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孤园(1 / 1)

日子一天天过去,董仲贤在董府的古籍阁中日夜翻阅着各种典籍,希望能从中找到那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秘密。

易如松也在易家积极地打听着消息。他与家族中的长辈们促膝长谈,询问着关于特殊金光法术、气运扰动以及可能与梁宗羽有关的家族或门派的事情。易家的长辈们听闻此事后,表情凝重,他们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纷纷回忆着家族传承中的点点滴滴,试图为易如松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董府和易家,各自加强了对梁宗羽的监视,安排了更多的眼线在他可能出现的地方。

而梁宗羽对此一无所知,他依然在邺城游历,继续着他降妖除魔、匡扶正义的旅程,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董府关注的目标。

就在董府之中董仲贤与易如松正为天下大事而深入商议之际,赵府却依旧深陷于流言蜚语的泥沼,难以自拔。那流言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赵府上空,久久不散,给整个府邸都带来了沉重的压抑氛围。

赵老太爷眼见着孙女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心中满是疼惜与忧虑。那原本青春娇艳、容光焕发的面容,如今却变得苍白而憔悴,眼神中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为了能让孙女转换心情,摆脱这令人窒息的环境,赵老太爷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人前往乡下老家暂避风头。

赵府的老家,位于离邺城并不遥远的赵家村。这里承载着赵府家族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老家除了那古朴素雅的祖宅之外,还有一处占地数亩的园子。这园子乃是赵府的先人精心修筑留下的,曾经也是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然而,自从赵府举家搬迁至邺城之后,岁月流转,时光变迁,此处便渐渐被冷落,许久都无人居住,渐渐蒙上了一层荒芜与寂寥的气息。

赵老太爷一行人满怀疲惫与期待地回到祖宅。他们的身影刚刚踏入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村子里传开。没过多久,村里的人便纷纷前来。

这些村民们,有的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有的则略显拘谨,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为了来套近乎、走交情。毕竟,赵府祖上可是出过好几个大官的,在这小小的村子里,那可是声名显赫的家族,若是能与赵府攀上哪怕一点点的交情,在他们看来,也是一件极为荣耀且可能带来好处的事情。

赵老太爷心中虽对这些村民的来意心知肚明,但念及多年的乡情,也并未太拒绝。他只是面带微笑,礼貌性地与众人寒暄着。其中几个与赵老太爷年纪相仿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幼时的旧事。

那些遥远而又珍贵的回忆,如同涓涓细流,在这小小的庭院中缓缓流淌,暂时冲淡了些许赵老太爷心中的忧愁。

然而,就在这看似和谐的交谈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赵老太爷心中暗自疑惑的事情。有个老人面带好奇之色,开口问道:“赵府是不是要回村子里长住了?”赵老太爷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诧异,他不解地问道:“您怎么会如此猜测?”

那老人见赵老太爷一脸疑惑,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前几天晚上啊,我亲眼看见许多车马以及眷属人口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赵府的园子。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我当时还在想,这赵府莫不是要大张旗鼓地搬回来了?可奇怪的是,后来就不见人了。我琢磨着,是不是赵府派人来清理园子,打算长住了?”

赵老太爷听着老人的讲述,心中疑云密布。他深知自己可从来没有安排任何人回来打理园子,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但他毕竟是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当下便留了个心眼,没有正面回答老人的问题。他只是哈哈一笑,巧妙地转了个话题,将此事轻轻避了过去。然而,他的心中却如同被一块巨石压住,沉甸甸的。

最新小说: 执笔 [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全息噩梦梳理师 [原神] 抽到执行官散兵后 糟糕!这场恋爱有时差 一发入魂 既见君子[重生] 大美人错嫁当军嫂[七零] [历史同人] 穿成幼崽被秦始皇听到心声了 全民领主:谁他妈把虫族放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