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267)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267)(1 / 2)

卫孟喜点点头,那就可以再一次证明,当时孟淑娴压根不在现场。

你张叔喊人,街坊们都想去帮忙,但又找不到你妈,最后是有人去街道办汇报,这才有街道办做主,把你爸给送到殡仪馆的胖嫂这把年纪的人,身边的人走了好几个,眼泪都流干了,她只是叹气。

不住地叹气。

小喜啊,不是胖婶我挑拨你们母女关系,你妈是真街道办的要把遗体送去城南的殡仪馆火化,但找不着家属,你又太小,最后人家殡仪馆不收,还是你张叔给想办法,大着胆子把人给送到城北的殡仪馆,塞了两块钱那边才收的。

孟淑娴真的在说谎,她连父亲到底是在哪个殡仪馆火化的都说不清楚。

当时啊,人殡仪馆要家属签字,你张叔急忙回来找你妈,最后还是没找着,幸好转回去的时候,殡仪馆已经火化好了,骨灰这才由你张叔抱回来,交给你妈的。

从发现人死到火化完成,中间还辗转了两个殡仪馆,至少耗时两三个小时,这两三个小时里,作为妻子的孟淑娴居然都找不见影儿这搁谁身上不奇怪啊?

再加上这全程没人盯着,只要买通或者趁工作人员不备,假死遁走完全有时间和空间。

卫孟喜叹口气,这孟淑娴当年到底是在忙些什么?!

不过,这不是她今天来的重点,只要可以肯定卫衡存在假死遁走的可能,那卫小陆的猜测就是有可能成立的。

说着,胖婶说到饭点了,硬要去做饭,还技痒得很,硬要犟着给她做一顿包子吃,还使老三赶紧出去割肉,卫孟喜要是再走就显得不近人情了,于是只能坐下。

胖嫂在厨房忙碌,她就在院里看风景。

胖嫂家和自家之间长着一棵大柿子树,每年一到秋天,那火红的柿子就勾得孩子们流口水,胖嫂虽然嘴巴厉害,但为人厚道,会把伸到卫家那几枝都送给她。

正想着,忽然不远处传来嘭一声,卫孟喜赶紧回头去看,就见一老太太正颤颤巍巍的准备从炕上爬起来,身子都老得缩成一只虾米的形状了,一头白发掉了十之八九,只剩零星几根,被一顶很古老的帽子罩住。

卫孟喜怔了怔,这不是当年的聋老太太吗?

话说,当年枣子巷最阔气的一家,不是卫衡家,而是巷口第一家。

那里的房子最大,最宽敞,听说里头好东西也不少,是整个枣子巷的坏小子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因为里头只住着一位聋老太太,无儿无女,没有人能说清她到底是多大年纪,就连街道办的来统计做人口普查也搞不清楚,因为她啥也不听,也听不见,谁要是进去她就抡起拐杖打人,街道办主任都给打出来好几次。

从那以后,大家就都叫她聋老太太。

可只有小喜知道,她其实不聋。

大家欺负她耳朵聋,也不叫她,胡同里开会啥的都把她撇出去,小喜就觉得,老奶奶跟她一样是个小可怜,小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作祟吧,别人越是不叫她,她越是要叫,每次从老太太身边经过都会悄悄的,弱弱的叫一声太太,有时候还会问太太今天吃饭了吗,太太今天开心吗,太太今天刷牙了吗

说得多了,仿佛自己也成了个小神经病,自言自语。

可就在某一天,这位聋老太太居然还真答应她了,说让她别问了,她耳朵都起老茧了。

小喜先是被吓一跳,后是惊喜连连,她觉着一定是自己每天风雨无阻的问候治好了老太太耳朵聋的毛病,恨不得奔走相告可惜,这里除了聋老太太,没人会认真听她说话。

现在的卫孟喜一面震惊于当年自己的毅力,很明显人家是嫌烦,或者社恐,故意装聋的,一面也震惊于老太太生命力之顽强现在离她最后一次离开枣子巷,已经二十年了,可她居然还活着!

要知道,当年就有枣子巷的老居民说过,这老太太起码是八十了,现在又过了二十年,岂不就是百岁了?!

胖婶听见声音,赶紧从厨房出来,搀扶着老太太,嘴里埋怨道:你这老聋子,怎么就一点不省心,好好躺着不行吗,非要起来,可不许起了,啊,都说了煮熟会给你送到炕上的,你急啥

小喜还记得太太吗?十年前你张叔看她一个人可怜,就把她接来咱们这里一起吃住了,有人说话难听,说咱们是图太太的大房子,你张叔气不过,当着街道办的面说,这房子咱们不要,以后真有一天太太百年了,房子就归街道办,充公!

还立下字句的,谁知他自己却比太太走得还早,这老天爷啊

卫孟喜感念这张叔一家子的善良与无私,心里也惋惜张叔去世太早了,正想着,那老太太忽然说:我记得你,你是那个话痨丫头。

虽然牙没几颗了,但说话却依然口齿伶俐,卫孟喜震惊的不止是她口齿清晰,还震惊于她居然还记得自己!

卫孟喜自从十七岁离开枣子巷之后,就只回来过三四次,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这二十年里,很多人或许都把她忘了,可自己只是在院里站了会儿,老太太这么随意的瞟了一眼,居然就能认出她来!

这份精神头,比长寿山那些老人们,也不差啊。

你是个好丫头,比你妈好。老太太也不躺了,躺久了浑身骨头疼,卫孟喜赶紧去搀扶她。

嗐,小喜你别听她胡说,老太太最近几年会说话了,但她听不见,所以说的都是自己心里想的胡话,以前她还说你妈偷偷躲她院里流产,你说这不是胡说嘛

老太太像个小孩,听见之后立马反驳:我记得清楚,那是六五年春天,你爹还没走呢,你们都当我聋,我看见她跑进我柴房里躲着,后来我柴房里还有好大一滩血,一坨肉,哎哟喂造孽哟

大家都欺负她孤老太太是聋子,所以经常往她院里扔杂物啥的,更过分的是那些小青年喝醉了酒大半夜翻墙进去,就睡在她家里的都有,所以她能知道点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也很正常。

卫孟喜是从小跟她碎碎念习惯了的,知道老太太虽然不爱说话,装聋作哑,但她头脑清晰,思路正常,单凭她刚才能一下子认出她,她的话就不是胡话,而是眼见为实。

但卫孟喜此时却被流产两个字给冲昏了头,六五年春天,是的,父亲还活着,那孟淑娴流的哪门子产?那时候又没计划生育,家里也只有自己这一个孩子,她怀孕了为什么不要?

除非,是不敢要。

第155章

且不说跑到别人家里去干这种造孽的事有多缺德, 卫孟喜现在就想问清楚事情是不是真的,太太,那您还记得具体是哪一天吗?

老太太摩挲着自己不剩几根的银丝, 似乎是陷入了回忆, 想要从几十年的记忆故纸堆里翻找这么细节的东西,其实还是挺难的。

至少, 卫孟喜觉得自己有命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话,也记不清这么多了。

那是惊蛰之后第二天,我记得很清楚。后来她嫌晦气,还把这家里里外外给清洗了好几遍, 大家都说聋老太太瞎讲究, 一个人住还搞那么干净干嘛,给鬼来光顾吗。

卫孟喜一愣,惊蛰!

惊蛰, 她的记忆里也有一段跟那年的惊蛰有关,她记得的是, 父亲为了所谓的喝了惊蛰的第一口水能让孩子口齿伶俐的说法, 提前到大半夜两三点就出门, 要去山上给她打山泉水。

卫衡虽然是个信奉科学的文人, 但事关小喜, 他就特别迷信, 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什么安宁寺的第一柱香啦,第一口水啦, 他深信不疑, 每年乐此不疲。

那一年, 他水是打到了,但当时坐的老农的牛车翻了,摔到腿,在家里修养了好几天才能勉强下床走动,而那两天正好孟淑娴也回娘家了,据说是娘家有位乡下的远房亲戚结婚,她要去帮忙。

最新小说: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