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明王朝的太仓岁入只有二百万两,而严嵩为了迎合朱厚熜主持的斋宫秘殿等的营建,岁费竟至二三百万,对比一下简直让人震惊。】
朱元璋简直要气笑了。
一年半的收入去搞一个宫殿,这还真是他的好后人啊!
他定下来勤俭持家的国策让他们继承到哪里去了?
马皇后倒是猜到了朱元璋在说什麽,但是……
前面陈曦不就说过了吗?这帮人说是吃忆苦思甜饭,结果一道豆腐都比等价的黄金还要贵了。
这帮后人早就歪了。
区别不过是有些人歪的厉害一些,有些人不那麽厉害一些罢了。
她现在真切的意识到,人力有所不能及之处。
就算是开国皇帝再厉害,他也没有办法预料到后人会出什麽样的幺蛾子来。
秦始皇能预见胡亥吗?汉武帝能预见汉灵帝吗?唐太宗能预见李隆基吗?赵匡胤能预见徽钦二帝吗?
同理,他们能遇见后人有这麽多的问题吗?
不能。
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将现在的事业做的更好一点罢了。
给后人更多的一些底牌罢了。
其他的,他们又能做得了什麽呢?
朱元璋是将未来子孙的排字号都定下来了,可是别说是未来二十代之后了,就连他下一代他都处理不了。
“陛下,看开些吧。”马皇后拍了拍朱元璋的手,“无所谓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他就是看不来又有什麽用呢?
自从登基之后,他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了。
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全天下他想杀谁就杀谁,除了在马皇后身上吃瘪过之外,其他几乎是无往不利的。
可是自从天幕出来之后,他黑名单上多了一批想杀的人。
但问题是,这些人他都没办法杀。
最早的一个也才刚出生没多久,还是自己的孙子。
而且,还是他最喜欢的儿子的孩子。
朱元璋想到这里看了朱标一眼,然后又是一声长叹。
其实现在就有点想把朱允炆那小子给弄死啊……
【嘉靖三十一年,严嵩相继除去了政敌夏言、仇鸾,朝中一时无与匹敌,
但他深知朱厚熜对大臣的猜忌心理,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他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轻者贬官,重者致死。
迫害忠臣,铲除异己的事情严嵩干起来是一点不眨眼的。
朱厚熜不知道吗?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后世我们在讨论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朱厚熜在位的时间比自己的孙子还短两年,
可是朱厚熜虽然几十年不上朝,但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惰,而是通过权谋和策略来管理国家。
他在位期间,虽然害怕见人,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政事的处理,而是采取了“在家办公”的方式,通过内阁首辅来处理国家大事,同时保持着对权力的控制。
所以你要说他不知情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只是不愿意关注罢了。】
【对于严嵩这种已经位高权重大权在握的权臣,朱厚熜也是说换就换的,根本没有什麽他被大臣钳制的意思。
嘉靖四十年,因为朱厚熜居住的永寿宫发生火灾,他暂时住到了玉熙殿去,
但是这里地方太小,于是朱厚熜就想营建新宫殿了。
这可能就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帝王第一选择吧,一点都不知道勤俭持家。
他问严嵩的意见,严嵩请求他到南宫居住,因为南宫是朱祁镇做太上皇时所居住的处所,所以朱厚熜很不乐意。】
【然后问徐阶,徐阶请求重修永寿宫。
后来由他主持建造成万寿宫,朱厚熜搬了进去。
徐阶因此加封少师,兼支尚书俸,而严嵩渐渐被皇帝冷落。
嘉靖四十一年,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朱厚熜下令逮捕严世蕃,
勒令严嵩退休,徐阶则取代严嵩为首辅。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严世蕃被杀。】
【曾经也是叱咤风云,在明朝也算是呼风唤雨的严家,朱厚熜想要他倒,他也就这麽倒了。
我想后面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估计已经要羡慕死了吧,毕竟他也几十年不上朝,对朝政的掌控差朱厚熜远了去了。
但是随着朱厚熜年龄增大加之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朱厚熜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僞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给朱厚熜。】
陈曦滑稽的笑了一下,【当然了,虽然朱厚熜觉得这是长生妙药,方士们也说这是长生妙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