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互相对望一眼,猜想这小少年的身份。
小少年看起来十岁左右的模样,眉眼张扬。
莫不是孔老先生的孙子?
“报名啊,往里走。”楚云飞伸手指了指,往里喊了两声,“小叔,小叔。”
随后,屋里走出一道温润的身影。
夫妻俩看着来人,一脸愕然。
洛云眼眸微睁:“少东家?”
楚恒端着茶出来,有些意外会在这儿见到两人,见到他们身旁的小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你们来给孩子报名的吧?跟我来。”
“不是,少东家你怎麽会在这里?”顾青山摸了摸后脑勺,“你也是书塾的先生吗?”
“非也。”
楚恒笑得温和,余光一瞥,意有所指,“和你们一样,带孩子来报名罢了。”
“哼!”楚云飞傲娇地撇开脑袋。
别以为把他被扔到这鸟不拉屎的小镇里,他就会屈服。
可恶的老爹!
楚恒无奈地摇头笑叹,看着三人道:“你们跟我来吧。”
夫妻俩拉着小宝,满腹疑问地跟在楚恒后头。
楚恒也不卖关子,边走边向他们解释,“方才的小子是我侄儿楚云飞,因某些原由暂时从京中投靠我这个小叔。”
“至于我为什麽会在这里....孔老先生乃是我老师,对了,还有我师兄吕柏清,也就是上虎郡县令。”
楚恒突然停下,转头看着呆若木鸡的夫妻俩,笑了笑,“还没向顾兄弟道谢,谢谢你救了我小侄儿。”
接二连三的信息在耳边炸开。
顾青山和洛云好不容易才理清他话中的意思。
楚恒和县太爷竟然是师兄弟的关系!
而这私塾的老先生是他们老师!!
四人来到后院,只见竹亭里端坐着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凝神看着眼前的棋局。
“老师,我有一朋友带孩子来报名。”
孔伯文转身看着洛云他们,最后目光落在小宝身上,捋了捋山羊胡,“孩子,你叫什麽名字?”
小宝闻言有些紧张地拉着洛云的手,随后又马上松开手,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乖巧道:“回先生,我叫顾文。”
话音一落,洛云顾青山惊讶地对视一眼。
孔伯文把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问:“有何不妥?”
没等两人说什麽。
小宝握着拳头,眼神坚定地开口:“先生,我本姓宋,他们是我的舅母舅母。如果不是舅舅,我和姐姐可能早就被他们打死饿死了,所以我是舅母舅舅的孩子,我姓顾,不姓宋。”
小宝转而期待地看着顾青山:“舅舅,可以吗?”
顾青山点头,“可以。”
洛云眼眶有些热,跟着点头:“是,你们都是我和舅舅的孩子。”
“好,顾文。”
看来是个有故事的孩子。
孔伯文并没有多问,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识字吗?”
小宝挺了挺小胸膛:“回先生,我会背《三字经》和《千字文》,不仅会背,还会写,是我舅母教的。”
“那我考考你。”
孔伯文问了几句简单的问题,小宝都能对答如流。
孔伯文赞许地点了点头:“嗯,不错。”
他收学生本就不严格。
只要付得起束修,有一颗喜欢读书的心,就是智障他也愿意教。
所以眼前的小宝出乎他意料了,眼神清澈,思路清晰,是个聪明孩子。
“束修一年三两,包书本。中午包吃一顿,粮钱每个月另外交八十文钱,或者每两个月交20斤米。正月十八开学,你们觉得有问题吗?”
洛云连忙点头:“没问题。”
“嗯。”孔伯文捋了捋胡子。
眼前两夫妻只是小顾文的舅母舅舅,对农家人来说,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
可况还不是亲生的。
能如此爽快,实属难得。
孔伯文连连点头:“好好念书,不要辜负你舅母舅舅的恩情。”
小宝点头:“是!”
交好钱,洛云他们也不便打扰,和楚恒还有孔伯文告辞。
“今日不便,有机会再好好答谢你们。”
两人知道,楚恒说的是他们救了小公子一事。
这样看来,他们师兄弟感情似乎不错的样子...
三人回到前院。
竹亭里没了楚云飞的影子,迎面见到一名提着竹菜篮的老妇走进来。
老妇身材适中,眼角有些皱纹,黑发挽起,一丝不茍,别着雅致的梅花簪。
走路昂首挺胸,端庄大气。
见到家里有客人,还带着孩子。
孙云英也见怪不怪,左不过是来找自家老头念书的。
勾着嘴角,礼貌地对迎面走来的三人点了点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