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1 / 1)

('

初四日,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请求辞职,朱由检不允。

九月二十五日,魏忠贤上书乞请停止为其建立生祠, 朱由检批準以前生祠保留如故, 不再新修,又夸魏忠贤“有功不居, 更见劳谦之美”。

十月,朱由检又以“赞襄典礼”和东江战功实际上是毛文龙在丁卯之役中的战功为名给魏忠贤、王体乾等荫官。

通过对魏忠贤、王体乾及其党羽的恩荫赏赐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同时也麻痹了他们。】

【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朱由检就準备这麽继续放任魏忠贤和他的同党了,

他采取行动的动作也还是很快的。

九月十六日,“阉党”成员南京通政使杨所修参劾崔呈秀等,朱由检反而“责其轻诋”;

十月十四、十九日,另一“阉党”成员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两度参劾崔呈秀各种罪状。

崔呈秀内心不安,请求回家守制,朱由检在十月二十一日批準其请。

崔呈秀倒台之后,魏忠贤就成为了下一个被弹劾的对象。】

【自十月二十三日以来,陆澄源、钱元悫、钱嘉征等陆续弹劾弹劾魏忠贤罪状,尤以贡生钱嘉征言辞最激烈,

他列举了魏忠贤十项“滔天之罪”,“并帝”“蔑后”“弄兵”“无二祖列宗”“克削藩封”“无圣”“滥爵”“掩边功”“朘民”“通同关节”。

魏忠贤得知此疏,在朱由检面前痛哭流涕,连呼冤枉。

朱由检不为所动,命内侍当廷诵读钱嘉征奏疏,让魏忠贤亲耳聆听,魏忠贤“震恐丧魄”。

之后,魏忠贤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辞职。

徐应元本起于信王府,与魏忠贤相互勾结,但见魏忠贤将要失势,也请求养病,朱由检顺势批準魏忠贤、徐应元回家养病。】

【十一月初一日,朱由检在一切準备妥当之后,正式下旨将魏忠贤之罪昭告于世,贬魏忠贤至凤阳祖陵管理香火,客氏送至浣衣局收管。

魏忠贤出京时,带着大量随从,威风不减。

十一月初四日,朱由检以魏忠贤“将素畜亡命之徒,身带兇刃,不胜其数,环拥随护,势若叛然”为由,下令将其逮捕至京。】

【行至阜城的魏忠贤从“阉党”成员李朝钦那里提前得知这个旨意,两人痛饮一番后双双自缢。

客氏被杖杀,崔呈秀亦自缢。

其后,朱由检召回各地镇守太监,平反天啓末年迫害东林党的冤狱,毁《三朝要典》,

定“钦定逆案”,将魏忠贤等255人定为“逆党”,魏忠贤和客氏被淩迟戮尸,

其党羽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从而实现了拨乱反正。

时人评论此举“不动声色,潜移默夺,非天纵英武,何以有此”。】

【还不错啊,这麽一个嚣张跋扈的太监,就这麽被剪除了。这朱由检,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老祖宗们并不吝啬于夸奖。

【不过这应该是这个时候的明朝,解决了魏忠贤也只是一个开始罢了。这后面如何,才是更重要的。】

明朝的宦官,他的本事基本上都是皇帝撑腰来的,再加上宦官和官员们如此猛烈的对立。

但凡这个皇帝不是个傻子,就能处理得了这个嚣张的宦官。

陈曦这点上面虽然没有说的很明白,但是嬴稷作为一个老政客,很快就从中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点了。

【是的,剪除魏忠贤之后,朱由检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力图挽回明朝的衰落,实现中兴之伟业。

崇祯元年正月十二日,他训诫群臣,称在阉党垮台、“职掌还之各司”之后,

群臣务必“致忠竭节”,洗刷积弊,以“为国节财,为民择吏”为要,

同时“一切奏议有关国计者,遵我祖宗成法,不得妄议纷更”。】

嬴稷微微皱眉:【啊?】

这也未免有些太死板了。

祖宗之法虽然是根本,可也不是什麽都要一直遵循,不能改变的,尤其是明朝这个外部动蕩变化很快的时代。

就算是在他们七国并列的时期,那也是变法的强,不变法的亡。

只遵循祖宗之法,和动也不动送死没什麽区别。

【朱由检自己倒是以身作则,勤于政事。

他始终坚持经筵与日讲,不仅学习儒家经典,也作为听取讲官意见、与朝臣讨论时事的一个重要渠道,即使“边报纷纭”,经筵、日讲依然如故,甚至更加“精勤”。

朱由检每天“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他不仅坚持常朝,而且除了盛暑严寒之外,都会去文华殿召见重臣,讨论政事。 ', ' ')

最新小说: 父皇去哪儿 早安,野兽老公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员工手册上没写这条!(霸总 H 1v1) 沈老师每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嫁给二哈 爹爹的内卷日常 诱引玫瑰入怀 复仇撒旦重生妻 烈吻私欲,我让校霸陷入热恋 闻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