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匡胤:“那既然是能打,当然继续打啊,又不是辽人那种看起来还没什麽赢面的样子。”
朱元璋一拍龙椅:“这不打等什麽呢?这高句丽人说了投降又变卦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是的,一般的皇帝应该是听从将领的建议,乘胜追击。
因为高句丽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不会真的投降,只是耍诈而已。
等到兵临城下的危机一解除,他们便会立刻支棱起来,并且还要嘲笑相信的你是傻子。】
【但是,隋炀帝当过几次这样的傻子,却依旧没有学聪明。】
【他不会又信了吧?】就算是最没有政治头脑的朱世珍都觉得高句丽不可信了,发出了疑惑的声音。
【是的没错,杨广又信了。】陈曦重重点头。
衆人:【……】
他们现在甚至想要撬开杨广的脑壳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麽了。
这样的话,为什麽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反反複複无穷尽的信啊。
这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麽?
【谁也不知道杨广到底在想什麽,他立马就相信了高元的鬼话,下令撤军。
哪怕是来护儿本人觉得高句丽不可信,不用奉诏还应该继续打,但是其他的将领听从隋炀帝的命令,都请返回,
来护儿孤掌难鸣,不得不奉诏退军返回。
回朝之后,隋炀帝便立刻开始想要试试自己的权威了。
十月,杨广命高丽王高元入朝,高元根本没有搭理杨广的意思。
杨广这才意识到,他再一次被高丽王给耍了。】
果不其然啊!
衆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却不约而同的呈现出了这四个字。
【其实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真的很费解,
为什麽杨广对高句丽投降这件事情这麽执着?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当傻子玩也要坚持让他投降。
我就不信,你打到平壤城直接把高丽王活捉了,一脚踩在他脸上的时候他敢骂你一句昏君。
看着几百万百姓被你折腾死你不觉得有什麽,高句丽投降倒是能显示出你的仁君风範是吧?】
陈曦发出了一段衆人都疑惑不已的吐槽。
【这种行为不是仁君,是神经!】
第90章 第九十个老祖宗很骄傲
隋朝的朝堂上本来很严肃的, 甚至气氛还有些沉重。
毕竟这说的都是他们大隋的未来,都是他们将来会发生的事情。
甚至有些人已经在天幕上被提到了!
但是听到陈曦这麽一句话,他们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是啊, 这种一边暴虐一边还要标榜自己是仁君的行为,不是神经是什麽?
不过笑着笑着, 他们也都笑不出来了。
这是什麽地狱笑话啊,怎麽会有这样的皇帝,居然还让他们碰上了!
本来他们对天幕上说的李世民没什麽感觉的, 毕竟杨坚其实也没有差了多少的样子,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太天真了。
【这样一个精神不稳定, 情绪不正常的皇帝,大隋人民是灾难的。
有这样的皇帝,何愁天下没有人造反啊?
而且隋炀帝做的事情, 那真的是基本上就把“你造反不造反, 你不造反我就弄死你”这句话写在圣旨上了。
所以大业七年开始, 国内起义频繁爆发。
刚我说的窦建德和杨玄感,也只是其中的一股势力而已。】
【杨广却觉得这些不过是偶然出现的升斗贱民, 不足为虑,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他的警惕。
所以哪怕大业九年上半年,平原、灵武、济北、济阴、北海等地均爆发农民起义,
隋炀帝也觉得没什麽大不了, 派人镇压就是了。
当然, 他派的也不是什麽好人。
找一个典型的吧,就是王世充。】
突然被点名的王世充:“???”
他现在靠着一张灵巧善辩的嘴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了, 不过是因为他们说不过自己,所以一直也没有人对他做什麽。
现在天幕这麽说了, 不论他做了什麽,是不是真的有天幕上说的那麽不堪,也一定会有人趁机攻击他的。
【怎麽说呢?有句话有时候听起来是真的很有道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正确的。
有隋炀帝杨广这样脑子进水的皇帝,王世充也不是什麽正常人。
在杨广派他去平淮南刘元进、朱燮的反叛的时候,王世充开始的时候是连战皆捷的,
刘元进、朱燮也先后战死,只剩一些余孽在外游蕩。
说实话,这个战果也足够向隋炀帝交代了。
但是王世充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加辉煌的战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