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标:“……”
他想说点什麽,毕竟他是于谦的想法。
好歹是大明的皇帝,在敌国是怎麽个事儿?
不过这朱祁镇说到底是老四那一系的,他也不好说话,最后只是叹了一声。
死了倒是也干净。
陈曦点了点头:【是的,昭襄王别急,且听我继续往下说。
在景泰元年七月十八日的时候,杨善等人从北京出发,二十七日到达也先驻地。
经与也先交涉,也先愿放朱祁镇回京。
同年八月二日,也先为朱祁镇饯行,并派七十人护送朱祁镇从宣府进京。
八月十五日,朱祁镇到达北京。
经过一系列的礼节仪式后,朱祁钰将朱祁镇送进南宫。
说是送到南宫,实际上其实就是软禁了。】
“可恶!”
听到这里,朱祁镇忍不住了。
他含怒拍扶手:“朱祁钰,你好大的胆子!”
朱祁钰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不过却并没有多以外。
在天幕说自己在朱祁镇被抓之后当皇帝的时候,朱祁钰就知道,朱祁镇一定是容不下自己了。
别看他那个时候不在,就算他那个时候死了,这个皇帝在他心里也绝不能是自己这个弟弟当。
只不过那时候他表现出来的问题更大,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他都被俘虏了,自己上位自然是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但是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朱祁镇当然会借机发难了。
不过朱祁钰却不是特别担心,他有种预感,等天幕说完,朱祁镇就蹦跶不了多久了。
甚至朱祁钰看着朱祁镇的眼神还有些同情怜悯,就仿佛看着秋后的蚂蚱在蹦跶,不知下一秒他就要死去似的。
朱祁镇:“你怎麽不说话?朕不会因为你是朕的兄弟,就姑息于你的!”
朱祁钰还没说话,英国公张辅便道:“陛下,还是等天幕说完吧。现在天幕说的,还早着呢。”
第226章 第二百二十六个老祖宗很骄傲
英国公张辅, 这也是从靖难之役走过来的老臣了。
可谓是四朝元老。
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
永乐四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 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
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
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 予世券。
自永乐七年至永乐十三年,三次以总兵官讨平安南叛乱。
先后四至交趾,史称他“凡三擒僞王, 威镇西南”。
永乐二十年至永乐二十二年间,参与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改掌中军都督府事务, 进位太师。
宣德元年, 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宣德四年, 虽然被解除兵权,加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仍参与谋划军国要务。
朱祁镇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
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张辅的话都是很有分量的。
哪怕是王振,在没事的时候都不敢去惹这位。
所以在听到张辅说话的时候, 朱祁镇哪怕是脸色不好, 却也没有再说什麽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朱祁镇发现, 除了少数几个官员,现在朝堂上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不是特别温和。
所以还是老实一点吧。
等天幕说完, 再找你算账!
朱祁镇心中暗暗道。
反正在他心中,已经是把朱祁钰的结局安排好了。
【朱祁钰这个皇帝做了时间并不久,但是他的贡献是肉眼可见的。
尤其是他前后对比的都是朱祁镇这个烂人,就显得格外厉害了。
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水患,全国灾区连连,饑民遍地,
朱祁钰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
政治上他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不过朱祁钰也不是没有任用宦官,他也用了太监成敬,
但是和王振不同,成敬是永乐二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派为山西晋王府奉祠,后因案充军改腐刑而为黄门。
为人谦逊,虽然受到皇帝重用,但并不揽权。】
【不是说重用宦官不好吗?】朱世珍忍不住擡杠,【怎麽这个就好了?】
【这不是有对比嘛。】陈曦耸了耸肩,【跟王振比起来,成敬是真的很不错了。
更何况,无论是什麽样的人群里,都会有好人,也都会有坏人。
只是皇帝们对宦官的态度太极端了,要麽就是一点不信任,要麽就是太过信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