是什么呀?”
“中医”,曹勤不想多谈。
大儿子的未来暂不确定,现在弄的人尽皆知,要是以后没学出来,外人的议论会伤孩子的心。
“那可是个好职业呀!”
李丽道:“现在喝中药调理都可贵了。”
“才刚刚当学徒呢,学医都难,不知道要学几年才能回家来。”
“那倒是”,李丽又问,“大壮有二十了吧?再学几年,结婚是不是晚了点?”
“儿孙自有儿孙福”,曹勤没想过这些,只道:“现在不都提倡晚婚晚育吗,大壮赶上这世道,多学两年本事也挺好。”
与此同时,在上京的大壮正在面临同一个问题。
周顺不知怎么的,今天格外关心他的个人情况。
“大壮,你二十了,有谈过朋友吗?”
聊起这个话题,蒋壮害羞的挠了挠头。
“没谈过。”
“那以后想找个什么样的?”
蒋壮没想到周顺会接着问,道:“我还没想过这些呢师父。”
他年纪确实不大,在周顺眼里还是个孩子。
要不是觉得小女儿对他有意思,周顺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
“你觉得小雨这种姑娘怎么样?”
蒋壮就算再傻,也明白周顺的意思了。
他一下子闹了个大红脸,“师父,你别拿小雨姐开玩笑啊。”
“诶,这哪里是开玩笑,师父在正经问你。”
周顺四处看了看,确认闺女不在。
才道:“我看那丫头对你不错,你们俩年纪也相近,你要是也觉得小雨不错,师父就帮你说和说和。”
蒋壮还没经历过这种事。
长这么大,他连女生的手都没牵过,猛的谈到谈恋爱的问题,完全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对小雨的感觉?
蒋壮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究竟是什么感觉。
“师父,我也不知道。”
“真是个呆瓜”,周顺还想再说什么,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爸!”
周欣雨也不知道听了几句,上来就把老爷子训了一顿。
“我都跟你说让你别乱点鸳鸯谱了,你怎么还跑来跟大壮说这些!”
她没好气的把拐棍递过来。
“快,回屋去,妈叫你吃饭了。”
周欣雨侧过头来也没忘记蒋壮,“还有你这呆小子!进去一块儿吃饭了!”
蒋壮老老实实的应了一声,有些尴尬的挠挠头,跟在周顺身后。
好在饭桌上没人提起这个话题。
蒋壮很快又自在了。
季明人比较瘦,又是最快放下碗筷的一个。
但今天他没下桌,在饭桌上开口,朝着周庆请求。
“庆哥,我有件事想拜托你。”
他在王家干了这么多年,跟周庆的关系不错。
刚一开口,周庆就道:“说什么拜托不拜托的,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你就开口,哥肯定帮你的忙。”
季明要说的是上学的事。
他自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药学是一门深奥的课程,光靠自学是行不通的。
在周欣雨的建议下,季明决定辞职去考学,专修药学课程。
这可把周庆高兴坏了。
满打满算,他跟季白也认识了五年,这样知根知底的人,用起来才放心。
“那可太好了,等你毕业就到我的药厂来,哥给你开个高工资。”
有他这句承诺,季明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他现在的工资也不低,只是给人当助理,总没有自己当个医生或研究员好听。
季明追求了半辈子,追求的不过是俗世意义上的出人头地。
对他来说,现在去进修,将来到周庆的药厂里面当研究员是最好的一条路。
周庆高兴极了,又来了兴致,顺便问了句蒋壮。
“大壮,你对药学有没有兴趣?”
周顺一听,抄起拐棍给了他一下。
“臭小子,又想勾大壮去你的药房。”
周庆怪笑两声,躲过他爸的拐杖,端着饭碗躲到了厨房。
他也不是真的要把大壮拉走,不过是想逗逗他爸,活跃一下气氛。
等周庆下了桌,桌上就只剩老两口子和周欣雨以及蒋壮。
他忍不住想起了刚才周顺的问话,偷偷瞄了眼周欣雨。
周欣雨照常吃饭,好似根本没在意刚才的事。
蒋壮松开了紧绷着的肩膀,无意识的也松了口气。
周顺已经把中药的类型和基础效果全教过一遍了。
蒋壮目前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做到一提起就能想起作用。
死记硬背达不到这种效果。
周顺带着他去了老药铺,准备让蒋壮在这里练一练。
这是周顺最早坐诊的医馆,也是附近最火爆的中医诊所。
就算周顺现在已经不太来了,在附近的居民中依旧十分有名。
至今依旧有不少当老人来开中药喝,调理身体。
坐诊诊所的,也是一位有名的中医师。
这位中医跟周庆差不多大,是周顺年轻时的中医朋友的徒弟。
“小赵啊,这是我的徒弟,刚记下中药名字,我准备让他在药铺里给你打几天杂,锻炼锻炼。”
被叫做小赵的人,看起来也有四十岁上下了。
蒋壮连忙跟着师父叫了一句,“赵哥好!”
周顺纠正他,“叫赵师哥就行,他师父跟我莫逆之交,小赵也算我半个徒弟。”
赵医生笑笑,道:“对,叫我师哥就行。”
他扶住周顺,“师叔你可好久没来这看看了,最近来了好多老人,走之前都要问问您呢。”
那都是周顺年轻时的病人。
等到老了,他们这群人反而关心起他这个医生的健康了。
“都算是老朋友了,小赵,要是遇见家里实在困难的老人,你就私下里减部分医药费,务必让人能吃得起药。”
“您放心,我都明白。”
周老心善,年轻时候还经常义诊。
小赵早年还曾经跟着他义诊过一次,最知道周顺的脾气。
“前两天赵大娘来开药,我就给她减了一半,老人家年老失子,生活过的难,咱们是要帮一帮。”
这种事情不能光明正大的做。
要是广而告之,按正常价格吃药的人容易产生不满。
可要是不帮,良心过不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