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不是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文弱书生,跟着您外放绝不拖后腿!”
这话音一落,诸位文官刹那间炸开了锅。
哪个奸诈小人!自荐还带拉踩的!
他们立即挽起了袖子,那架势像是要去证明自己身体好似的。
武官们自荐的方式也很多花样,不局限在嘴皮子。有个胆子大的,单手就把秦朝宁抱了起来,满脸谄媚,“小秦大人,你看,有我在,我绝对能够护得住你!”
众人:“……”
*%¥#臭不要脸!!!
最终,他们的闹剧被内阁几位阁老的冷哼声给打断了。几位阁老冷淡问道,“怎么,诸位手里的活都太少了?”
闻言,众人一愣:“……”
顷刻间,诸位官吏们四散。
只是他们飞快离开前,还不忘对秦朝宁弄眉挤眼,做最后一波暗示。
秦朝宁失笑:“……”
没等他回过神来,那位单手抱起过他的武官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跑回来把他一扛起就疾速离开太和殿。
阁老们:“……”
刚出太和殿的文官们:“……”
站在太和殿的内侍们:“……”
兵部尚书晋鹏见状,眼神都亮了。他“咳咳”一声,快速朝其他几位尚书告辞,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兵部赶去。
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其他几位尚书:“……”
可恶!!这些大老粗狡猾得很!!
尔后,听闻小秦大人来了兵部,兵部的大小将士都涌了过去兵部主厅大堂。
五军营升官了的庄元洲一听秦朝宁了,那飞奔的速度更是跑出了影来。
别的不说,要是秦朝宁外放,那必须带上他呀!!熟人!!
兵部上上下下对秦朝宁实在太热情了。
他的官服最后都皱巴巴的,脸蛋也笑僵了。
等他好不容易从兵部脱身,返回翰林院,他才松一口气。
可是,翰林们一改往常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同样都是纷纷围着秦朝宁,想在他这里在开海禁一事里面讨个活。
说实话,清贵的翰林以往是真的不屑外放。可是,秦朝宁的升官之路,真的让他们羡慕到内心落泪呀!!
他们在翰林院熬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官至二品!
就在秦朝宁真的无计可施时,内阁把他喊走了。
他这才有种活了过来的感觉。
然而,等他到了内阁,几位阁老就让他这几天就在内阁把开海禁的诸多安排都做出来,列明需要朝廷提供哪些协助。
秦朝宁:“……”
内阁这么重要的地方,他接下来这几天都在这里点卯的话,岂不是……阁老们都不需要对公务保密吗。
仿佛看懂了他的神情,马阁老主动告诉他,“无妨,这几日内阁没什么大事。你在这里好好想,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也瞧瞧。”
主要是想看到第一手的资料!
秦朝宁:“……好。”
', ' ')('按照杨首辅他们的意思是,秦朝宁最好在立夏之前就出发,这样能够在入秋前就在南州和闽州开展诸多事务。
第156章 各方人马
没多久, 秦朝宁就把自己南下所需的物资都列明,呈给了内阁和历帝。
出乎出几位阁老们和历帝所料的是,秦朝宁并未提出带走京中的任何一名官吏。
他的规划里, 写的是沿用南州以及闽州现有府衙的官吏们,各个军营的兵将们来应对开海禁的一应事务。
如需额外人手, 会在当地公开募兵、募工。
而他这样的安排的理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方的本地百姓会比北方的人更容易适应于海上训练和海上相关的事情。
为此,他还把晕船、浮水能力、饮食习惯拿来当说明依据。
没几日,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很快也得知了秦朝宁的打算。
但是,这并不影响各派系的人继续为自己争取开海禁一事中的一席之地。
主要是,秦朝宁的品性在这几年里面,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他真是一位高风亮节, 做实事不站队的好官。
而且, 这位小秦大人对很多事情是不在意的,甚至还可以你给他拨什么人,他就能用好这些人。
所以, 他们半点不怕自己这样做会得罪了秦朝宁,或者惹得他不快。
现下, 除去文武百官继续争取外, 以东厂为首的宦官们同样也在历帝这边争取南下的机会。
内侍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立功扬名,以及替历帝监察文官武官们。
东厂本来就是皇权牵制文武百官的一把刀。
他们的立场有理有据。
差不多花了一旬的时间, 南下开海禁的队伍终于挑选了出来。这一行人里头,各式人物都有。
等到了农历三月二十七, 秦朝宁他们在吏部办好了外放手续,各自拿到自己的敕牒和告身后, 便即日内启程。
这次南下的队伍很长,里面的人员有秦朝宁熟悉的五军营的庄元洲等人,也有六部派出来的官吏们,勋贵出身的武官们,还有东厂的宦官们。
这次南下,老秦家一家子都跟随秦朝宁出发。
一方面是,秦朝阳在临聿府城几年了都没回过家,而这次幺子也要南下。二是,他们一家子本来在南州城就有宅子,兼之几年没回去,连回盐边县祭祖的事都缺了好些年。
这会儿,他们家的三辆马车跟着朝廷的队伍走官道。
按照他们所设想的,这样安排的话,他们不仅一路上和幺子有个照应,在安全上面也更有保障。
而南州城这边,钱有福和钱勤学父子俩自从收到了老秦家的来信,知道他们会回来,就开心得立马安排家里的从仆去隔壁院子给打扫干净,顺便把东西修整一番。
由于钱勤学这几年都是在东皋书院任夫子一职,而他的师弟梁梓稳和柳三郎今年就在东皋书院求学,所以他把秦朝宁要回来的消息也告诉了他们。
梁梓稳和柳三郎听罢后,别提多高兴了。
对于秦朝宁这个玩伴,当真是一别多年了。
至于张山长和梁夫子等人,也从钱勤学这里得知了秦朝宁回来的消息。他们便也产生了些许期待。
这可是,东皋书院出去的第一个且最年轻的一个状元郎!如今还是宣国最年轻的正二品官员!
待到了五月十五,秦朝宁他们一行人才抵达南州城。
南州府衙全员官吏前去城门迎接的秦朝宁一行官吏们,把他们带到了府衙官署的院子安置。
老秦家的三辆马车则是在城门就与秦朝宁他们的队伍分别,径直赶回家去。
“小秦大人,您看看还需咱们准备些什么吗。”南州知府孟经义问秦朝宁道。
他算是南州的新知府,到南州才第二年。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