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父亲您当年可是陛下亲封的探花郎,若是大哥连科举都不参加,外人怎么看?”
“随他去,有你在,父亲总能挽回这个颜面。”
周书卿重重叹气,他不是这个意思啊,父亲怎么就不懂呢?
可是他不能明说,毕竟他还未长大,而且读了这么多圣贤书,他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险恶心思,毕竟不管父亲再怎么不喜大哥,那也是父亲的亲生儿子,若是自己主动算计,将来无论如何父亲心里都会有芥蒂的吧?
而且他也不信父亲知道之后,会永远保存这个秘密。
倒是柳芳娘听着有所察觉,她疑惑的看了一眼儿子,然后眨了眨眼睛。
周书卿放下心来,姨娘总有办法说动父亲去管教大哥的。
“父亲,祖母歇息了吗?儿子想先去给祖母请安再回院子。”
柳芳娘闻言脸色一变:“书哥儿,你现在可不能叫祖母了,族里来人了,就在福寿堂边上住着,她们时时刻刻都将规矩挂在嘴边,为此姨娘和你妹妹还吃了好一顿挂落,你得叫姨奶奶。”
周书卿有想过族里来人之后府中规矩会加强,所以他刚刚称呼的都是姨娘,而不是娘,怎么祖母那边也……
是,祖母固然不是正室,可爹都已经是这一家之主了,族里不过是旁亲,也能管到这些吗?
他瞬间意识到这是宋夏在从中作祟,可他没有丝毫办法。
这府中连祖母都要受这样的委屈,是不是即便他将来功成名就,还是无法改变姨娘和妹妹的地位?
不,妹妹还是有机会改变的,只要妹妹将来的夫家位高权重,妹妹的身份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但姨娘呢?只要母亲在,姨娘始终都只能是个妾室,除非……
周书卿眼底晦暗,除非哪日母亲不在了,那么自己夺取功名之后,父亲就能理所应当的将姨娘扶正,到时自己也将不为庶子的身份所困。
本来这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一旦大哥不在,母亲难以承受丧子之痛,很有可能随之而去,毕竟是母亲长期逼着大哥用功才导致大哥身体急剧恶化的不是吗?
可母亲怎么就突然之间想通不再逼大哥读书了呢?大哥也不怕自己名声太盛,压他一头吗?
周书卿心里烦躁至极,似乎所有事情,都朝着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而去了。
第192章 不再逼嫡子上进的嫡母
听说乖孙回府,整日被周氏族里那些三姑六婆缠着的柳老太太心情总算松快一些。
但不能像往常那样拥在怀里爱护,又难受的厉害。
这些不相干的人,到底什么时候走?
而这一家子都没想到的是,忌诞过后,没几日就要过年,总不能让这些族老大老远过来回去路上过年不是?所以宋夏将大家留下理所应当。
这次的忌诞,宋夏办的极为浓重,身为妾室,柳老夫人不仅要身穿素服,还要戒荤食素,每日为周老夫人读经念佛。
而且她还不能偷懒,每日都有周氏的姑婆们盯着她的规矩,稍有不对,便要训斥。
多少年了,自打她儿子继承这个周家之后,她就一直养尊处优,所以这一番折腾下来,足足瘦了好几斤,整个人疲惫不堪。
和她一样被折腾的,还有柳芳娘。
', ' ')('柳芳娘每日都要早起去侍奉宋夏,宋夏没起她就要起,等宋夏睡了,她才能回去自己的院子。
身为当家主母,宋夏做足了典范,任谁都挑不出她的任何毛病。
但柳芳娘宁愿宋夏偷懒,因为宋夏不偷懒,她便也没有一刻休息的时候。
忌诞办了七日,柳芳娘本就瘦弱的身子,足足瘦了一圈,脸色看着似乎都枯黄了不少。
连续多日没有亲近心爱之人,今后也不知道柳芳娘还要受多少罪,周永礼有了意见,但是他不能明说,于是便由柳老太太开这个口。
这日忌诞已过,周家的族老们都在,柳老太太便借机作威作福。
“宋夏,你可知错?”
宋夏有些错愕,没想到这老太太这个时候了,还有精力找她麻烦,不过这段时间她可是带头亲力亲为,能挑出什么刺来?
“姨娘何出此言?”
之前宋夏也是叫她一声娘的,自打周家的族人来了以后,宋夏便只称她为姨娘了。
柳老太太明显脸色黑沉了不少,语调上扬:“你还不知错,你虽是县主,但毕竟永礼才是这一家之主,你整日带着芳娘忙这忙那,芳娘已然病倒,导致无人伺候永礼,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为妻者,首先要照顾好的便是这一府主君。”
宋夏恍然大悟,原来是为这呢!想让她借此放过柳芳娘?
周书卿和周瑛都垂着眼眸,这次,姨娘应该能好好休息了吧?
宋夏点头道:“姨娘批评的是。”
柳老太太闻言得意的看着周围眉头紧皱的周家姑婆们,心想你们不是最讲规矩的吗?我现在就是用规矩要求宋夏,你们还能怎么护?她自己都承认了。
“其实这个事,本县主之前也想到了。”
“什么?”几人心中渐渐产生不好的预感。
只听宋夏继续说:“郎君身下虽有玉哥儿和书哥儿两位公子,但相比别家,子嗣还是单薄了些,而本县主和柳芳娘这么些年再无所出,今后只怕也是为难,所以两月之前,本县主已经派人寻了两位良家子,只是顾忌着母亲的忌诞,才一直养在庄子里,如今忌诞已过,她们两的规矩想必也已经教好,姨娘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可以接她们进府了。”
柳老太太如遭雷劈,显然没想到宋夏竟然会主动给周永礼纳妾。
更着急的是周书卿和周瑛,若是府中再来两位姨娘,那他们姨娘的地位岂不是要下降?
本来这府中就只有一个主母,另加他们姨娘一个妾室,他们姨娘生了他们,又得父亲宠爱,在府中本已形同半个女主子,现在多来两个妾室,情势就完全不同,因为在外人看来,意味着姨娘和这两人的地位平等了。
别人提起,只会说父亲有三个妾室,而不是单说生育了他们的柳姨娘。
“还是县主贤惠,像县主这么大度的人,实在是难得。”
“是啊,难为县主还为周氏的子嗣着想,周氏一族有县主,真是我们的荣幸。”
“柳氏,这下你放心了?一下纳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妾室,以后不用担心永礼没人伺候了。”
“柳芳娘确实单薄了些,身子不好不能伺候人,以后就多给新人机会。”
族人们的这些话一出,最让周玉卿他们担忧的事出现了,宋夏不仅因此得了个贤惠的名号,以后他们姨娘想和父亲相处的机会都要变少。
宋夏颔首应是:“本县主必定好好安排,争取让两位新人早点为郎君诞下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