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1 / 1)

('

【也或许是不得不。

玄武门之变被牵连的,虽然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本人及其家眷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均伏诛,并除宗籍。

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并没有牵连其他人。】

【心胸宽广?】刘煓忍不住问,【这都杀干净了,算什麽心胸宽广啊。】

【这麽说吧,李二陛下年老的时候,曾经效仿汉光武帝刘秀封云台二十八将,建了一座淩烟阁,

将跟随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二十四个功臣画像悬挂其上。

其中有一位被李世民称之为“人镜”的功臣,便是李建成当时的太子洗马、给李建成献计献策,让他早日杀了李世民以除后患的魏徵。】

此言一出,李世民、李建成和魏徵都愣了。

李世民思索,后期的自己居然对魏徵如此推崇,那现在是不是可以先挖个墙角?

反正天幕说了,日后魏徵也会是自己的人,他提前让他上岗也没什麽问题吧?

李建成则是怨恨的看着魏徵,心中的想法就跟后世的小品差不多:你小子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叛变?

魏徵则是满心茫然。

他之前跟着李密没有受到重用,后来投效在李建成门下,其实也并没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但是现在,他居然对天幕上所说的贞观之治産生了兴趣。

其实秦王比太子强这件事,魏徵早就知道了,只不过他已经认了李建成为主。

再加上李建成虽然无能了些,可这也是和李世民对比的,单独拿出来看的话,李建成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就如同天幕上说的那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魏徵其实怎麽都不会想到,李世民虽然好,却能好到那种程度的!

说实在的,天幕画的那张饼,他几乎已经吞下去一半了!

——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君,在魏徵这里从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选项,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令人难以选择的选择题。

他比谁都清楚,如果真的遇到一个会创造一个盛世,对百姓好的帝王,自己会做出什麽样的选择。

他选的可快了,哪怕是被骂骨头软都不会在意。

本身在他的认知里,百姓才是站在第一位的。

只要再多说说,他恐怕都等不到玄武门之变,下朝可能就要沖向唐王的怀抱了。

【而且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们,基本上都得以善终。

就算几个没有善终的,也是因为自己太作了,加上活的时间比李世民长,所以李二陛下庇护不到罢了。

就比如在李世民去世之后,逐渐膨胀起来妄图掌控新帝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现在还完全没有这个心思的长孙无忌有些慌乱的看向自己的妹夫:“臣没有……”

李世民神色複杂,然后摆了摆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先看下去吧。”

说完,李世民顿了顿,又道:“更何况,那已经是孤死后的事情了。”

言下之意就是,现在他也不想管。

长孙无忌只觉得自己的妹妹回去肯定要说他了,完全没有被李世民现在放过的轻松感。

【作为这样难得宽容的皇帝,对政敌只是本人一家赶尽杀绝,已经是不错了。】

陈曦说着又拉扯了一下刘邦,【要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可都是想要杀了李世民的,

那时候刘邦还没什麽本事没有开始打天下,天天带着狐朋狗友去自己的大哥家里混吃混喝,哪怕是他大哥去世之后,人家家里只有孤儿寡母也是如此。

于是有次他大嫂不乐意了,刮着锅底,假装饭已吃完,这就被刘邦记恨上,

在打完天下分封刘氏宗族的时候,刻意给自己大嫂的儿子封了个“羹颉侯”。

而且汉初的功臣们,大部分也没什麽好结局。

相比之下,李世民此举简直是皇帝们中的表率,臣子们心中的白月光了。】

刘煓:【……】

他也想起来这事儿了,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去劝,刘伯之子甚至连个侯都混不上。

他朝地上吐了口吐沫:【这个小心眼的东西,当年他大哥对他多好他是一点不记,大嫂对他多好也不记,

就让他白吃白喝还带人来吃喝,一次不乐意了就记。】

说着,刘煓还骂了几句会被屏蔽的话,衆人就当做没听到了。

刘邦:“……”

不是,汉朝不是已经说完了吗?怎麽还螺旋镖回来了呢? ', ' ')

最新小说: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