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稷冷笑一声:【你儿不还是我大秦的官吏吗?】
刘煓:【……】
哦,还有个嬴稷在这里。
他们大汉还是推翻了汉朝来的,现在讨论这个的话,在嬴稷面前根本说不出什麽话来。
哎,人生啊,就是这麽无常。
【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的,毕竟朝代更叠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真的草根出身,其他的多多少少都跟前朝有那麽一星半点的关系。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秦朝的小吏,
新朝的开国皇帝,同样也是葬送他的皇帝王莽是西汉的外戚,
魏朝开国皇帝的父亲,基本上也是打下大魏江山的曹操是东汉的丞相,
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是曹魏的丞相,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北周的上柱国、大司马,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兄弟,
武周的开国皇帝也是唯一一个皇帝是唐朝的皇后,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后周的将军。】
这一系列的话下来,基本上把所有的朝代都给说完了。
老祖宗们细细一算,还真是……
基本上所有的王朝都是被自家的人给掘了坟墓的,大哥别笑二哥。
自己的王朝覆灭,那也是还债罢了。
都是报应!
而皇帝们此时也都情绪很複杂。
谁都知道,世界上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
就算是强大如秦始皇,也没有完成他始皇帝,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传下去的梦想。
汉朝也强大,最后不也因为强大而灭亡了吗?
还有那些历史上璀璨的王朝们,覆灭的速度比建立的速度快多了。
但是现在他们提前知道了这些更替,甚至都知道了开国皇帝是谁,能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吗?
皇帝们紧张极了,尤其是末代皇帝们,现在几乎已经在寻找这些同名同姓的人了。
範围给的这麽小还找不到,那真的是白干了。
而这个问题,天幕上的老祖宗们也替他们问了出来。
第61章 第六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姑娘, 寡人有个问题,若是政儿提前知道刘邦要起义,杀了他, 那我大秦能避免二世而亡的结局吗?】
陈曦听了这话笑了笑:【王上,当年秦武王举鼎而死, 阻碍到你们秦国东出了吗?】
嬴稷:【……除了王兄,我大秦还有无数人才,便是寡人死了, 也不会阻碍东出!】
【那便是了。秦亡并非是刘邦一个人的功劳,就算没有刘邦,还有陈邦王邦李邦!
就如同我之前说的, 秦亡的主要原因太多了,百姓起义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否则就算是有人起义, 百姓也不会跟着造反的。
每个朝代的灭亡, 都不是因为别的王朝太好了,而是因为自己的王朝太烂了。
不反思自己为什麽会变烂, 只是想着把会造反的人杀掉,恐怕你要杀掉全天下的人呢。
而在那之前,你自己首先就会被杀掉了。】
此言一出,衆老祖宗们, 和皇帝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个道理他们不懂吗?
那当然不可能, 能够站在这里的,能够当上皇帝的, 除了少部分真的傻的,大部分都算得上是人精了。
但是承认别人有谋逆之心, 总比承认自己干得不好要让人舒服许多罢了。
陈曦也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她继续道:【和二世而亡的大秦不同,煌煌大汉不算中间被王莽新朝截断的部分,立国四百零七年,中间出现的优秀皇帝、太后们其实实在是很多。
除了刚刚西汉的时候说到的汉高祖,汉高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东汉,老太公您也有很多优秀的子孙。
比如汉光武帝刘秀。】
此时还在种地没想着要造反的刘秀茫然的看着天幕。
和他同名哎,而且他们这个时候也有一个王莽哎。
难道真的是他?
想到这里,刘秀又自嘲的笑了一下。
他现在这个地位,怎麽可能嘛。
【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啓长子刘发一脉的。受到汉武帝推恩令的影响,在刘秀父亲那一脉的时候就是一个县令的小官了。
但是就这样的小官父亲,刘秀也没能受多久的荫庇,在他九岁的时候,其父就去世了。
刘秀被叔父收养,成了平民。
从此之后就开始种地了。
要说出身刘秀是有的,但是要说家底,刘秀是空的。】
【后来王莽篡位之后,实行的各种政策让世家豪强觉得,还不如原本的汉朝好,再加上那个时候天灾不断,迷信的人觉得是王莽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