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如果说他同时进行这麽多工程是太过压榨民力的话……
“秦直道和长城继续修,其他的工程暂且缓一缓。”嬴政说完顿了顿,“包括朕的陵寝。”
衆臣听到这里都愣了一下。
不过想到方才天幕的话,他们也都明白了过来。
既然天幕已经给了预警,那还要按照原本轨迹来的话,不是妥妥的等着亡国吗?
始皇帝陛下如此英明睿智的人,又怎麽会犯这样的错误?
【汉初】
刘邦突然紧张了起来。
“你们说,我爹会说朕吗?”
衆臣:“……”
这个问题不是开始就说过了,不是您吗?怎麽现在又开始幻想了。
难不成皇帝陛下还有个小名叫彻儿?
这点就算是刘邦自己都不好意思这麽说的。
“虽然乃公不是彻儿,但是刚刚秦王不还说了自己的孙子,没有直接说始皇帝吗?”刘邦信誓旦旦,“说不定以太上皇对朕的感情,还能夸夸朕呢!”
这倒是也有道理,毕竟太上皇也是跟着刘邦过了几年好日子的——当然也是相对于当年是平民的时候来说,汉朝的开国皇帝过的日子也是比较拮据的。
毕竟打了几百年的仗了,就算是有钱,也没什麽好东西可以买到的。
这就是非常悲惨的现状,大汉想要强大起来,还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对了,史官呢?”刘邦点了两个宦官,“快,去把史官叫来,让他们好好记载一下回头太上皇夸赞朕的场景。”
宦官:“诺!”
群臣:“……”
天幕要休息一会儿了,陛下您倒是也不必这麽着急了……
不过他们倒是也知道刘邦为什麽会这麽积极。
天幕上透露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可以看出,天幕是很多朝代的人都能看得到的,哪怕是秦朝应该也可以看到。
毕竟他们都能看到后世的内容呢。
在这段时间天幕夸赞始皇帝的时候,除了说了始皇帝的功绩,还说了一些他的缺点。在场的衆人都是从秦朝走过来的,为数不少的人甚至还见过始皇帝。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始皇帝最后驾崩了,他们这里又有几个人是敢真的跳出来反抗暴秦的?
当然了,若是始皇帝没有死,听到了这番话,做出什麽改变……
以那位的雄才大略和执行能力,大汉必然是不可能有了,胡亥估计还没蹦跶起来就让杀了,赵高什麽的就更不用说了。
按照这个来推理,那麽太公说话的时候,想必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少未来大汉的方向……
也怪不得刘邦积极了。
就是不知道太公口中的“彻儿”到底做出了什麽样的功绩,竟然比陛下都要厉害!
衆臣都有些向往。
【汉武时期】
看着天幕暗下去,刘彻的心思却开始活络起来了。
“接下来是要说朕了,对吧?”他问左右。
“按照顺序,应当是陛下了。”主父偃道。
刘彻和自家高祖是一样的选择:“快,命太史令好好记载。”
说完之后,刘彻又想到了什麽,严肃的说:“记得告诉他们,这次得给朕好好记,如果再让朕知道有什麽个人情感在……朕可不是什麽好脾气的帝王。”
司马谈:“……”
他汗流浃背,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刘彻的意思还不明显吗?如果不是刚刚天幕提到了他的儿子在记载史书的时候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还说他乱写现在陛下面前的大红人卫青,现在陛下会这麽说吗?
要知道,这位陛下可是从来不关注这些的啊!
不过好在刘彻显然也是随口一提,并没有当真放在心上,转头就看向了卫青:“仲卿,天幕应当也会提到你的吧?还有去病。”
卫青也是一脸茫然:“这……臣也不知。”
去病他……
虽然自幼喜欢武艺,身手不错,平日里在跟他谈论的时候,兵法之事也是说的头头是道,哪怕和兵书上不太一样,可是他的天分确实是让人震惊的。
如果日后他长成了,跟自己一起去打匈奴,那留名青史倒也不是不可能……
刘彻饶有兴致的说:“天幕上提到了这小子,说明他在后世也很出名,下次等天幕再出来,让他陪朕一块看看。”
卫青:“……”
对此,他有些担忧。
霍去病年少轻狂,就算是对皇帝也未曾存在多少的敬畏,刘彻到底是帝王,喜怒无常,天幕上的内容也并非是一味的夸赞,若是霍去病不会说话开罪了刘彻……
“放心,”刘彻也看得出来卫青的想法,他拍了拍卫青的肩,“朕又不是那种不能容人的人,尽管让他来就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