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1 / 1)

('

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从他的遗诏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朱元璋这个人其实还是很矛盾的。

他也爱民,否则的话他不会要求“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但是他对百姓也当成了物品而非人,很多政策直接开倒车,简直比起宋朝都不如,更别说是秦汉唐了。

可是若从长久来看,他从一介乞丐,开局一个碗,到结局一个国,

将四百多年前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收複,开创了“洪武之治”,

朱元璋的成就是不能否认的。

他和秦始皇某些方面有些共同的点,那就是控制欲很强,都觉得自己的王朝在自己的控制下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秦始皇是给自己的称号是“始皇帝”,然后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的传下去;

朱元璋是建立了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严谨、近乎僵化的社会结构,给帝国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提前想了办法,

甚至还给每个儿子的子孙辈都排好了字,控制欲强的让人几乎窒息。

可是预想只能是预想,就如同秦朝二世而亡一样,明朝后续的发展,也几乎完全不在朱元璋的预想之中。】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想要限制大臣的权利,结果明朝中后期搞出了比丞相权利更大的内阁。

内阁不仅能管政事,还能管皇帝的私事,甚至连皇帝都不能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

朱元璋还规定户籍制度,老百姓不能四处流动,出远门要有官府路引,结果明朝中后期流民成风,四处游蕩,管都管不住。

他制定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正是从明朝开始的。

他规定海禁,结果直接将种花和世界之间的距离拉开了,错过了提升的机会。

他同样也设立了不许太监干政的政策,但是因为他废除了宰相制度,后期这个也就相当于形同虚设了。

明朝中后期的宦官那可各个都是“青史留名”的,后世拿出来都能骂个三天三夜的那种。

还有把大明财政坑出了血的藩王制度……

只能说,人还是不要把自己想的太过无所不能,历史终究会证明你的狂妄自大是错误的。】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的生命还是在七十一岁的时候结束了。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

虽然对陈曦的许多话他都挺恼火的,觉得没有必要那麽说,说出来有损他帝王的威严。

但是朱元璋也从陈曦的话中听到了许多以前听不到的东西。

很多话甚至马皇后和朱标都不会说,他们虽然是朱元璋最亲近的人,可是时代局限性,和身份的问题,有些话他们说不出来,有些话他们不能直说。

现在居然说完了,这让朱元璋多少有些失落。

他的时代,那麽多年,腥风血雨有,风平浪静有,穷苦困顿有,富有天下有……

他偶尔回顾,都会觉得实在是太长了,但是在陈曦口中,居然这麽短短的时间就说完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哎……”

不过很快朱元璋又机灵起来。

现在距离老马去世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标儿去世的时间还早,但是也不能忽视!

“太医,快传太医去给皇后请平安脉!”

至于朱标,等下朝了之后去看看也来得及。

指挥完之后,朱元璋暂时松了口气,继续看天幕。

这可是要说他们大明第二代皇帝了,也就是他孙子。

也不知道干得怎麽样,毕竟现在朱允炆也才刚出生没多久,毛都没长齐,更不用说看性格了。

朱标也是一样的心情,也不知道他这个儿子怎麽样啊……

他都没什麽心思为早夭的长子伤心了。

*

【朱允炆,一个前半辈子运气比较好的人。

他本身是朱元璋的第三孙,明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生母为吕氏。

原本这个皇位是无论如何轮不到他的,但是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嫡长孙。

之后他父亲朱标也在洪武二十五年患病去世,这才给了朱允炆登基的机会。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太子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 ', ' ')

最新小说: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 听见樱花盛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