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么才哪到哪儿呢?
制造大国的实力才刚刚开始展露,等再过几年你们去看吧,500美金的无人机,200美金的防弹衣,20美金的手台,5美金的携行具……
所有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东西都会被彻底拉下神坛,而能够抓住第一轮冲击的机会的人,毫无例外地全部都发了大财……
想到这里,陈沉开口说道:
“真实性是不用怀疑的,这笔生意虽然看上去有点夸张,但实际上也是有特殊性的。”
“给我们供货的这家厂子经营上有一些困难,他们迫切需要打开国际市场,形成新的销路。”
“而在品牌影响力还没有建立的前提下,打低价牌是最安全、最稳妥的方案。”
“所以徐友,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现在告诉我,以你掌握的商路和运输能力,第一批次采购,你能帮我带多少件防弹衣回来?”
听到陈沉的问题,徐友略微犹豫了片刻,随后回答道:
“其实理论上来说无论多少我们都能吞得下……按照报价单的策略,我们会在小勐拉那边完成清关,这条商路是相对成熟且安全的,内陆运输部分直接用大卡车拉就行。”
“我们面临的主要还是一个销售渠道的问题——我们可以拿出一千万美元,进个5000件防弹衣,但这5000件防弹衣要卖给谁呢?”
“我们不可能两千美金进,两千美金卖,至少也要卖到1万美金。”
“那也就意味着,这是5000万美金的大单,哪怕分散到整个北掸邦、佤邦的市场上,也不太可能完全吃得下。”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搞一千套试试水?”
“没问题。”
陈沉立刻点头说道:
“就1000套,并且,我们要对销售对象进行筛选。”
“前期,我们只卖给短期内绝对不可能跟我们发生冲突的合作伙伴,比如佤邦、第七旅、柴斯里,连木鬼都不要给。”
“我们要给他们来一波饥饿营销,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跟我们合作的,就能越来越强;跟我们作对的,只能越来越弱!”
“明白!”
徐友郑重点头,继续说道:
“那我就给他们发回函了?先订一千套?”
“去做吧。”
陈沉摆了摆手,徐友立刻退了下去。
几个小时之后,第一笔预付款通过国际结算转到了远在北回归线以北还要远的那家公司的账上。
当天晚上,这家公司的销售人员集体庆功,而厂区内的生产线则全力开动,加班加点地启动生产。
要不了多久,第一批装备就会运抵蒲北、运抵孟洋。
这一定会对整个蒲北造成不可阻挡的冲击。
因为在轻步兵对战中,穿了4级甲的那一方,将会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优势……
在那之后,整个蒲北的战场生态,也会开始改变。
而这一切的推动者,此时就坐在孟洋县城内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思索着怎么去用这一批装备撬动尽可能多的力量,发起对那个重镇、也就是景栋的进攻。
暗影兵团的末日快要到了,可他们甚至还不知道,打败自己的,不是什么超级先进、超级强力的装备。
而更可能是,数千公里之外的、头上戴着老花眼镜、脚下踩着缝纫机踏板、时薪仅仅3美元的东北农村女工……
第236章 景栋攻略
孟洋的事情基本安排妥当,但陈沉却没有立刻返回勐卡。
在确定了佤邦要做的事情、确定了那边的态度之后,他必须让鲍晓梅给他一个更详细的计划,以便他能顺畅展开自己的部署。
这个讨论过程并没有花费他太多时间,毕竟涉及到的问题其实也不复杂。
简单几句话就是,以手头拿到的证据为引子,把行动的动机给立住,表明佤邦参与其中的“正义性”。
然后,再用更详细的信息去限制住事情的“边界”,表明行动只针对一部分“腐败军官和毒贩”,尽可能将事情从所谓的“zz战争”中剥离出去,避免与缅方发生更大规模冲突。
最后,依照已经梳理完成的利益链条,想办法与缅方上层达成一致,梳理出一条“清理门户”的暗线。
这样一来,整个行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有了合理性、可行性。
不得不说,这一套组合拳还是相当有力的,哪怕是陈沉站在宏观的未来透视视角来看,都挑不出什么太多毛病。
但问题是……
他怎么觉得,这一套方案那么眼熟呢?
彭德仁重新上位,走的不就是这个流程吗……
捏吗,还真是先进经验到处推广啊,难怪小鱼那边都没跳出来反对……
不过,从鲍晓梅、或者说佤邦的计划里,陈沉也敏锐地看到了一丝不和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