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蛇如一根冲天巨柱一般凝立山前,瞪住莲生,一动不动。
辛不离说得明白,蛇要自幼训练才能被音声控制,野蛇才不会听人指挥。
然而这妖蛇,分明对莲生奏出的乐声有反应!莲生心中,又是惊喜,又是困惑,略分一线心神望向山下,急切喊道:“不离哥哥,快逃……”
刚刚喊出半句,忽然脑海中一阵剧烈晕眩,几乎立足不住。
一个阴沉怪异的语声仿佛钉子般插入她的脑海,伴随着阵阵刺耳嘶鸣,忽隐忽现,飘浮回荡。
你……是谁?为何……要来……打扰我?
咦,我问你才是吧!我们大凉的安宁乐土,你是哪里来的妖兽,在此伤人?
人……都是我的……敌人!
呸!你这妖兽……
莲生紧闭双眼,拼命与脑海中这语声对抗,蓦然间惊觉周遭一片静寂,自己手中拨子不知不觉已经停歇。
震天大响轰然而起,连失聪的莲生都清楚听见。黑鳞滚滚铺天盖地而来,血红的蛇信飞速吞吐,卷向莲生腰间。莲生抱紧琵琶,不顾一切地自山崖纵身跃下,翻滚着跌入丛林。身后风沙狂舞,妖蛇一路紧追,崩裂的碎石击得奔逃的莲生一步一个踉跄。
眼前已经是那丛迎空绽放的摩诃曼陀罗花。
莲生连跑带跃,拼命扑入花丛。滚滚花香扑面而来,如汪洋大海将她浸没。耳边一阵轰鸣,霎时间天地万物一齐鸣响,巨浪般的音声涌入莲生耳鼓,整个身子一轻,头脑中也是一片清明。
奇花终于到手,耳识已经恢复!
然而那紧追身后的妖蛇,巨大身躯将整个花丛盘绕了数圈,把莲生严严密密困住。血盆大口四下冲袭,几次扫过莲生身边,莲生拨动怀中琵琶,妖蛇攻势便停,然而只要手中略缓,立时四下里狂风四起,可怖的黑影再度袭来。
“不离哥哥,快走!”隔着小山一样的蛇身,莲生竭尽全力高喊:“我能稳住它,你去搬救兵!”
圈外的辛不离岂肯就此逃走,用尽全身之力,挥剑刺向蛇身。然而那坚厚鳞甲硬如钢铁,剑刃劈去全无半点损伤。妖蛇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点劈刺,只绕着奇花缓缓盘旋,蛇头高高昂起,紧紧盯住圈内那个弹奏琵琶的细小身形。
山下深洞中,踉跄爬出五个乡民。
“恩公,带我们走吧……”已经饿得气息奄奄的五人跪倒在辛不离脚下:“求你……”
金乌岛边,茫茫湖水拍岸。任二北抱紧这五人中的一个老妇,放声哭叫:“老婆子,老婆子,你还活着啊?苍天啊,恩公,老汉给你磕头了!……”
辛不离回望岛中良久,终于横下一条心,纵身跳上船头。一身伤痕血迹,全然顾不得整理,只凝神遥望岛中,任小船匆匆摇走,双拳在身侧紧紧攥握,指甲都陷入肌肤。
琵琶铮琮,连绵不歇。天地间异样地宁静,一点嘶鸣都无。
——————
敦煌玉宸宫,刚刚散了午朝的齐光殿外。
裴放加快脚步,追上疾步奔走的李重耳,压低声音喝道:“殿下,你是怎么想的,放着到手的军功不要,要去南方除妖?”
裴放对这个桀骜的少年,真是又爱又恨。李重耳自幼跟他习武,尽管后来武功飞涨,裴放根本已经教不了他,但是师徒之谊始终深厚。这少年痴心名将传说、立志以身许国的天真模样,时常让裴放想到少年时的自己,如今他饱经宦海沉浮,早已不复初心,然而每次勾起那点遥远回忆,还是令他心潮激荡。
但是这韶王殿下实在太不成器,完全对朝堂争斗不上心。这些年来裴放在他身上用的心思,若是用在李重霄身上,恐怕早已助李重霄封为太子了,在李重耳这边却是肉包子打……打殿下一去不回!
今日朝议两件要务,都是调兵作战。一是征讨西境乌孙,二是剿杀鱼泽妖兽。
那乌孙是个早已没落的游牧部落,不堪一击,人人都知道是个白送的军功;剿杀妖兽却是个要命的差事,据祁连郡府衙发出金字牌急脚令送来的急报,那妖兽已经吞噬无数军民,妖力无穷,当者立毙。
作为执掌全国军事的太尉,裴放有着最重要的发言权,他当然竭力建议让刚刚陇安得胜归来的李重耳挂帅征讨乌孙。这个建议提得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群臣谁也无法反驳,圣上也颔首允准,谁知道李重耳自己站出来,坚决要领兵去鱼泽除妖。
“你怎么想的,殿下?”通向宫门外的丹陛旁,二人并肩而行,裴放双眼扫视四周,急切地向李重耳低吼:
“只要这次灭了乌孙,你在朝中的地位就此牢不可破,那几个兄弟再也无法跟你争雄,你怎能放弃了不去?”
李重耳紧紧抿着唇角,只快步奔向宫外。
他的心早已飞去祁连郡鱼泽,飞在空中漫天盘旋,急切寻找莲生和七宝的踪影。半个月没有他们的消息,只道是被洪水围阻,谁料到祁连郡还出了妖兽肆虐,残杀人命,在朝中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李重耳霎时间冷汗全身。莲生和七宝在哪里?有没有被妖兽伤害?上封信说要渡河去赤岸,那妖兽,不就是在赤岸吗?!
别说是打乌孙,别说是众兄弟的仰视,现在就算是当场要李重耳继位为帝,他也要先去鱼泽!只怕已经迟了,只恨自己不能插上翅膀,一瞬间飞到莲生身边!
“我喜欢除妖救人,不想打乌孙。”李重耳终于开言,脚下步履如飞丝毫不停:
“乌孙只是个小小部族,从未侵扰大凉边境,近年更是有意向西方葱岭迁移,与我大凉两不相干,为什么要兴兵征讨?何况陇安战火刚熄,军力疲惫,应以休养生息为正道。庆阳三城尚未收复,夏国还可能卷土重来……”
第70章 救兵到了
◎我是为了莲生,不是为了你。◎
“正因为陇安刚刚大捷,才要乘胜建功!”裴放恨铁不成钢地解释:
“大凉多年未曾打过胜仗,正好趁陇安之战立威,再胜一局,巩固声势,震慑周边诸国。对战北境柔然、南境吐谷浑、西境鄯善、东境梁国,都无必胜把握,唯一确保必胜的就是乌孙!再说那乌孙所在的鞠宿海,正在大凉与柔然交界处,位置紧要,一旦乌孙向西方迁移,鞠宿海必为柔然所取,须先下手为强……”
“这岂不就是欺凌弱小,跟柔然、夏国入侵我国边境有什么两样?师出无名,不义之师……”
“嘘!”
裴放又气又急,白髯都吹得飘飞。这孩子,拿他怎么办?真想马上倒戈去支持三皇子李重霄!那才是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坯子,心思聪慧,见机快,适才一见李重耳出言推辞,立即站出来请命,宣王一党群起唱和,结果这肥差最后便落在了李重霄的身上,由他监军征讨乌孙。
“你舍生忘死取得陇安大捷,好不容易出人头地,如今被你三兄捡了这个唾手可得的军功,又抢到你前面去了!”
“三兄是我兄长,在我前面也没什么不对。”李重耳已经奔出宫门,到了拴马桩前,在从人手中接过缰绳:“‘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我们各行其是,更加天下太平。”
裴放长叹了一口气。
“殿下,你一腔赤子之心,诚然可贵,但是身在宫闱,天真足以致命。民间流传的那首童谣,叫《十八子》的,你……没听说过么?”
“那只是村言野语,早被圣上查禁多年了,提那个做什么?”
裴放摇了摇头,默然不再言语。
“多谢太尉提点,本王心领了。”李重耳深施一礼,纵身上马:“但是人各有志,就算没有要救的人,我也不做这不义之师。本王要去鱼泽救护百姓,那才是大英雄当立的事业。”
马蹄嘚嘚,那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扬鞭驰去,白杨般挺拔的身影背后,只抛下一句朗朗笑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