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49是新玩意儿,整个东风兵团之前只搞到了一把,火力明显不够,m23早就被淘汰,而且那玩意儿也重的一批,实际上并没那么好用。
真正被战场验证过的、能打出惊人效果的撤退机枪,有且只有一把,那就是,枪管截断,准星都没有的rpd。
这玩意儿的火力凶猛到可以扣住扳机直到打完一个弹箱才松手,压制力强到当年老美自己的macv-sog(注)都要抢来用。
虽然只是一个应急产物,但在当前情况下,还真就适合东风兵团使用。
这玩意儿搞定了,陈沉对上暗影兵团,信心能上涨一大截。
他再次向白狗投去了赞赏的眼神,开口说道:
“最近你表现不错,很进步了。”
白狗嘿嘿一笑,回答道:
“都是跟团长学的——这两天我们还有时间,我准备再把装备检查一遍。”
“如果还有需要补充的,现在也还来得及。”
“可以。”
陈沉微微点头说道:
“去办吧,这次只要能把暗影兵团打下来,我们就真的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
与此同时,景栋城内。
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康纳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所有个人装备。
两天之后,他将会按照缅方和mpri的共同要求撤出景栋、撤出缅甸。
毫无疑问,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之一。
但回归整个过程,他却又觉得,自己输在那支队伍的手上,其实并不冤枉。
不是我一个人输,艾森豪威尔都输过,我有什么可丢脸的?
不管怎样,既然让我撤,那就撤吧。
不过,撤退到过程,注定是不可能顺利了。
那些人不会放过自己这支小队,他们一定会追上来。
而只要双方遇到,那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但,好在,自己已经为这样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
macv-sog: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和观察小组。
第249章 真正的碰撞
陈沉并不知道暗影兵团到底什么时候会撤出景栋,但随着景栋的“反外来干涉”情绪愈演愈烈,他敏锐地判断出,缅军应该快要扛不住了。
而这也意味着,东风兵团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加速。
除了白狗搞到的截短版rpd之外,陈沉还借助华美公司的身份,向芒新那边订购了一批c-5火箭弹,但因为这玩意儿的获取难度实在有点大,根本没办法及时到位。
这算是一个小小的疏漏,毕竟作为一家武装直升机来说,保证弹药供应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诉求。
可问题是,也没有人能预料到,陈沉他们会打得那么快啊。
直升机这才到了多久,都已经参加过两次行动,打掉了十几个装甲单位了……
这种装备利用的效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所见即所用”了。
因此,陈沉对新的火箭弹也不抱希望了,到最后,他还是从单兵装备上入手,给东风兵团的所有的7.62x39mm子弹全部换装了穿透力更强7n23子弹型号,用于替代原本的m43弹,甚至一部分主射手的子弹,陈沉干脆搞来了此前南斯拉夫生产的bz型号穿甲燃烧弹。
至于机枪使用的7.62x54mm口径,那自然也是换装b-32穿甲燃烧弹无疑。
这批子弹的数量不算太大,可在蒲北这地方真的是贵得惊人,一发7n23子弹,要价接近6美元,bz则达到11美元,倒是b-32便宜点,只要5美元。
供求关系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展露无遗。
而scar-h所使用的m61穿甲弹价格更贵,华美商行找遍了整个蒲北、动用了徐友能动用的几乎所有关系,最终也只找到了一批400发的m61,要价搞到40美元一发,这显然就是绝对垄断下的肆意定价了,跟市场毫无关系。
东风兵团有4把scar-h,平均到4个精确射手上也就每人一百发。
你说不够用吧,勉强也够用。
但你要说够用,却有显得过于勉强。
这个问题让陈沉很为难,他甚至都几乎决定要让精确射手放弃训练了小两个月、已经逐渐适应了的scar-h,重新用回svd了。
毕竟,svd用的7.62x54mm穿甲弹还是非常充足的。
——但也就在这时,徐友那边有好消息传来。
他还是没能找到m61穿甲弹,但他找到了一个更猛的东西。
比利时产的pi86穿甲燃烧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