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言,刘三娘轻笑。
以前觉得,她家小姑子在村里是最好看的了。
可和洛云一比,最多算清秀。
——
赶集日。
镇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顾青山送完豆腐,得到240文。
把钱揣到怀里,準备回南巷买了菜就回村。
经过首饰铺时,他下意识想走进去,摸了摸怀里的钱,脚步停住。
这些钱是云娘挣的。
他更想用自己挣的钱给她买。
想到这,他转身离开。
首饰铺里。
李小莲看着顾青山离去的背影,秀眉一皱。
这顾青山啥意思?
不都说他娶媳妇了吗?
那他干嘛一副想接近她,又犹豫离去的样子?
“小莲,这银镯子你真要买啊,要一两多银子呢!”站在一旁的锺桂花,盯着李小莲手中的银镯子,眸底闪过一丝贪婪。
这李小莲,怎麽就那麽好命呢?
虽然她娘是李家后娘,可家里还不是李三婶说了算。
“小莲?”
得不到回应,锺桂花擡眸,见她盯着铺子外面出神,“咦,那不是顾青山吗?”
李小莲收回目光,一脸高傲:“刚刚想进来,不知道为什麽跑掉了?”
“他都娶媳妇了,还想缠着你?”锺桂花觉得自己真相了。
“就他家那条件,估计娶的媳妇也是个丑八怪,要不然谁愿意嫁给他?”
“那天我还无意中听到村里人说,他那丑媳妇,还是个吃不得苦,娇气不懂事的。”
李小莲来兴趣了,“怎麽说。”
“听村里人说,那洛云嫁来顾家后,要求天天都吃白米饭,要不然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村里人种的那点田地,産量不高,交完粮税,一年到头家里也剩不了多少。
第15章 有点不舒服
村里大多数人,白米都是留着拿去卖钱,然后买便宜的糙米或粗粮回来吃。
至于白米,大部分时候,家里有喜事,或逢年过节才能吃
能天天吃白米的,那是有钱人家。
比如像李小莲家这样的。
而顾青山家是什麽条件呢?
就一个打猎的,家里没有田地,到了冬天就更难了。
家里四张嘴,天天白米饭,每个月得吃多少银子?
就算打猎能挣到点小钱,也不是这麽挥霍的。
“是挺不懂事的。”李小莲点头。
锺桂花道:“那可不,再不懂事也只能供着呗,要不然这媳妇跑了,他可真要打一辈子光棍咯。”
说完,两人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样一对比,你和那个洛云可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嘛。顾青山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很正常。”
锺桂花不遗余力地拍着马屁,李小莲心里舒坦极了,假模假样道:“也不用这麽说,也许他是想买首饰给自家丑媳妇呢?”
锺桂花干笑,“嗬嗬,那怎麽可能?”
虚荣心得到满足,李小莲满意地放下银镯子,又挑了一朵蓝色簪花。
“这个镯子,还有这个,给我包起来。”
“小莲,我好羡慕你啊,长得漂亮,家里有哥哥你娘还那麽疼你,只有那些富贵公子哥儿才配得上你了。”锺桂花笑得一脸谄媚。
“行了行了,我都听腻了。”虽然说的都是实话。
李小莲下巴微擡,瞥她一眼,“家里有盒脂粉,才用了一半,我用腻了,你拿去用了吧。”
——
“李三叔年轻时是在外跑商的,赚了不少钱,那两间青砖大瓦房就是那时候盖的。家里还有十几亩水田,说是村里首富都不为过。”
“他原配却是个命苦的,家里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得病死了,那时大儿子李大郎才不过五岁。”
从河边洗完衣服,王嫂子和洛云一边结伴往家里走,一边聊八卦。
“李三叔在李大郎七岁那年,娶了沈氏,来年就生下了二儿子李二郎,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李小莲。”
朝廷规定,孝期是两年。
李家条件好,就算死了妻子又有个儿子,也有不少人家愿意把闺女嫁过来,只要出得起银子就成。
“那刘嫂子是谁的媳妇?”洛云问。
“大郎的,不过和三娘成亲三年了,还没有孩子。”
“大郎和他爹一样聪明,现在在镇上开铺子呢。”
洛云恍然大悟,敢情婆婆就是自家相公的后娘,刘嫂子家里还挺複杂的。
刘三娘和婆婆的关系如何,别人家的家事洛云不感兴趣,也没有再多问。
来到岔路口,两人分开。
“云娘,要是看到大丫帮我喊一声,让她回家。”
“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