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件儿不值几个钱,像收音机电视机这类大件,别人去拿货都是挑好的拿,他们图便宜专拿残次品,反正卖的时候要遇上不识货的,孤身的买主,那就闭着眼睛卖。等买主拿回家发现压根是个废品的时候,他们早溜之大吉了。
而因为买的是进口货,又没用外汇券,报警说不定还会把自己卷进去,买家们只能打碎牙和血吞。
赵春来是喜欢钱,但他不喜欢这种赚钱的方式,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动过这主意,拿货的时候也亲自验过的。
当然,他也不怕卫孟喜反悔。因为现在到手的六百块其实已经快够本了,剩下那两百有些是利润,即使拿不到手他今年过年的钱也有了。
甚至,他现在都不担心对方会反悔。
他相信,如此谨慎的人,不会为了两百块钱弄脏自己的羽毛。
想通这一茬,二人约定好付尾款的时间,赵春来就当着卫孟喜的面,堂堂正正的从大路走了,那是卫孟喜能看见的,不用担心他会折返躲在暗处。
一直到看不见人了,卫孟喜把东西隐藏好,高开泰才急匆匆赶来:小卫久等了吧,我又去你说的地方买了两条鱼,还排了老长的队。
卫孟喜笑笑说没事,俩人这才回金水矿。
这台洗衣机,她不打算让太多人知道,现在还不是露富的时候,所以只是先拉到高家,她先按平时一样回家,吃过饭把孩子交代好,她才上张家帮忙。
卫孟喜不知道的是,隔壁李秀珍家里,母女俩正在吵架呢。
事情的起源是小秋芳要求李秀珍今天一定无论如何要阻止隔壁卫阿姨去李矿长家,她也说不上原因,就是觉着今天不能去。
可李秀珍那天刚被卫孟喜闹了个没脸,现在都躲家里不愿出门呢。
她李秀珍的男人咋说也是这窝棚区有头有脸的人物,就问一下卤肉的方子,她就说那么难听的话,她是越想越气。
况且,就她知道的版本是,卫孟喜今天要去张副矿长家帮忙卤肉,而不是李矿长家,小秋芳就是乱说。
唉,这卫孟喜不就是仗着有祖传秘方嘛,要她有方子,她也去!
但凡能让她进矿长家大门,她就有办法多给丈夫美言几句,以后升迁还是问题?张毅都在这岗位上待十几年了,别的一起进矿的同事,从挖煤工人干起的,现在都已经是队长级别的,工资绩效和安全奖金加一起,都快破百了。就是当时一起坐办公室的,现在也要么做了主任,要么做了副主任。
张毅屁股挪不了窝,不就是没门路吗?
只要她能有门路,以后在家还不是说一不二?张毅敢动她一根手指头,她立马就让他好看!
可是,那该死的卫孟喜偏偏就不把方子给她。
小秋芳见妈妈不听自己的,只能叹口气,真是猪队友。
文凤今天要出门,没法帮忙带孩子,卫孟喜只能把呦呦兜着去。
小卫来啦,辛苦你了。张母很客气,还给她们一人倒了杯水,呦呦的加了两大勺白糖。
谢谢奶奶。小丫头大眼睛很机灵,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你把孩子放下来吧,一直兜着怪累的。张母说完,又端出一盘奶糖。
卫孟喜不会先答应,而是先问闺女:想不想下去坐着等妈妈?要乖乖的哦。
好哒!小丫头倒不是馋奶糖,就是单纯的想下地,她的发育好像是反着来的。
别的孩子不会走路的时候闹着要下地,会走路反倒喜欢赖大人怀里,呦呦是不会走路的时候她就不走,乖乖坐着抱着背着,一旦会走路就不让抱了,喜欢双脚落地的感觉。
小姑娘头发还没长出几根,但五官精致秀气,一看就是个极漂亮的孩子。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棉袄子裹着,就连小手也是缩在袖子里的,下了地,她也不像别的孩子会东跑西跑,就一个人乖乖站着。
张母怕她不喜欢坐高高的藤椅沙发,还给她搬了个小板凳。
于是,小姑娘就这么坐着,晃荡着双腿,一会儿看看妈妈的背影,一会儿又看看正在看报纸的老爷爷,小手也不会乱翻别人东西。
张母可真喜欢她这个小模样,问她叫啥名字,几岁啦,本来只是打算逗着玩儿的,也没指望这么大的孩子能说清楚。
谁知小丫头哒哒哒的,虽然长句子会慢点,但口齿十分清晰,问什么答什么,说明她完全懂自己意思啊。
张家有的是孩子,想想自家孙子孙女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只会吃和哭的,这小姑娘了不起。
小杨常说小陆聪明,可我觉着最小这个才是最聪明的。张母悄悄跟丈夫说,小陆的聪明劲儿都用读书上,没完全用对地方,不然也不可能
打住,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人各有志,不是谁都喜欢那臭银三两。老夫老妻,他能不知道老太婆想说啥嘛,可就是知道,也不能说。
张劲松说着话,头也不抬,只看报纸,这孩子确实乖巧,一点也不咋呼,不捣乱,不然他看啥报纸哟,头先炸了。
张母叹口气,她想说啥?不就老黄历嘛。
她算是一路看着陆广全过来的,她家和李家一样,也都有年纪差不多的闺女。
当年陆广全来矿上是顶着高材生的名头来的,因为他高中结业考是全省第三名,前面两名人家是腐书网,从小就家学渊源的,但他一个肚子都吃不饱的农村孩子,在没有任何人辅导,没有任何熏陶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他不是天才都没人信。
现在大家只知道李家对小陆求而不得,其实她当年也有榜下捉婿的心思,可老张浅浅的试探过一次后,回来就让她彻底打消念头,况且雪梅也不喜欢他这种锯嘴葫芦型的,一家子也就没再提起。
可惜啊,那样的天才,最终却只能在井下挖煤。即使现在去了勘探队,但不读书是可惜了。
不是说有矿业中专的名额?咱们矿上一共几个?张母小声问。
张劲松老狐狸,稍微把报纸抬起来两公分,看卫孟喜是背对着他们正在清洗牛肉,水声哗啦啦的,这才小声说:两个。
现在的中专跟大学一样,都是要硬考的,而且它包分配,硬考的竞争压力丝毫不亚于重本大学甚至有种说法,这年代真正学习好的都读中专去了,只有考不上中专的,才被分流去读高中考大学。
前几天省里下了文件,说鼓励培养煤炭等重工专业技术人才,省内这几所中专可以适当增加本省本单位的推荐入学名额。
书城市矿业中专虽然比不上省矿业大学,但也是高等学历啊,毕业生直接就能分配到省里各大矿务局和矿区,有管理型人才,也有一线工人。本来自从恢复高考后就没有推荐入学一说了,今年忽然放开中专通道,不知道多少职工会心动。
但名额有限,全省一共也才十个名额,金水矿分到两个,矿上刚收到文件,消息还压着呢。这种不需要硬考,而是保送的,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考验关系和人脉。
就像以前的工农兵学员,都是把名额分到厂里,厂里再搞投票推荐,谁的票数多,谁就能去上。这样无可避免会滋生很多走后门的情况,李奎勇和张劲松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坚决不可能让这种事发生。
他们现在都属意的是陆广全和严明汉,俩人又都恰好去了海城学习,想等他们回来以后再找他们谈话。但不保证中途有人空降截胡的可能,这事要等彻底定下来的时候再说。
张劲松不爱在家聊工作,更何况是有利益相关人的家属在,打住,别忘了让小卫盐巴重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