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1 / 1)

('

可以说, 若是朱允炆这个皇帝当稳了,日后估计是不会有明朝宗室太多,把明朝给吃垮的情况存在的。】

【所以无论怎麽说,虽然历史的胜利者是朱棣, 可是朱允炆也绝对不是没有丝毫可取之处的。

只是他确定继承皇位的时间太短了。

相对于老谋深算的朱棣来说, 朱允炆缺少的教育不是一点两点。

毕竟在他之前,大明王朝的下一任掌舵人一直都是太子朱标, 接受教育的也一直都是太子朱标。

朱标自己也还是太子,自然也不会怎麽去培养自己的儿子。

等到太子朱标早逝, 朱元璋又已经年迈,为了孙子杀了个血流成河已经是尽力了,他还能怎麽教导呢?

所以朱允炆真的是处处都透露着一股天真的愚蠢。】

朱允炆:“……”

天真的愚蠢是什麽意思,这是在讽刺他这个皇帝吗?

这天幕上说话的人未免也太过对皇帝不敬了!

朱棣却拍腿大笑:“哈哈哈,天幕这话说的还真是精準,朕那侄儿确实是有种天真的愚蠢。

若是他老老实实的按照老爷子的路线来,朕就算是心中不满,也绝不会反。

结果反而还真是他自己把这把柄给送过来了!

甚至他削藩的时候如果能借鑒汉武帝削藩,朕都无可奈何。

只能说,这人真不像我们老朱家的啊!”

这个时候的朱棣还没察觉,自己话还是放的太早了。

后面他要踢出老朱家族谱的人还多了去呢。

【反过来我们看看朱棣。

朱棣这个人,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根据正史记载也是马皇后所生的。

——不过也有说法,说马皇后终生没有生育,记载在她名下的几个儿子都是别人生的。

可见明朝对于皇帝的这种乱七八糟的猜测还是很多的。】

朱元璋勃然大怒:“什麽东西,居然敢质疑老马?

史官呢?给朕滚过来!”

朱标连忙道:“父皇息怒!天幕说了,正史记载儿臣等人是母后的儿子,说明史官是正确记载了不是吗?”

朱元璋:“……”

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但是这帮后人实在是离谱!

连老马生的孩子他们都敢乱记,还有什麽是他们不敢的?

“不行,史官还是得把老马什麽时候怀孕什麽时候生産的事情给记清楚,不然后人又要乱想!”

“陛下英明!”

朱棣尤其开心:“父皇干得好,就该这样!别让儿臣知道到底是什麽人编排儿臣和兄长的出身,否则的话……”

朱家父子心中都闪过一句话:扒皮萱草!

【朱棣是在战乱之中出生的,一开始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是在他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即将要登基了,才有空给自己这七个儿子起名字。

也正是这个时候,朱棣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还领到了子孙后代二十世的辈分。

朱元璋的控制欲那是很强的,从这里可以再一次看出来了。

在这之后,朱棣也开始了艰苦的童年生活。

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

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可以说,在这上面,朱棣和朱允炆就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后者那是真正身在皇家娇生惯养的皇子皇孙,朱棣却是真正吃苦受罪的。】

【除了武之外,朱元璋也是很重视文化方面的教育的。

他自己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当然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一切进入正轨之后,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

早在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就在宫中的白虎殿为诸子安排了专门的读书场所,

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宫中建成“大本堂”,广集藏书、延请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勋贵子弟便开始在其中读书学习。

说朱棣一个文武双全,其实并不算过分吹捧。】

朱棣听到这里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看,他也是精心被培养过的,文武双全!

朱元璋眼中也带着欣慰。

自己年少时候穷困交加,别说是读书了,便是每天从地里出来都困难。

现在有条件了,那当然是要努力培养子孙了。

【后面朱棣被朱元璋封为藩王之后,也没有被养废,成为一个閑王,

在洪武九年,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成婚后,

朱元璋便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即将前往封地为由,派遣朱棣和秦、晋二王前往“中都”凤阳, ', ' ')

最新小说: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洪荒之给我个面子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我又抓住你了 春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