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莲生敦煌下 > 第172页

第172页(1 / 1)

('

原本想着,与霍子衿搭档演一场英雄救美的好戏,撩动公主芳心。只道是个无伤大雅的万全之策,都没告诉李重耳,万没想到莲生临阵失手,完全演砸了锅,却又阴差阳错弄假成真,救下了公主性命。

李重耳听莲生讲述前因后果之际,只惊得满头是汗。原来不仅是碰巧,更是个万中无一的碰巧。若不是这两人忽发奇想,联手胡闹,若不是霍子衿舍生忘死,拼了性命救护,他心爱的妹子早已同熹王李贤与常侍费尧一样,化作一缕剑下冤魂!

“被斩的三名刺客,其中两人身上有纹青,应是江湖人物。……”

霍子衿已告辞回府,韶王府的书房里,只剩李重耳与莲生二人。李重耳面色异常凝重,语声都有些嘶哑:

“……全城封锁之后,在神虎门截住一名嫌犯,却在即将被捕时自刎,死志甚决,未能留下活口。行刺现场遗落四柄长剑,制式相同,但是剑身的铸造戳记都已被精心磨去,刑曹正在破解。”

“是蓄谋已久的刺杀!刺客到底什么来历?”莲生也蹙紧了双眉:

“遇刺这三人,又有什么关联?彼此并不相熟吧,除了都是贵胄,几乎全无共通之处。上元夜在同一时间出行,只是凑巧,路线也不同,回府的回府,回宫的回宫。如此情形能一击而中,事先不知经过了多少周密观察,精心筹划,派出的刺客当不止这三路,要刺杀的目标,也不止这三人……”

喃喃自语良久,方觉室中一片静寂。对面书案后,李重耳怔怔地望着窗外出神,竟没有回应她的话,又过了许久,才低声开言:

“没错。精确严谨的布置,毫无破绽的组织。这背后,必有一个惊天阴谋。我原本也是摸不到头脑,但适才在明霞宫里,阿娘与我提了些旧事,倒令我有了些头绪。”

“你阿娘是怎样说?”

李重耳仍没有回应。

只微微昂首,仔细倾听片刻,起身查看门窗,确认书房内外只有他与莲生二人,才坐回案前。

这是李重耳自己的家,素来为所欲为的王府。就连与七宝亲密,都没有如此仔细地查勘过周围。这份异样的谨慎,顿时教莲生起了一身麻栗。

“遇刺的几位重臣,都与圣上当年继位有关。”李重耳终于开口,一字字说得低沉又清晰:

“熹王李贤与最近无缘无故病逝的誉王李贞,是当年拥戴圣上即位的两个弟弟。日前遇刺的给事中王天乘、出行溺亡的昭明将军田梓,还有此次遇刺的散骑常侍费尧,都在圣上继位时立过大功。此外便是圣上子女:可儿,三兄,我也已经遇刺多次,有一次你还在场。”

这一番话说得,教莲生愕然睁大了双眼。

她对宫闱之事,毕竟不大熟悉。李信当年是怎么继位的,她一无所知,听着这些人名,官名,全然不知所以,唯有李重耳那次雪夜遇刺的惊险场面历历在目。

“你是说,有人对你阿爷继位不满?为什么?行刺这些人有什么用?”

李重耳长叹一声。“别说你听不懂,阿娘对我说这些时,连我也不懂。从未有人对我说过这些,你听了就知道,是因为……没人敢说。”

他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室中缓缓踱步:“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心里也很乱……我阿爷他,他并不是太子。”

莲生拼命从脑海中搜索着仅有的一点讯息:“哦,想起来了,他是二皇子,老大才是太子。我小时候听过变文,好像当年太子叛乱,你阿爷剿灭了叛党,立下大功,所以当了皇帝。”

“是,我从小听说的也是这样,书里写的,教习讲的,都是这样。”李重耳的神情,凝重中带着深切的忧闷:

“都说当年先帝病重,缠绵病榻一年有余,太子急于继位,意欲谋害先帝,取而代之。圣上奉先帝手谕,于庚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夜,亲率禁军杀入东宫,一举剿灭叛党,粉碎太子阴谋。先帝驾崩后,群臣推举圣上继位,改元嘉兴,开辟一代盛世,人人称道圣上真命天子,有凌驾四海之气,震撼八荒之才,君临天下之德,安平万世之功……”

他停顿,仰头,向窗外遥望良久,才惨然一笑:

“直到今天,阿娘才说,太史令魏铮这文章,是先后修改无数次,才合了圣上心意。在魏太史之前,圣上已经斩了两任太史令,为的就是这一章写得不妥当。”

“怎么……”莲生的脊背泛起了一层冷汗:“这一章不是史实,是史官的矫饰?”

李重耳扭转了头,继续在室中踱步,越踱越重,越踱越快:

“先帝育有十子,圣上排行第二,长兄李谭,才是太子。”

“李谭十岁入东宫,饱读诗书,才能过人,又有一班文臣武官辅佐,卓然众兄弟之上。十个皇子中,四个陆续早逝,到了庚子二十一年,太子之下,尚有弟兄五人。”

“这年开春,先帝卧病,渐渐沉疴难起,朝中事务,由一班老臣辅佐太子打理。又过了一年时间,那首《十八子》的童谣,开始在敦煌流传。”

恍若阴冷冬风袭入室中,莲生蓦然打了个寒颤。

【📢作者有话说】

霍奶娘不负众望~~

第135章 东宫之变

◎长兄杀弟丧伦常。◎

这首童谣,她自幼听得惯了。

只当是村言野语,一向不以为然,但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其阴森可怖,纵使隔着遥远的时空都清晰感受得到。李重耳明白她的心思,只点了点头,视线飘向暮色四合的窗外,低声吟道:

“十八子,骨肉凉,

长兄杀弟丧伦常。

金玉身,一朝灭,

先下手者自为强。”

歌声低沉而平淡,却是字字如冰如刀。

“那一年里,这首童谣到处都在唱,屡禁不止,渐渐地人人都当了真。歌中所指,再明白不过,就是预言着李氏长子将与兄弟们有生死之争。”

“圣上当时还是惠王,战功卓著,在朝中甚有威望。太子一向就对他有些猜忌,惠王以下四位亲王,也是各有所长,童谣一起,人人都疑心是针对自己。”

“朝中文武百官,有的支持太子,有的支持惠王,也有的支持其他亲王,其中有两个关键人物,始终忠于太子,在动荡局势中保证了东宫平安:一个是光禄勋,掌一万曜锋骑,护卫天子;一个是卫尉,掌一万昭锐骑,护卫皇宫。”

“庚子二十二年四月八日,光禄勋澹台咏遇害身亡。”

莲生的心头,早已紧绷如弓弦,听到此处,猛然跳起:

“澹台咏?《香音变》里唱的那个龙骧将军吗?难道他是因为立储之争而遇害的?”

李重耳也微微一颤,目光移向窗外,望着越来越浓重的暮色:

“没人知道。按说他武功盖世,又娶了天神为妻,谁能暗害他呢?死得那样蹊跷,至今都是谜案。自他去世之后,城中接连出了几桩大案,死的都是皇亲,重臣,就像……就像这次一般。”

“八月,太子声称有亲王谋反,抓捕了六弟勖王,以谋反罪名绞决。依阿娘对我讲,当时勖王与惠王往来甚密,私下里都蓄养家兵,其实……其实真的有反心。但如此一来,更合了《十八子》的谶言。”

“八月十五日夜,惠王与靖王、熹王、誉王四兄弟联手,率兵攻入玉宸宫,围困东宫,太子畏罪自杀,史称东宫之变。”

简单平淡的叙述,却蕴含无数血雨腥风。一时间眼前刀光霍霍,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令莲生遍体冰凉,寒意浸透骨髓:

“难道东宫之变,只因兄弟间的猜忌而起?”

李重耳沉默良久,哑声开言:“我……不能确定。”

恍若又回到明霞宫中,妹子李可儿终于安睡,外厢客堂里,唯有阴凤仪与他母子二人。

“……阿娘身为女流,所知有限,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