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1 / 1)

('

主打一个差不多得了,谁也不得罪。

而他这麽做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自己享乐。

朱载坖将朝政交给阁臣,自己呢,就深居宫中,纵情声色,

即使出宫也有游玩,比如他在隆庆二年二月率群臣到天寿山祭陵时要出游再祭祀,经徐阶劝谏才作罢。】

【倒是一个……】刘煓想了想:【性情中人哈……】

【其实就是憋狠了开始放纵了。

为了满足他的欲望,他不断向国库提取巨额银两以供御用,

隆庆四年四月的时候,他命令提出太仓银三十万两到宫中,引发包括首辅李春芳在内的群臣强烈反对,这才被迫减为十万。

但此后他不听劝谏,继续巨额提取太仓银。

他还大兴织造,派遣太监李佑等人长期驻在苏杭,负责督促织造和解输业务。

地方官员必须给这些太监定期奉送“常例”,每一批加织,每一次发下新的花样,主管的太监都必得到一笔厚赂。

否则,必以“碍妨御用”为名找碴。】

【哦……】

老祖宗的声线意味深长,【又是宦官是吧?】

【是的,相比乃父朱厚熜宠信方士,朱载坖更加宠眷宦官。

他在位时,宦官势力的急遽膨胀,且逐渐侵夺政事。

即位不到两个月就“加恩”于司礼监太监黄锦等内臣,并在锦衣卫中增设了都督衔佥事以下职官七人,御马监勇士三十人、专设守墓官六人,以安置黄锦的亲属。

除了黄锦外,他还特别宠信司礼监太监滕祥、孟沖、陈洪三人,

这三个人“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作鳌山灯,导帝为长夜饮。……三人所糜国帑无算”,

甚至在朱载坖祭太庙时穿着同文武百官一样的梁冠朝服。

朱载坖除了刚才所说的,不断指派宦官前往全国各地督办“贡物”,主持织造等以外,

还多次任用宦官插手军政事务,派太监吕用、高相、陶金坐镇团营,兵部尚书郭乾反对无效。

此外户部尚书刘体乾、工部尚书雷礼也因反对宦官干预本部事务而辞官。】

【朱载坖还屡屡偏袒宦官侵吞宫廷财産、殴打官员、假传圣旨等不法行为。

他即位不久,内阁曾奏请派御史等前去查盘内府各监局钱粮,朱载坖亦一度下诏允办,但御史刚进入库内,便遭到宦官们千方百计的顽强抵抗。

当两方正对峙激烈之时,朱载坖偏袒宦官,再下一旨,推翻原议,

其后,还对坚持要查核宦官钱粮和弹劾宦官崔敏的官员予以廷杖贬斥。

宦官的权利和威风比起大臣们来说,真的是要大多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所以后来其实很多人在诟病张居正为了上位去讨好宦官的时候,

其实更应该骂的,难道不是这群放任宦官为非作歹的皇帝吗?】

第247章 第二百四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被提到的张居正再次怔愣片刻。

他知道, 自己的上位手段很不光彩,甚至说可以是被很多人诟病的。

他从一个普通的进士到现在的首辅,中间也曾清高自持过, 但是在面对皇帝花样百出乱七八糟的状况中,他慢慢成为了现在这种年轻时候的自己都不齿的模样。

张居正当然明白, 有很多人是看不惯他的,甚至恨不得写长文来骂他。

但是这些人是不敢去骂皇帝的。

因为骂他可能没什麽大不了的,骂皇帝那可能是真的会被抄家灭族。

张居正倒也不在乎, 做都做了,就算不想被说也没什麽办法。

可是居然能听到陈曦这种说法,这让张居正有种欣慰之感。

吾道不孤啊!

骂我没关系, 先把上面的狗皇帝骂了再说!

【其实当时,还有许多许多怪事,

例如, 隆庆二年七月, 巡视中城御史李学道笞责了一名在宫外手持利刃以吓诈民财的宦官许义, 其他百余名宦官在李学道经过左掖门时突然出来用棍棒袭击李学道以报複。

朱载坖闻讯,以李学道“不候恭题”“擅笞内侍、不谙事体”的罪名, 撤去他巡视中城御史之职,发配到外地。

隆庆三年十一月,内廷尚衣监少监黄雄为追讨利息,与北京的居民发生斗殴, 负责京城治安的兵马司将其扣捕。

次日, 解送到巡视皇城御史杨松处。

黄雄的同伙假称有皇上“驾帖”,即要召见黄雄, 强令立即释放。

杨松在查明是僞造之后,乃上奏控告黄雄“暴横不法, 诈称诏旨”,黄雄则反诬杨松检举不实,

对宦官的话朱载坖是没有不信的,不仅相信,还指责杨松奏事不实,“不奉旨辄拘系内侍官,命降三级,调外任”。】 ', ' ')

最新小说: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