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在景泰七年经受了灾难性的洪水,并维持了34年。
因此,徐有贞也受到厚赏,在景泰八年被任命为副都御史。
从此可以看得出来,朱祁钰是个心胸宽广之人,哪怕是前面的政见和朱祁钰不和,只要有功,还是会有封赏的。】
【除此之外,朱祁钰也和自己的祖先朱棣一样,喜欢编书。
景泰五年七月,朱祁钰遣进士王重等二十九人分行全国各地,博采有关舆地事迹,
又命陈循、高谷、王文等总裁根据永乐年间集录的地理之类的书籍、资料,编辑整理成书。
至景泰七年五月书成,名《寰宇通志》。
朱祁钰亲自作序,颁行天下。
全书共一百一十九卷,分两京、用布政司,司下辖府州县,再分别立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胜、风俗、土産、古迹、人物等三十门,系明代的地方总志。
就如同各位老祖宗研究比自己更古早时期的事情一样,我们后人研究明代也是需要这些书籍的。】
这点衆人倒是都清楚,除了朱世珍之外,这里多少都是读过些书的人。
尤其是自己的后人,那可都是皇家了,以史为鑒是最根本的事情。
【但是很可惜,后面朱祁镇複辟之后,为不使朱祁钰有修志的美誉,
以它“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为词,命李贤、彭时等重编《大明一统志》,以传后世。
天顺五年四月,《大明一统志》成,即毁《寰宇通志》版,因此传世甚稀。】
这句话里带出来的信息可太大了。
朱祁钰之后,朱祁镇又登上了帝位。
而且这次他登基好像还不是走的正规的流程,且对朱祁钰的敌意还很大。
正常来说,朱祁钰只是做了一个编撰的工作,收集的还是地理类的东西,即便是流传下来也没什麽大不了的。
可即便如此他都不愿意……
【这朱祁镇还真是,心眼小的跟蚂蚁似的。】嬴稷嫌弃的说,【跟这种人是兄弟,还真是……】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啊……】
【这朱瞻基也真是够倒霉的,生个这样的儿子出来,真是给列祖列宗丢人啊。】
【真就是这样,哎小朱啊,你说你儿子看到这个,是不是得气死?】
朱世珍:【……】
别说,他的年龄还真的是小朱!
第227章 第二百二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世珍不知道自己儿子气没气死, 但是朱元璋是真的快要气死了。
本身他就是那种控制欲强的人,发现自己后人里面居然有这样的狗东西已经很生气,恨不得把他的祖先给掐死了, 现在发现这个狗东西居然还做了更狗的事情,那气就更简直了。
太医都觉得自己要扛不住了。
皇帝再这麽气下去, 那可真是要气出什麽好歹了。
好在这个时候,内监来报,说皇后来了。
大臣们松了口气。
刚刚陈曦可是说了, 皇后娘娘是皇帝陛下心中最重要的人,自皇后娘娘死后皇帝陛下才失控的。
现在皇帝陛下生气成这样,他们又是担心又是害怕。
一方面是担心真把朱元璋气出个好歹, 再一个是担心盛怒的朱元璋直接把他们拉来出气了。
那可真是太不值当了。
现在皇后娘娘来了,虽然不是很符合礼制,可性命最重要啊!
所以大臣们不光没有反对马皇后进来, 甚至恨不得敲锣打鼓的把马皇后迎进来!
马皇后进来之后, 朱元璋的表现确实很快稳定了下来。
看他看马皇后的眼神还有点委屈。
马皇后叹了口气:“陛下, 冷静一下吧。”
【由于朱祁钰和诸位老臣的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
随着明朝的国势蒸蒸日上,当时的朝鲜、越南、暹罗、琉球等国纷纷来北京向明朝进贡。
一切似乎都往好的方向走了。
但是在太平之后,还有风险在。】
【是朱祁镇吧。】嬴稷道。
他比这里任何人都要了解,如果一个国家有着两个以上的皇帝是什麽场面。
哪怕前面一个皇帝是太上皇也一样, 甚至是更危险。
一般的太上皇和现任皇帝那都是父子, 但是现在的这个并不是啊!
尤其这朱祁镇还是一个心眼小,眼界窄, 还特别自以为是的人,不难想象, 他重新登回帝位,会做出什麽样的事情来。
【是的。
这个事情吧,其实十分複杂。
朱祁钰登基虽然是临危受命,但是逐渐坐稳皇位之后,他自然也不想要把这个位置还回去了。
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为此开始贿赂朝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