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一位是颜真卿的姑母,颜真定,因为博通理经而被武则天重用,是武则天的左右手,
颜真卿也是自幼被这位姑母教养,他的成功,和自己的姑母离不开关系。
还有司马慎微的夫人陇西李氏……
只可惜,李隆基继位后,这些女官以及女官制度便被埋没了。】
武则天:“……”
听到这里,她也觉得很是遗憾。
李隆基是吧?她记住了。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武则天在位时期, 是给女子开了一部分便利的。
不过她还是开的比较保守了,所以在她去世之后,都没有什麽有着决定性能力的女子了。
也就是一个太平公主, 还没有学到自己母亲几分本领,最后被宫斗能力点满的李隆基给弄下去了。
甚至因为这个, 后世对女子干政的警惕性大大增加了。】
武则天恍惚了一下,因为自己,所以让后世的女子更加艰难了吗……
【但是我们能因为这个怪武则天吗?
怪她太要强了, 想要站在那最高的地方去俯瞰平庸的懦夫因为她是个女子跳脚;
怪她太厉害了,站在了最高的地方做的却不比男人差;
还是怪她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最终顶不住压力, 后退了呢?
我觉得都没必要。
如果不是武则天,我们几乎不知道女子也可以成为一个皇帝,生杀予夺,
要知道, 虽然在武则天之后, 男人们为了打压女子,将武则天无限的妖魔化,
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抹去武则天为这个封建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
所以才有了近代之后,在女子地位逐渐上升之后,人们对武则天的全新认知。】
【有一位伟人曾经是这麽评价武则天的,他说: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 我也觉得她不简单, 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 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 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比起历史上那些一味的贬责评论来说,这个评价或许才是最中肯的。】
【她是个皇帝,也是个人,有着自己明智的一面,也有着昏庸的一面。
因为她极端喜爱诗歌,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文人雅士们为了投武则天所好,便开始努力钻研诗歌的形式,
后世诗歌的五律和七律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步定型的,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甚至已经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地步了。
这也导致了汉人都开始追求文化上的高度,而耻于做一介赳赳武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为后面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因为汉人们都为了上面的喜好去学习文学了,汉人将领的数量就开始减少,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和贞观年间不能相提并论了,
而胡人将领便开始增多起来。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能够带兵打仗的,基本也都是胡人将领了。
而李隆基又对自己太过自信,导致那些胡人将领们手里的权利越来越大,藩镇割据就开始出现了。】
说到这里,陈曦顿了顿,露出了一个狐疑的表情。
【按理来说,我这样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种趋势,没道理宋朝那麽多创造出文学瑰宝的人看不出来,
但是宋朝还是坚定的,一往无前的,就算是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不屈不挠的重文轻武。
最后就真的亡国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赵匡胤:“……”
别骂了别骂了,他知道错了。
最开始这个选择,只是他看到了唐朝藩镇割据的下场,所以索性不让任何武将有能够覆灭国家的机会。
却忘记了一个国家如果武力不够强大的话,那这个国家经济文化越强,就越会成为别的国家觊觎的肥肉。
当然了,他也没有走的那麽极端,具体让大宋重文轻武到这个程度的……
赵匡胤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糟心弟弟赵光义,下去又踹了一脚。
【扯远了,继续说回女皇陛下。
其实说实话,讲这麽多女皇陛下的事情,可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所以我对这个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打破了层层桎梏,成为了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女子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敬佩。
她并不完美,她有着自己的矛盾性,
她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却也大兴酷吏政治,让百官苦不堪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