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小陆你咋那么快呢?换笔你换得过来吗?
那个黑白大熊猫的我怎么没见过啊?
卫孟喜被他们围着,问东问西,自己压根不知道先回答哪个的好,就这样吧,正在此时,卫小陆第三次出现在电视上了,这一次,大家清晰的听见她说:买文具,找万里,万里文具厂,我们承诺每卖出一支笔将为龙国残障人士捐助一角钱的爱心,您的爱心,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大家也没看见她嘴动,她还是在不停的换笔,欢快的音乐没停,镜头的重点还是在各种新颖的圆珠笔上。
卫孟喜注意观察众人的神色,知道这支广告算是成功了,因为通过三遍轰炸式的广告,已经给看电视的人灌输了两个观点:万里文具厂的笔够多够新颖,买万里文具厂的笔就是在为国家残联事业做贡献,就是在关爱残障人士。
至于表演的小姑娘,大家压根不是主角。
当时侯烨把创意跟她一说,卫孟喜别的意见没有,只一条主角不能是人而要是笔。
这支广告也是经过多番磨砺才出来的,先是找演员,因为是文具,所以比较适合学生来演,而不是成年人。
况且,那么多色彩斑斓的圆珠笔,对女孩更有吸引力,用一个小女孩来演会让观众比较有代入感。
当时侯烨本来想找卫雪去演,因为她练舞蹈的嘛,仪态好,可卫孟喜问过孩子,她咬着嘴唇不敢上,说自己紧张害怕,卫孟喜做了好几天思想工作她还是不愿出头,就只能考虑呦呦。
呦呦嘛,初生牛犊不怕虎,还听话,妈妈叫上她就上了,毫不犹豫,结果拍出来一看,效果非常好。
十岁不到的小人儿,还不知道表演为何物,一点不怯场,也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完全就是她平时写作业的真实情景再现。
她的憨态可掬,她的聪明伶俐,是浑然天成的。
每一个片段,都是一次过。
就连侯烨专门去港城找来的拍电影的导演都说,这孩子是个天生的演员,不仅外貌优势得天独厚,就是这种对表演效果和目的的理解,也十分到位拍完以后还一个劲追着卫孟喜问,要不要考虑把小姑娘送TVB去签演艺合同,这样的条件一定能培养成家喻户晓的童星。
卫孟喜和老陆毫不犹豫的拒绝,别说家里不缺钱,就是缺钱那也是大人的事,孩子就该好好念书,以后她想走演艺之路那得是在她有自己正确的三观之后做的选择,而不是现在被父母赶鸭子上阵。
拍好片子,配音剪辑做好,拿着成片,侯烨这才上电视台谈广告。
现在的广告费其实也不贵,但他野心很大,要求必须岔开播放三遍,还是在黄金电视剧场的中间,观看人数一定很多,仅次于新闻联播前后那几十秒。
这么一通运作下来,算上给卫小陆的两千块演出费,账户上八万多块的盈利就快用光了。
正想着,老嫂子们就问:小卫你们广告上说的,这个,每卖出一支笔就给残障人士捐助一毛钱是真的吗?
是的。
真捐啊?一支笔的利润也没多少吧?毕竟是小件儿东西,不可能卖多贵,他们厂子又刚开起来,投资的零头都还没赚回来呢。
卫孟喜再次点头,是的,只要有订单,我就一定会捐给残联。
于是,大家都沉默了。
第119章
残联是干啥的, 大家都知道,因为这是一个今年三月份刚成立的新部门,地方上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 很多省份地市和大型国营单位都纷纷效仿。
而矿区的老百姓之所以知道, 除了当时成立的时候挂牌放炮仗之外,还因为这几个卤肉厂的员工。
当年卫孟喜招聘的第一批卤肉厂员工, 就是专门照顾残障人士的,那五个工人现在已经干了六七年,工资是一年比一年高,纷纷盖起了新房子, 娶老婆的娶老婆, 供孩子的供孩子,走出去也是矿区的体面人。
最近成立残联后,卫孟喜也效仿厂里的规矩, 直接给他们发了一些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说是关心他们生活。
当时大家谁不说小卫老板厚道啊?没想到啊, 她居然把这种优待发扬光大出去, 居然要给全国的所有残障人士成立一笔基金, 用于每年资助残疾儿童上学, 资助残疾矫正手术和器械的购买, 还能用于他们的自主创业。
总之, 这笔钱, 可以让他们干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
卫孟喜只能说, 侯烨虽然中二又土鳖,但想法确实不错, 自己这活了两辈子的人, 也只想到帮助个别几个, 而他直接想的是,帮助群体。
甚至,还能把慈善行为和自己的生意联系起来,既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又做了实打实的好事,简直不要太棒!
其实这种营销模式,后世的商家也做过,赞助这个赞助那个,每卖出多少就给失学儿童山区困难儿童捐助多少说起来是不陌生,但能在这个年代由一个土著青年提出来,卫孟喜更愿称呼他为鬼才。
在金水煤矿之外的效果怎么样,卫孟喜还不知道,但目前,在金水煤矿上,有人已经行动起来了。
且说张书记,戴着老花镜正看电视呢,忽然出现一把略显熟悉的声音,他抬头一看,难以置信,老伴儿老伴儿,赶紧来瞧瞧,这丫头是不是小陆家那个?
张雪梅她妈正在洗碗,还以为是怎么着了,出来一看也哎哟叫起来,就是呦呦啊,小卫家那老闺女,路上遇到人家还叫你爷爷呢!
她怎么上电视了?
这是做广告?
啥广告?
给残联捐钱是个什么意思?
于是,破天荒的,从来不爱看广告的老两口,一眨不眨盯着电视机,看了三遍卫小陆的广告,这才大概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而十分钟后,他立马一个电话叫来了另外两位副矿长,开了个简短的班子会议会议最终决定,由矿上出资,购买三万支圆珠笔,分发给每一个煤矿工人,家里有儿童的,按照孩子人数一人一支。
三万支就是三千块,老伴儿你说小卫那厂子真会给残联捐三千块钱吗?
张劲松老了,有点算不清楚,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小卫倒贴钱卖东西啊,三千块现金,说捐赠就捐赠?就是让他们金水煤矿直接捐出去,他也要犹豫很久呢。
小卫一个乡镇企业,一个私营业主,真能做到?
而事实就是,收到订单的第二天,万里文具厂开足马力运作以后,很快三万支圆珠笔出炉,在接到尾款的第一时间,侯烨就打电话准备好了三千块现金了。
这钱,怎么捐,也是个讲究,轮到卫孟喜出场的时候了。
正在她发愁的时候,一个陌生号码打到家里的座机上。
那天,卫孟喜刚好送完四个大崽回来,刚进门,一看时间也才八点过几分,心里还纳闷是谁这么早打来的。
你好,美味卤肉厂。
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