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王允越听越觉得不对。

什么诏书?

他怎么不知道?

陛下又是何时与吕布这般熟络?

早有人问出,“敢问陛下,吕侯曾求诏书?”

刘协就详细描述了那日的情形。

吕布是如何划破掌心以血明志,誓诛国贼,他是如何慨然应之,割衣书诏等等。

总之他们君臣一体,同心除贼。

“血衣诏在此!”

吕布适时从怀中取出那带血的诏书,向众人展示。

这样一来,就没王允什么事了。

方才所说“王司徒之功”就是个笑话。

人家吕布是奉诏诛贼,与你王允有什么关系?

但在场诸君都是政坛上的老油条,政治经验十分丰富,不会因此而退却。

士孙瑞叹道,“吕侯迷途知返,悔过自新,大善!不枉王司徒用心良苦,多日劝导!”

转头对王允道,“吕侯已弃暗投明,兄台大可释怀!”

王允严肃地点点头,并不说话。

但正因他什么都不说,反而让人相信吕布有此义举,都是因为他教导有方。

换言之,诛杀董卓还是他的功劳。

吕布最多是他手中的刀,他才是真正的功臣。

其他人纷纷附和,夸耀王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张祯叹为观止。

吕布气得额上青筋爆起。

在这些人口中,他仿佛是个一身罪孽的蠢货,王允则是他的引路人,带他走出泥淖,走向正义。

要是没有王允,他可能连饭都不会吃,连路都不会走。

刚要发怒,就听小道姑笑道,“怪哉,怪哉,何为指鹿为马,何为颠倒黑白?贫道今日算是见识了。”

御书房中所有人看向她。

刚才她随吕布进来,众人都看见了。

但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便只作不知,以为她是吕布找来为宫中亡魂超度的。

这次死的人可不少。

虽是道姑不是道士,也聊胜于无。

刘协还觉得吕布粗中有细,体察君心。

此时听她出言嘲讽,王允的一名拥趸便喝道,“这是个什么阿物儿?也配立于此间!”

张祯看都不看他,只向刘协稽首行礼,“贫道浮云,参见陛下!”

刚才她一直偷看刘协。

是名俊秀瘦弱的小少年,模样很好,就是言行举止显得怯懦愚钝。

但她知道这是假象。

真实的刘协,应该聪明又大胆,还能忍辱负重。

吕布:“陛下,浮云道长乃是三清亲自点化的弟子,留侯之后!”

最新小说: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 我的竹马重度偏执 神豪:重启人生从高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