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她那个意识觉醒的时候,一定也是很痛苦,很害怕的吧?
她告诉妈妈,自己脑海里有很多不属于她,或者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奇奇怪怪的记忆,但妈妈不会信她,还怪她小孩子家家的乱说话。
那个时候的李秀珍,在忙什么呢?嗯,应该是谋划着来煤矿投奔丈夫,彻底远离婆婆和两个继子。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没瞎说,小女娃把自己记忆里的内容一点一点的告诉妈妈。
记忆里哪座山里有野鸡蛋,妈妈找到了。
记忆里刚跟妈妈干架的邻居伯娘要生命,然后果真生病了。
记忆里堂哥是个病秧子,活不久,大伯自家惦记着要过继虎蛋哥哥过去,第二天大伯果然来谈过继的事了。
记忆里她非常努力的,想让现实与记忆越来越多的重合。
于是,妈妈从中得到了好处,无论是野鸡蛋,敌人生病,还是把不讨喜的继子扫地出门,都是能让妈妈开心的事儿。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她只是想要妈妈开心。
果然,妈妈一开心,就开始夸奖她这个不带把儿的闺女,开始会抱她,生病的时候会温柔的给她喂药,吃饭的时候会把她不喜欢的东西夹走,甚至甚至还会在开心发财的时候亲亲她,买新衣服给她,买好吃的给她呢!
小女孩觉得,她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可是,她也有点奇怪,她心里像住了两个人。
除了这个妈妈对她好一点点就超满足的三岁小女孩,好像还住着一个不怎么喜欢妈妈的大姐姐,总是觉着妈妈蠢,妈妈抓不住时机,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把隔壁卫阿姨比下去,把她踩在脚下的,可这个笨妈妈却总是抓不住。
这个大姐姐气愤,骂她妈妈是猪队友。
小女孩和大姐姐吵起来了,她才不许别人说她妈妈笨呢!
可她真的好小呀,才三岁呢,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过,大姐姐甚至还威胁她,要是再不听话,她就要离开了,让她当不了小锦鲤,帮不上妈妈的忙,看妈妈还会不会喜欢她。
被妈妈喜欢着,这种感觉真好啊,她想继续保持下去,想要妈妈一辈子都对她这么好可是好景不长,毫无缘由的,当她越是想要想起更多对妈妈有利的事情的时候,就越是想不起,因为她喜欢听隔壁小孩背诗。
他们一背诗,她就跟着背,结果他们没学会,她先学会了,她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脑海里的内存很快被古诗挤占,她能记住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那个讨厌的大姐姐也要很久很久,才能在她梦里出现一次。
妈妈生气了,不许她再背那些没用的古诗,不许她再学数数,也不许她记忆那些跳皮筋的口诀,可她就是忍不住。
她真的好喜欢看隔壁小孩跳皮筋呀,好喜欢欺负背不出古诗的卫东,好喜欢气一气不会数数的根花呀这种喜欢,不是她能控制住的。
妈妈说了,她要是再记不起事情,就要把她扔回老家,给那个只喜欢孙子的老太婆虐待她,让她吃不饱饭没新衣服穿。于是,她绞尽脑汁的想啊想,想到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妈妈十分不满意。
忽然有一天,她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粮站楼底下埋了金条的事,她生怕自己忘记,赶紧写在小纸条上。
可惜的是,她只记得这五个字,到底有多少金条,又是藏在什么地方,她暂时想不起来,她觉着只要再花几天时间还能想起来的,到时候想到一个就在小纸条上添一个,等凑够所有要素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妈妈。
这样,妈妈就不会再骂她打她了!
可是,一场明明可以避免的意外忽然来临,她就不是那个她了,她醒来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是一片空白,她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住院是干嘛,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只有一位白头发的老太太,自称是她的奶奶,每天帮她擦洗身子,抱她翻身,给她喂水,把屎把尿。
她听见别的小孩会幸福的高兴的叫女人妈妈,所以,她想,这个老太太一定就是她的妈妈吧!
后来,她慢慢的知道很多事情,认识了很多规则,懂得这个不是妈妈,是奶奶后,她就一直在期待,她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出现
卫孟喜摇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她捏紧了手里的纸条,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她,一定,要让李秀珍后悔。
第89章
卫孟喜不知道金条是真是假, 但她忽然想起个事情,当初竞标粮站楼的时候,李秀珍没钱也凑钱来参加, 后来听说钱是找李茉莉和杜林溪借的, 周围的人都被她借遍了。
她那种极端保守,甚至比卫孟喜还保守的人, 居然能借钱来买一栋没什么好处的老楼,一定是有什么可图的。
估摸着是小秋芳在失忆之前跟她说过什么,但孩子记不清太多要素,她就半信半疑, 想要凑钱来拼一把。
况且, 谢依然不也是追着她要入股,谈合作嘛?虽然她可能打着让继姐帮她白打工的主意,但也不排除是知道点什么。
卫孟喜觉着, 这辈子她重生了,或许别人也能重生呢?而谢依然就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这也就解释得通她为什么死皮赖脸要入股卤肉厂了。
幸好, 她忍住了诱惑, 舅舅及时出现帮了她一把, 这才能守住粮站楼的独有产权, 现在她加工厂都开起来了, 依然还有人来问她卖不卖呢, 给价甚至达到了十一万, 比银行评估价还高。
两年时间翻了五六倍, 她要是个投机者,早就卖了。
可卫孟喜不想干屯房子炒房子的事, 她要么不买, 买了就是要有实际用处的。
哪怕对方把价格出到二十万三十万, 她也不会卖,要是再往上,远超房子实际价值,那她严重怀疑对方不是瞎就是傻,或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要怎么确认到底有没有金条,卫孟喜暂时还没想到办法。她现在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开饭店,趁着现在矿区只有两家小饭馆,还没冒出什么大规模高档次大饭店之前,正是最好时机。
小楼在电影院隔壁,上下两层,一楼分隔成两个大的单间,楼上则是大通间,经测量,实际使用面积有586平米。
楼梯在左边那间里靠后墙的地方,是一架木楼梯,颇为古朴。
卫孟喜找市建筑公司的人来看过,都说楼梯是好楼梯,建议保留。
但如果不拆楼梯的话,又跟整栋房子的青砖碉堡一样的结构不是很搭,卫孟喜想的不是简单的开个饭店,摆几张桌子,而是想做出风格来。
像聚宾楼,这两年生意之所以越来越好,那都是有他们家独特风格的,市民们老远的看见门头就知道这是聚宾楼,这就是品牌和特色。像她的卤肉,凡是从她这儿拿货的都得使用她定制的油纸包,上面写着她的牌子,厂子名,地址,以及联系电话。
煤嫂们刚出去谈业务的时候,不知道这样大张旗鼓有什么好的,不就是纸上印几个字嘛!
谁知后来还真有别的她们没去过的地方的人,直接把电话打到厂里来,这才渐渐明白宣传不是光靠嘴,有时候一点小东西,都是很有用的。
更何况,美味卤肉现在在石兰省内出了大名,大家都知道这家的卤肉好吃,很多人下馆子也会先问问这家饭店有没有美味卤肉,有才开始点菜。菜上来了,顾客们也下意识先看看油纸包是不是美味卤肉店的,生怕饭店用别的糊弄他们。
正想着,刚骑着车子进入矿区,就见刘桂花和一群妇女在村口张望,看见她立马眼睛一亮,哎哟小卫你快点!
卫孟喜收起心神,她刚从市建筑公司回来,路上想的都是饭店装修的事,嫂子你们咋啦?
大事不好了!
刘桂花呼哧呼哧喘粗气,咱的卤肉闯祸啦!
卫孟喜一愣,一脚踩住刹车,让她平复一下再说。
事情是这样的,刘桂花现在只在固定时间段去守店,其它时候都是在厂里待着的,要看着工人们,怕有的工人做事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