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1 / 1)

('

他还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

宫女们忍无可忍,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差点将朱厚熜给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

但是朱厚熜经厉了“壬寅宫变”幸得未死,并没有改变什麽想法,

他从此移居西苑,设醺炼丹,迷信道士邪说,养生修道,二十余年不回大内,法纪逐渐松弛。

除此之外还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

【……这都让宫女忍无可忍起义了,这可真是……】嬴稷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麽了,【这得是做的有多狠啊……】

【可以说是天怒人怨了。

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举国奉道,

国之要事皆祷神佑,朝臣之务皆以道事为重,

百官侧目,言官讳言,

致使明代政治偏离主道而日渐昏暗,释与儒皆不敢各立门户,

道教之玄理方术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影响至深,可以说是令人深思。】

第244章 第二百四十四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厚熜的迷信让衆人都吃了一惊。

甚至包括以前那些很封建迷信的皇帝们都有点吃惊了。

不是, 知道你是想要成仙了,但是成仙之前也不用这麽折腾吧?

主要是你好像也没什麽成就啊……

尤其是那些之前很迷信的,也各种搞丹药, 信道士被骗的乱七八糟,还被天幕点名给批评了的皇帝, 现在都挺骄傲的。

因为他们被说的时候可都没有说朱厚熜这麽长,说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被骗的很厉害了。

【虽然“壬寅宫变”并没有成功,但是朱厚照并不觉得自己没死是因为别的什麽原因,

他觉得是因为他修炼有功,所以在这之后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

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

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 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偏偏在这之后,边事废弛, 吞没军饷, 倭患渐起。

整个大明王朝, 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其实在整个朱厚熜统治的时期,“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患。

“南倭北虏”, 也就是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胡虏的袭扰。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爆发的多起民变。

此时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依然厉行,沿海民衆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斗争非常引人注目。

在嘉靖二年的时候就爆发了“争贡之役”, 简单的说就是日本那边有两拨不同的人来朝贡, 然后有人行贿先行验证,

然后市舶司随后在嘉宾堂宴请两个贸易团, 安排席位时又没搞清楚,两边就开始打起来, 甚至开始掠夺百姓的东西,杀死了不少大明军官。

在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

朱厚熜前期看起来还行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行,因为遇到这样的问题他没想着解决,而是直接简单粗暴的宣布中断一切贸易。】

衆老祖宗:【……】

以及前面优秀的皇帝们:“???”

不是,明朝的皇帝到底是怎麽当上的,遇到事情就如此简单粗暴的解决?

他们不想着把这敢于闹事的倭人给摆平了,不想着把大明的声望立起来,就直接中断贸易了?

之前他们不理解宋朝皇帝的思想,现在他们也不是很理解明朝皇帝的思想。

明明能打的,偏偏要闭关锁国。

哎……

【朱厚熜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其实是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

但问题事与愿违,他只是断绝许多贸易産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

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複,

而最重要的倭寇之乱是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陈曦嗤笑一声,【什麽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朱厚熜可谓是演示的非常明白了。】

朱厚熜:“……”

那,他当时下令的时候,也没反应过来啊!

【在北方,嘉靖三年以后爆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爆发辽东兵变,又发生广宁兵乱。

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明王朝的腐败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蒙古的骑兵。

嘉靖十九年正月,吉囊袭扰大同,杀明朝指挥周岐。

六月,瓦剌部袭扰边塞。

七月,吉囊入寇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在宣平迎击,将其击败。

嘉靖二十二年春,俺答多次入塞袭扰。

八月,俺答汗进犯延绥。

', ' ')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黑月光靠骗心苟命(古言np)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