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对发电量要求高的时候说不定发电站的技术又革新了呢。
相对应的则是北边没那么容易,无论长江还是黄河都是建立水电站的好地方,尤其是三峡,萧子瑢已经馋了很久了。
只不过他也只能馋下去,三峡大坝放到后世建造的都很艰难,更不要说现在。
当然比起后世现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萧子瑢是皇帝,他一声令下让百姓搬家的话,百姓也只能搬家,连抱怨都不敢说出口。
但问题在于这年头的人都迷信龙脉啊。
虽然萧子瑢自己也迷信龙脉,但他真的觉得三峡大坝的建成利大于弊,至少在减少洪涝灾害方面是非常有用的。
可惜没人听他的,在这方面萧雪行都不支持他。
萧子瑢只能用现在建了也不完美的理由遗憾放弃,同时决定加大科学观点输出,努力打破封建迷信。
在这种情况下,发电站就只能建立火电站,幸好,萧子瑢之前心心念念的煤矿如今已经属于他了。
北边的煤矿比南边多一些,大型煤矿大部分都集中在北边,开采起来也不那么费劲。
北边的第一座火电站就是建立在渭水边上的,至于为什么还需要水……那是因为火电站需要散热啊,若是没有天然水资源的话那就只能找地方挖水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座火电站供应的就是整个长安城外加咸阳等等周边的用电。
火电站建立起来之后其他东西也都跟着上来了,比如说吊塔之类的也在这个过程之中搞了出来。
长安城的进度简直是三个月一小变五个月一大变。
终于在五年后的今天,下面送上来奏疏表示已经可以开始让百姓迁入,同时商铺和民房可以开放购买了。
之前翻修长安城原本住在里面的百姓当然要搬出来,而重建之后的长安城要怎么安置这些百姓一开始都把大家难坏了。
还是萧子瑢拿出了后世十分成熟的回迁安置方案得到了一致的赞扬。
萧子瑢拿出这个方案之后就准备让下面去扯皮,毕竟安置费多少,回迁房给什么样的,面积多大,是按照原来的给还是后来的给,方位在哪里都需要一点点研究。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方案出来的特别快,他看到那份方案之后都有些不安:这真能成?
按照方案的设置,回迁的百姓按照之前的位置也同样从长安城的最外侧开始布置。
也就是说你一开始在长安靠近城墙的地方,那么现在也是这样。
哦,不太一样的是现在刚进城门的两条街被征用做了一些公共职能部门,负责的就是来往人员登记等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就只好往内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众所周知,新建出来的长安城几乎是原本的两倍,这意味着真按照这个方案的话,原本还能住在城中心的百姓这一次也就是在稍微靠近城中的地方。
用后世的方法比喻的话就是一下子从北京二环挪到了四环的程度。
这谁受得了啊,下面还不要闹起来?
实际上就是……没有人闹。
毕竟刚开始被赶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做好了无家可归的准备,更何况朝廷还给了他们补偿款。
按照都城的地皮价格来算的话,这些补偿款肯定不到位,但是长安之前不是京城啊,那些补偿款还让大家挺满意的,哪怕没有了房子等新城建好他们也能买房子。
如今百姓们都差不多开始搬迁,商户也开始陆续入驻。
萧子瑢十分兴奋问道:“皇宫呢?皇宫呢?”
他也想搬过去啊!
要知道这个长安城可是他结合了汉唐风格外加后世风格设计出来的,皇宫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这座城池是完全符合萧子瑢的审美爱好的。
也亏了从上到下都宠他,不仅家里人没有反对他那些大胆的设计,就连朝野上下都没人反对,竟然就这么通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当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萧雪行笑着呼噜了一把弟弟的毛,虽然萧子瑢现在也不再年少,但他身上似乎很好的保留了少年时期的热情和开朗。
这样的特质作为皇帝而言可能会让大家觉得不够沉稳,但在满朝文武年纪都不小的情况下,大家反而很喜欢这样的皇帝,也是奇怪。
当然这也得益于萧子瑢能赚钱,而且他从来不吃独食,每次赚钱都带上大家一起。
萧雪行看着他温柔说道:“已经建好了,就等你选一个黄道吉日搬过去。”
不仅建好了,就连各种配套设施都弄好了,甚至萧子瑢习惯地铺盖都搞定,他搬家啥都不用带,只要自己过去就行。
萧子瑢算了算,现在已经十月份了,百姓刚刚回迁,商人正在陆续入驻,初步估计至少要等到十二月份才能初具规模。
他想了想说道:“先让一部分人过去,我们最后过去,嗯,十二月份吧。”
正好搬新家过新年!
至于第一部分先让谁过去也是个问题,萧子瑢决定让六部侍郎都先过去,尚书延后。
这倒是没问题,但大家马上发出了灵魂拷问:“丞相尚书令大司马一个都不去的话,只怕无人坐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白了就是没人管他们,做中央统筹的工作容易出问题。
萧子瑢想了想做了一个十分有魄力的决定:“让太子过去监国!”
第350章
萧子瑢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在小朝会上,欢儿当时坐在他右手边。
自从太子过了十五岁,那个位置就成了他的专属,虽然他还要继续读书练武,但萧子瑢已经开始让他接触朝政。
用皇帝陛下的话说就是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带着人开疆拓土去了——虽然只是建立桃源城,但还不等萧子瑢成为传说,这件事情已经被大家认为是皇帝天纵英才的证明。
毕竟别人家十四岁的小郎君还在调皮捣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状态。
至于有外挂这件事情,萧子瑢没算进去,他有外挂,萧准又不是没有!
萧准的外挂就是他啊!
萧准本来在朝堂上一直都是吃瓜模式,他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只需要听就好了。
萧子瑢就算要考校他也会等下了朝之后单独问他,避免太子因为年幼而思虑不周全在朝会上出丑从而让人看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听到自己的名字,萧准当时就挺直了腰板,在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整个人都石化了。
他不行啊啊啊啊啊。
大概因为太过惊讶,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下朝了,其他人好像也不反对的样子。
萧准战战兢兢地去找叔父,萧子瑢拍着他的肩膀:“你已经长大了,不能说自己不行。”
萧准如今已经十八岁快十九岁,这孩子被养得很好,举止斯文,温润有礼,逐渐脱离了少年稚气之后看上去比萧子瑢还沉稳一些。
反正皇帝陛下在大家的眼里压根就没沉稳过。
倒也不是萧子瑢跳脱,主要是他的新点子太多了,偏偏每个都不错,哪怕再稳妥在当时的人看来也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
太子殿下就是大家心中完美的太子,毕竟他头上有四座大山,太上皇、巴山王、摄政王外加皇帝。
其中皇帝只负责这孩子的知识教育,如果萧子瑢试图灌输一下自己的思想还会被赶走,没办法他的有些思想跟主流思想实在是不一致。
长辈们不觉得太子开阔眼界不好,但也不能太极端,做皇帝嘛,如果没有萧子瑢那种天纵英才,能够文武百官让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蒸蒸日上的能力,那最好就是中庸一些,善于识人用人平衡朝堂,关键时刻也有相应的魄力是最好的。
萧子瑢别的都好,就是一生气就容易走极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好萧准遗传了祖父和父亲的宽厚温和,当老臣们每次被皇帝那他们绞尽脑汁都跟不上的脑洞折磨的欲生欲死的时候,转头看一看年轻的太子,那颗老心就会被安抚下来。
他们不敢说自己比皇帝活得长,但太子长大了,偶尔也会帮着劝一劝皇帝,让他们的日子好歹有点盼头。
然而如今萧准则希望有人帮他劝劝叔父。
萧准头皮发麻:“叔父,我没有经验啊。”
萧子瑢一脸奇怪:“就是因为没经验才让你去啊,总不能让你一张白纸一样地登基吧?”
萧准小声说道:“可是我没信心处理好。”
那片地方五年之前还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让他去就相当于去管一个国家,还基本上是百废待兴的那种。
说百废待兴倒不是那边现在多么落魄,而是这五年的时间,北边的科技水平一直追不上南边,没办法,齐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这里,北边换上去的官员都比较年轻。
年轻有好处,意味着敢打敢拼有魄力,但相应的他们的经验也少,容易出错。
这一切恐怕都要等迁都之后才能平衡一下。
萧准现在过去就是帮忙打地基,他心里很清楚,所以更加诚惶诚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没理他,带着他往后走直接通知了萧铉跟萧霁。
太上皇跟巴山王听了之后是十分欣喜的,萧子瑢对萧准的培养是真的很用心,在知识方面就不说了,基本上他会的都教给了萧霁,同时政治上也没落下,从一开始的入朝听讲到现在让他去独当一面,都表现出萧子瑢对萧准的期望。
萧准原本还希望爷爷和父亲能够劝劝他皇叔,结果没想到这两位都一副好好干,不许偷懒的表情。
萧准整个人都要绝望了:“我我我……我怕做错事情。”
萧子瑢一脸费解地看着他:“做错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就算是我也会做错事情啊,做错了改正才能进步嘛,就像你读书一样,背错了写两遍反而记得更牢固不是吗?”
萧准忐忑不安:“可会影响很多人吧?”
萧霁安抚儿子:“你放心,你学的已经足够多,之前不也开始尝试议政?效果不错的。”
萧准的议政就是他带着人就朝上的一些问题商议出结果,然后跟大佬们商议出来的作对比。
很多时候萧准看事情很准,只不过还是年轻经验不足,所以就显得幼稚了一些,但这没关系,经验这种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放出去磨练几年就好了。
萧铉也说道:“不要怕。”
萧准还是不说话,他没有任何准备,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有些不解说道:“你担心什么?做错了又怎么样?谁还能说你不成?还有我呢啊。”
萧子瑢此时的样子看上去特别像那些熊孩子的家长,谁说他家孩子他就要反击回去。
幸好萧准不是熊孩子,而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无论怎么温柔安抚都没能让他平静接受,反而是他皇叔这一副你尽管去,有人罩着你的山大王模样让他的心静了下来。
萧铉跟萧霁都忍不住感慨,像萧准这样温柔又神经敏感的人身边还是需要有萧子瑢这样的人安抚,若是让萧铉跟萧霁两个人教他,说不定这孩子会更脆弱一些。
毕竟无论萧铉还是萧霁其实都有优柔寡断的一面。
反而是萧子瑢似乎跟他的父亲一脉相承,做事果断,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往无前。
眼看萧准情绪平稳下来,萧子瑢就把他赶回去收拾东西了。
看着侄子已经逐渐往成年人靠拢的背影,他忍不住发愁说道:“这孩子真是随您二位了,怎么这么脆弱啊?”
太上皇跟巴山王一起瞪他,萧子瑢小嘴叭叭:“我在他这个年纪都去晋陵了,也没觉得担心啊,虽然晋陵没那么大,但北边的事情也不是全交给他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太上皇跟巴山王都懒得理这位了。
是是是,你胆子最大,你不仅不怕,到了那里就弄死了俩校尉,转头又搞军改,划地盘建城,简直要上天。
萧子瑢嘀咕完了之后就准备去找萧雪行问问要不要加强太子的心理教育,当皇帝怎么能胆怯呢?你只有自信才能压得住下面人啊。
如果连自己都不自信,岂不是要让人骑在头上?
萧子瑢走了之后,萧霁叹了口气说道:“瑢儿永远都想不明白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的。”
敢打敢拼,从不犯错,或者说是不犯大错,脾气倔却又很讲道理,出了错只要自己意识到了就会果断认下来及时改正。
许多人包括下面的大臣都觉得皇帝犯错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家就隐晦委婉的提醒一下,别太直白。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适用于关系还不错的君臣之间,否则大臣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死命压制君权。
偏偏萧子瑢承认错误十分痛快,改正也很痛快,不懂的地方也不会端着架子不好意思问。
这样的秉性没让大臣们觉得他好欺负,反而越发觉得他们的皇帝是真紫微星降世。
萧铉乐呵呵说道:“瑢儿看人准,他既然对欢儿要求高,就意味着欢儿能够达到他的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霁听后笑了笑,随着欢儿长大,他的确越来越因为这个儿子骄傲,大概是因为家庭环境不错,外加接受教育全面的原因,他实在是有诸位长辈之长而无长辈之短。
虽然萧子瑢觉得萧准的神经有些敏感,但在萧铉跟萧霁看来,欢儿已经很坚强了!
实际上哪怕萧准对监国一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他做的其实真的很好。
到了长安之后,长安那边的政务运转立刻组建了起来,连同北地的政务运转都变高效了许多。
而且他懂得真的不少,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都有底子。
一开始他还会请教长辈,等顺手之后就被勒令除非重大事情,其余事情自己做决定。
他也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待,或许青涩,但处理的事情比一些废物基层官员强多了。
因为萧准监国的事情,萧子瑢甚至特地延缓了迁都的时间,为的就是给他多一点时间练手。
而且太仓促搬进长安城的话,可能一些配套设施还不完全,容易影响大家生活质量。
他原本以为等到长安城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城市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结果没想到,一年的时间萧准就把那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萧子瑢一算时间,搬过去正好可以赶上过年,虽然推迟了一年,但也还是一样的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皇帝一声令下,迁都的车轮滚滚驶向长安。
第351章【二更】351
迁都的过程实际上也正是一次巡游的过程,从南到北这一路可以逐渐看到这些年的变化。
萧铉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路过来便能看到许多城镇贸易往来不绝。
而等行到长江边上的时候,他都忍不住站起来看着宽阔的江水。
萧子瑢站在他身边说道:“现在正好是枯水期,如果是丰水期的话应该更波澜壮阔一些。”
枯水期的河道变窄,不过两边依稀能够看到江水流过的痕迹。
萧铉感慨说道:“十年之前想要长江还是天堑,若想渡江必须行船。”
然而如今桥梁已经横跨于其上,气势磅礴,只是看一眼都让萧铉都忍不住心生敬畏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人力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然实际上能够在长江上建桥肯定也不是人力的结果,而且也耗时了很久,像是汛期肯定不能建,只能在水流平缓的枯水期修工程。
但无论如何是修好了,乃至于中原跟南边的交通往来便利之后商贸也跟着发展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有些骄傲说道:“这算什么,等以后还修铁轨呢,到时候有了火车,来往更方便,若是叔父想建康了就回来,方便的很。”
让萧子瑢这么一说,萧铉因为离开故土的惆怅也减少了不少。
不过渡过长江之后,眼前的风貌就显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冬天的北地因为树木枯黄的缘故显得有些萧条,有人烟的地方感觉还好,没有人烟的地方就会让人心生荒凉。
一路行来能发现北地虽然看上去不如南边商贸繁华,但城镇建设也还不错,并且比起南边的精巧,北边的建筑古朴大气一些,别有一分风味。
这一次搬迁过来的人除了萧雪行跟萧子瑢基本上都没见识过北边的情况,所以一个个显得比较兴奋。
随着距离长安越来越近,大家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厚,等到了长安的时候,萧子瑢已经穿上了白狐裘。
幸好他提早想到了这些,给大家都准备上了。
萧铉跟萧霁两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北地的寒风,每次想要下车去溜达一下都会被寒风给吹回来。
而且北边的干燥也让很多人都不适应。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萧子瑢的先见之明了,他早就让人准备了各中润喉清肺的东西,煤炉油炉都带了不少,车上暖风常开,因为车足够宽敞的缘故,皇帝一家压根都不需要再安营扎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候就体现出走得慢的好处,能够让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等到了长安的时候,大家已经勉强适应了北边的气候。
其实在路上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想回去,迁都什么的其实也没那么有必要,甚至有老大臣都开始想些奏疏劝劝皇帝了。
毕竟他们实在是没看出北地有什么好的,论文化论经济都不如南边,何必迁过来?
然而这些念头在看到长安城墙的时候就被打消了。
那应该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城墙了。
萧铉远远看去的时候只觉得城墙下站着的人被衬托的仿佛是蚂蚁一般。
萧呈坐在父亲身边小嘴长得大大的,半晌才感叹说道:“这墙好高啊。”
他转头看向萧子瑢问道:“皇叔,这城墙起码有五六丈高了吧?”
萧子瑢微微一笑:“猜少了,不算墙垛,十丈左右。”
看不见的萧霁倒抽了一口气,这么高的城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起来十丈似乎不是很高的样子,但若是换算成后世的单位大约就是三十米左右的高度,跟后世十一二层楼的高度差不多。
在这个年代,这城墙可以称得上是壮举了,最主要的是城墙并不是夯土墙,而是石墙。
这城墙只要看一眼就能给人带来强大的安全感。
城墙上面挂着匾额,那上面的字还是萧霁写的。
萧子瑢总觉得萧霁颇有些外柔内刚的意思,眼睛看不见之后,他就没办法读书了,萧子瑢想了想直接让人给他弄了雕刻版本的书籍,他通过手一点点习惯,终于又可以开始“读”书。
本来萧子瑢就是让他有个消遣,结果没想到这位愣是把书法也给捡起来了。
并且因为有时间练习的缘故,书法可以说是一家人里最好的。
至于最差的那个……皇帝陛下十分坦然,练字又不是不需要天赋,他没那个天赋怎么啦。
在知道自己亲自题的字挂在了长安城墙上的时候,萧霁显得十分开心,也有了一点参与感。
此时太子萧准已经带着人在城下迎接,远远看到车队的时候就迎了上来。
三年的时间将原本那个青涩的少年打磨成了沉稳可靠的青年,萧准眼中光蕴依旧,温柔之外又多了一份坚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打量着又长高了不少的侄子,拍了拍萧准的肩膀说道:“做的不错。”
萧准顿时眼眶一热。
三年的时间他也不是不想家,原本八月十五和正旦是要回去的,只是等他到了长安之后就改变了主意。
他发现北地这边的确需要有主心骨,要不然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显得人心惶惶。
于是他果断留了下来,三年的时间除了跟家人通信,愣是没有回去过一次。
一开始来这里千头万绪,他也有些不知道怎么下手,等时间长了才慢慢步上正轨。
而他的皇叔从来都不吝于夸奖他。
可无论纸面上的褒奖有多少都比不上他的皇叔拍着他肩膀说一句“干得好”。
萧准吸了吸鼻子说道:“多谢皇叔夸奖,外面天寒,还请长辈们先入城。”
他这个人天生感情充沛,刚刚差点忍不住眼泪让他有些羞窘,已经准备好辩解说是外面风沙大了。
然而萧子瑢却什么都没说,是了,他的皇叔从来不会告诉他什么事情小郎君不该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迁都而来的官员们原本以为城墙已经够让人震撼的了,却没料到城内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有皇室出行,但萧子瑢之前就下令不用清城,只要把主要干道清理出来就行了。
一进城之后通往皇城的主要干道宽阔的摆在众人面前,按照普通汽车的宽度来算的话,这条路估计能够供应来往十辆车同时行进。
就连宽大的皇帝銮驾在这里似乎都不显山不露水。
一路行进,对于长安城的里坊制度大家都很习惯了,晋陵那边很多新修的城池都是这样,但没有哪一个能有长安这样的规模。
而在道路尽头的未央宫更是地势偏高,整个地基都比长安城的地基要高出许多来。
是以宫墙看上去比长安城的城墙还高一样,实际上只是因为夯土台足够高罢了。
进了城之后,萧子瑢就开始让众人各回各家,这些天在路上都够疲惫的,就别再搞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了。
众人也习惯了皇帝的脾气,不得不说,萧子瑢这样反而让大家十分放松,大家都回到了家里开始整顿。
实际上其实也没啥好整顿的,早前大部分人已经派了家人过来收拾府邸,现在回去直接休息就行。
萧子瑢就更不用说了,唯一需要选择的就是萧雪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子瑢转头看向萧雪行,拉着他的手说道:“你陪我在宫里玩两天再回去看吧。”
反正那个摄政王府邸就是个象征意义,萧雪行这些年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宫里,大家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也压根不说什么。
太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文韬武略都还不错,大家也就熄了非要让皇帝广选后宫的心。
萧铉在旁边轻咳一声,很不满地看了萧子瑢一眼,他还在呢,能不能别这么明目张胆?
萧子瑢对着萧铉露出了一个皮皮的笑容:“嘿嘿。”然后就拉着萧雪行跑了。
萧铉没好气说道:“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跳脱,也不给欢儿做个好榜样。”
萧霁温温柔柔的笑着说道:“他已经把欢儿教的很好了。”
萧铉无奈,算了,全家都护着那臭小子,否则那臭小子怎么能十年如一日地不长进。
当然实际上萧铉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这座未央宫如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以往他只在一些史书上通过文字想象着未央宫的锦绣华丽。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这座传说中代表着汉族辉煌过往的宫殿。
当然在那之前,他需要先休息一下。
年轻人有活力,可他已经一把年纪,路上安排的再舒服也让人觉得疲惫。
等萧铉一觉醒来的时候,萧子瑢就带着他的儿子孙子还有萧雪行呼啦啦的掐着点过来了。
在听说太上皇醒了之后,萧子瑢就开开心心的跑过来说道:“叔父,我们去坐小火车呀!”
萧铉惊诧:“你在宫里还弄了火车?”
萧子瑢理所当然说道:“未央宫很大的,总不能走着看。”
就算有人抬着轿子也很慢啊,到了什么地方觉得喜欢就让火车停下来去看不也一样吗?
萧铉也不觉得有什么,他年纪大了就喜欢儿孙围在身边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就跟着上了火车。
一开始的时候倒是还正常,很多地方都是还原了未央宫原本的布局,只是等到了扩充的地方之后,萧子瑢自由发挥的威力就显现了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铉一脸呆滞地看着苍池之上的设施颤抖问道:“那……那都是什么?”
第352章【一更】352
萧霁这辈子都没想过还能在皇宫见到一座山!
说山或许不太合适,因为整体一看就知道石头垒起来的,中间有薄薄的土,用一些青苔和花草点缀。
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从山的上面居然有水流下,形成了小瀑布一般的水流。
可问题是这水流是从哪儿来的啊?
不仅如此,水池里面也是别有洞天,下面竟然还有一根盘龙柱,龙头在水雾之中若隐若现。
哦,龙头是萧子瑢说的,这年头的龙跟后世那种经过岁月演变的龙还不太一样,但不得不说的确很威风。
在水池的周围则是各种休闲设施,他甚至看到了双人车。
萧子瑢看了一眼说道:“哦,那个是新弄的喷泉,下面的龙头也是可以喷水的哦,到了晚上会很好看。”
为什么是到晚上好看呢,因为晚上有打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萧子瑢跑到长安是为了追星还是别的什么,但未央宫其实已经改变了不少,虽然主体宫殿什么的位置都没怎么变,形制却已经不太一样,尤其是后宫,各种游玩设施外加瑰丽景色让萧霁都觉得大开眼界。
这样一看他也明白了为什么皇宫跟长安城修的时间一样长了。
要知道当初在修建的时候长安城用了多少民夫皇宫就用了多少,花费的钱财比建一座城还多。
若是换成别的皇帝萧子瑢早就被奏疏淹没了,然而……他有钱。
这个有钱仅指私库,人家压根没有动用过国库的钱,就算朝上有人觉得他奢靡都没办法。
人家能花但也能赚啊。
以前的皇宫后宫与其说是皇帝的不如说是后妃的,那都是女眷们的地盘。
现在的后宫更像是皇帝游玩的场所,侧重了游乐属性。
反正萧子瑢这辈子都跟萧雪行绑死,拆都拆不开了,把后宫建那么好干什么?留着放灰吗?
至于子孙后代……有本事自己修去,他自己的皇宫当然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
萧铉万万没想到,坐着火车逛整个皇宫都能用去一天的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晚上用膳的时候,萧子瑢还开心地说道:“等明年就开始把建章宫也给修了。”
萧准咽了口口水:“皇叔,阿房宫……”
萧子瑢恍然想起来,哦,对,还有个阿房宫。
不过那个不着急,他想了想说道:“那个也不着急了。”
咦?大家都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萧子瑢擦了擦手说道:“之前想搞那么多工程主要也是想让百姓们有个工作,现在我看已经缓过来,再大量搞工程就不合适了。”
这年头没有什么进口的粮食,百姓的主要任务还是种田。
或者说就算有粮食进口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贵族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得起,哪怕遇到了大灾大疫,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必然是最好的那一拨。
萧子瑢需要关心的是普通人,大型宫殿建设无形之中会减少许多劳动力。
毕竟他舍得给钱,种地靠天吃饭,努力了都不一定有收获,但给皇帝盖宫殿一定能有钱拿,谁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呢?
萧子瑢大概也是破天荒头一个搞大工程百姓不仅不怨声载道,还盼着他多修一修的皇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听了之后倒是赞同萧子瑢的想法。
不过萧准小朋友之前听过他皇叔对未央宫和从未见过的阿房宫的向往,便小声说道:“我已经组织奴隶过去了,让他们先慢慢修吧。”
那些奴隶本来都是罪人,就是要做事情的,干脆弄过去修皇宫也不错,就是可能慢了一点。
萧子瑢大气地一挥手:“你自己看着办。”
萧雪行没好气说道:“你就是想偷懒。”
萧子瑢挑眉环视一圈:“欢儿做得好就让他做嘛,怎么能说我偷懒呢?”
萧准笑了笑说道:“正旦将近,还真有事情要向皇叔请示。”
具体就是赏格啊,宫中新年大宴啊,还有京城要不要也弄的热闹一点。
萧子瑢一听这些就头痛,尤其是他们今年是新搬过来的,更是要弄的红红火火一些才有好兆头。
可是过年的讲究太多了,小到衣服饰品大到宴会规模菜品都要根据典籍一点点来定,虽然有些东西想改也还能改,但不能改的太过火。
萧子瑢唉声叹气的带着萧准去研究这些东西了,哦,顺便还喊上了户部和礼部尚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说,现在萧子瑢手下没有一个是酒囊饭袋,人家早就提前把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就等皇帝点头了!
唯一让他们犹豫的大概就是正旦当天皇帝还要与民同乐吗?
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以往皇帝与民同乐也是登城墙。
然而现在皇宫的城墙太特么高了啊!
大家上去下面估计也看不到人,站那么高还有危险,所以这个是不是要改?
萧子瑢想了想说道:“与民同乐嘛,怎么乐不是乐?当天晚上咱们坐车出去溜达一圈就回来,然后再上城墙。”
萧准有些疑惑:“都出去了就不用上城墙了吧?”
萧子瑢看了他一眼:“傻孩子,上城墙是为了看夜景啊。”
两位尚书:……
萧子瑢看着他们一脸无语的样子说道:“你们信不信当天晚上的夜景一定很好看?”
萧准想都没想就认真点头:“皇叔说好看一定很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位尚书忽然有点心累,亏他们之前还觉得太子殿下长大了,他们又多了一个助力——这个助力是指在皇帝又天马行空抽风的时候能有人帮着劝。
他们指望过太上皇,然而太上皇深居简出,听说皇帝弄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给太上皇,太上皇每天都玩的不亦乐乎,压根就不管事。
巴山王跟摄政王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皇帝不犯大错,他们两个压根就不会说一句重话。
太子好啊,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长大,有太师太傅教着,脾性也很让大家满意。
但是他怎么也开始学那几位长辈了呢?
他们甚至怀疑就算皇帝要爬树,太子都能在下面架梯子!
两位尚书带着疑惑走了,萧子瑢往御座里一靠满脸慈爱地看着萧准:“你也长大啦,若是喜欢哪家小娘子提前跟皇叔说一声哦。”
萧准这都二十一岁了,是时候给他找个太子妃了。
之前一直没找一是孩子还小,不合适,第二则是建康的东宫太小了。
以前孩子小,需要父母照顾,萧子瑢也不放心让眼睛不方便的堂兄就藩,就直接让他们一家还住在东宫了。
可是随着孩子长大,想要娶妻生子,那个东宫明显不合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好了,未央宫足够大,太子宫也足够大,而且萧子瑢特地在太子宫旁边修了一座宫殿让萧铉养老用,因为宫殿多,萧霁他们夫妇住进去也没问题。
其实就算巴山王留京最好也是跟摄政王一样在外面有自己的府邸,只是萧子瑢总觉得让他们儿子住东宫,父母却要搬出去住王府有点不太好。
而且离得远了无论是跟父母还是跟兄弟姐妹感情也会变淡。
萧子瑢只是需要一个继承人又不是要抢人家儿子。
萧准听了之后脸上一红,有些腼腆说道:“还……还没有。”
萧子瑢逗他:“你要是自己没有喜欢的,那可就我们选了啊,到时候选出来的你不喜欢哭也没用哦。”
萧准挠了挠脸:“我……我都可以的。”
他的太子妃不是世家大族就是新锐之后,哪一种他都没有意见。
至于太子看上了平民百姓结果被拆散这种事情压根不会发生。
萧准压根就不是个好色的人,哦,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在他皇叔身边久了,他皇叔跟摄政王两人的长相在他看来无人能及,这也就导致了就算有所谓的美色出现在他面前他也能免疫。
抛开长相那就看小娘子自身的素质了,平民女子想要跟太子有共同语言可太难了,更何况平民大多文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准从小看着父母还有皇叔跟摄政王,一心也想要一个能够跟他琴瑟和鸣,谈天说地的女子,这一条上来看就注定不会有什么狗血感情戏出现。
萧准走了之后,萧子瑢有些困惑:“是不是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这孩子怎么一点都没开窍?我也没拦着他跟小娘子接触啊。”
甚至萧准身边是有人的,不过那是教导太子生理知识用的,除了那两个他母亲给他准备的,这么多年身边愣是没有别人。
萧雪行摸了摸他的头:“不要想那么多,顺其自然,反正还有太上皇跟霁哥操心。”
萧子瑢一想也是,反正就算选太子妃也不可能在年前搞定了,于是他转头就去关心正旦新年的事宜。
他要给下面的人发红包不说,还要写一些福字赐下去,每年这件事情都让他无比痛苦,偏偏萧雪行还不肯帮他写。
毕竟皇帝赐字给臣属是莫大荣耀,让旁人代写就不是那个味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着,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正旦也逐步临近。
到了新年大宴那一天,大家发现迁都之后的新年宴上的菜色竟然也有了许多不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353章正文完结
萧子瑢登基之后对新年宴的菜色进行过一次大调整,但是从那之后就固定了,到如今他登基小十年,一直没怎么变过。
今年怎么又变了?甚至这份菜单上还有一些他们都没见过。
这也没办法,以往在南边的时候,萧子瑢定下来的新年宴菜单是要海陆空全齐的,结果到了北边,海里的东西就别想了。
哪怕有速冻,运输过程中也能一直保持冷冻状态,但毕竟不新鲜了,不新鲜的海鲜吃了容易出问题。
参加新年大宴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大的,万一吃出点毛病来怎么好?
是以这一年的新年宴就特别扎实,全都是肉!
不过跟以往牛肉羊肉为主还不同,今年多了一些闻上去很香,看上去肥瘦相间很漂亮的肉。
众人有些疑惑,询问了旁边的宫人才得知居然是猪肉。
在听到猪肉两个字的时候,大家简直不敢想象眼前这色泽红亮,馥郁满堂的肉菜居然是猪肉做的。
这年头大多数猪肉都比较臭,除非是乳猪大家才勉强吃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乳猪肉薄,必定不是这样子的。
鉴于皇帝对美食的品味从不掉链子,大家将信将疑地尝了尝。
色泽鲜亮的肉入口的一瞬间几乎是所有人都被这个味道所折服,入口即化,香甜松软,比牛肉多一分油脂的香气,又比羊肉少了一分膻味。
萧子瑢看着大家从疑惑到停不下筷子,心里十分美滋滋。
哎,总算是抽出时间让人去养猪了,养猪的重点不在于猪的大小,而在于一定要在猪的小时候给阉了。
这样长大的猪才不会有那股骚臭味。
其实他早就让人开始养猪,只是一开始养出来的猪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肥肉没多少,瘦肉倒是很多,味道也一般。
他查了很久的资料才发现后世的猪是经过进口美国白猪进行品种改良的,种花家本土的黑猪就是长肉不快,肥肉也不那么多。
现在他上哪儿去找白猪啊,只能想办法改善猪的饮食结构。
不夸张的说,办一次这个宴会用的猪肉比以前宴会所有菜品用的钱加起来都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现在好吃的猪肉真的只能是贵族专供。
大臣们吃得很开心,他们发现自从这位陛下登基之后,新年大宴就一改以前只是走个形式的作风,越来越好吃了。
大家也从每年参加完新年宴还要回去补一顿到了每次参加完新年宴都红光满面。
吃完之后,萧子瑢又带着人浩浩荡荡去游街。
坐在宽大的汽车之上,看着两旁各种颜色的灯光,萧子瑢也不得不感慨其实百姓的创造力比天才也不差,毕竟人多。
他以前也曾经想过要一口气把各种多彩灯也给弄出来,只是一直腾不出手。
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民间已经开始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灯光。
这些灯或许不够先进,但却体现了百姓的创造力。
萧子瑢一看这架势倒也松了口气,不打算难为自己继续学习了,反正他努力让科技树全面开花,至于以后,那就交给后来人吧。
游街的时候两旁都站着百姓,哪怕在寒风之中,萧子瑢依旧能够看清百姓脸上的笑容。
车辆所过之处,百姓都自动自发的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民跪叩,士人躬身。
萧子瑢一直以为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都喜欢争霸天下为的就是让天下人俯首,等到他登基之后才发现,碍于礼仪行礼其实挺没意思的。
看上去一个个恭敬无比,实际上心里不定怎么想。
反而像是如今这样,不说百姓多爱戴他,却也不会觉得他是昏君就够了。
车队在主干路上走了一圈之后就回到了西安门。
萧铉看着高大的西安门忍不住皱了皱眉说道:“这走上去得什么时候了?”
别说他们有没有那个体力,就算有,大冬天穿着大礼服也走不快啊。
萧子瑢笑了笑:“哪儿能让您走上去呢。”
于是他们直接换乘小一点的汽车。
嗯,作为皇宫的城墙,宽度是足以容纳两辆标准型的汽车在上面跑的,宫内也有专门供汽车开上去的坡路。
突出的就是一个阔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上了城墙之后,站在最中央俯瞰整个长安城,一时之间竟然没人说话。
萧子瑢早就知道长安城建成之后肯定很好看,因为在当初设计的时候他就已经让人画过设想图。
然而等亲眼看到长安的夜景之后他才发现,有的时候画再好看也不如真实的景色好看。
放眼望去,他脑子里闪现的就是宋朝辛弃疾那一首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上阙对应如今的长安城的确十分契合,尤其是在皇帝的巡游车辆离开之后,长安城内的主干路都出现了龙灯舞的队伍。
虽然如今科技发达,但龙灯舞还是原汁原味。
除了普通的以草、竹、布为主要材料的龙灯之外,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里面放上油灯,在夜晚十分醒目漂亮。
正旦时节的龙灯舞更多是祈福,除此之外还有舞狮,反正这年头什么信仰都有,只要有用,百姓们都信,没用的话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龙灯舞开始没一会,之前划定好的焰火盛宴也开始了。
在长安城最中央和四个城角都划定了放烟花的地方,一开始是最中央的广场燃放了一颗烟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烟花就如同一颗树一样从下到上一点点出现在半空之中,最后形成了一棵绿色的树冠茂盛的大树。
而在那棵树还没有消散的时候,紧接着又有许多小烟花飞上空中,正好在树冠之上绽放出红色的花朵。
这还不是形容,是真的花朵形状烟花。
正旦又被称为春节,这就意味着春天要来了,百花盛开,这个烟花也算是一个好兆头。
这棵树消散之后,紧接着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什么颜色都有,一时之间连天上的星光都显得暗淡无比。
而下面各种游乐项目把全长安的百姓都给吸引到了街上。
长安的百姓是第一次过这么热闹的新年,欢声笑语甚至从巍峨的宫墙之上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虽然宫墙上冷风吹的脸有点凉,但是这种景象却让人觉得心头一热。
萧子瑢趴在城墙上看着下面,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