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一定会有人迫于缅方的威势妥协,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最终的结果会走向哪个方向。”
“我们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也越来越……捉襟见肘。”
石大凯的眉头紧紧皱起,略微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问道:
“如果通过佤邦、果敢那边呢?”
“那就更不用想了。”
陈沉叹了口气,解释道:
“首先,现在的佤邦是自顾不暇的,虽然他们能挑动很多事情,但实际上,这个势力的自持能力很差,他们对勐拉口岸的依赖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一旦制裁发生,受影响最大的,反而就是他们。”
“因为单靠邦康的一个勐啊口岸,根本无法维持他们庞大的开支。”
“至于果敢……那纯粹就是扯犊子,那边的整个经济都是依赖于赌场和非法娱乐业的,实体经济、实体贸易差的要死。”
“工业、建筑业不是农业,在短期内没可能迅速调整,只要拖个一两个月,联军的势力范围就会陷入崩溃了。”
“……确实。哪怕是断掉天然气,就已经够我们受的了。”
石大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道:
“所以,我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有,只能主动寻求突破口。”
“而我们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要打破战略相持状态,让其他人看到希望。”
“要打仗。”
石大凯补充道。
“没错,要打仗,而且是大打特打。”
陈沉坚决回答道。
“很难……我们本来就面临军火流入不足、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还要在短期内、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打出优势……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我们还有唯一一条路线可以走。”
“勐拉路线?”
“没错。”
“但勐拉路线无法给我们提供军火,民用产品的话……也没什么用吧?”
“光靠防弹衣,我们在局部战场上很容易打出优势,可是面对大规模的敌人……怎么打?”
石大凯的语气中充满了忧虑,但陈沉却是自信满满。
他开口说道:
“我们需要的无非就是可以大规模配置的重火力。”
“炮是不可能搞得到的,炮弹现在也没办法了。”
“但是,还有一个东西,是百分之百可以搞得到的。因为这玩意儿,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出口品类。”
“是什么?”
石大凯好奇问道。
“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弹。”
“???火箭弹?这玩意儿能出口??”
陈沉神秘一笑,回答道:
“怎么不能出口?hs code 3604900000,出口实例一大堆,不能出口?”
“如果不能出口的话,你以为北边一年接近60万发的增雨火箭弹产量,最终都去哪了?”
第267章 自不量力?
正如陈沉所预料的那样,505旅联合缅军发起的“制裁”很快便落了地,整个掸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要枪枪没有,要子弹子弹没有,甚至连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掸邦几处土制武器兵工厂根本没办法维持生产,联军几乎陷入了补给断绝的境地。
当然,他们还不至于说弹尽粮绝,毕竟此前的局势还是以“对峙”为主,弹药消耗量并不算大。
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要不了一个月,整个联军就会“窒息而死”!
何邦雄和何布帕已经急疯了,反倒是鲍家这时候冷静了下来。
他们作为最后的底牌,无论是在军队数量还是武器弹药储备量上对其他势力都是碾压性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大不了到最后第七旅、756旅全部退出战斗投降,他们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好了。
但,陈沉是肯定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绝不能毁在这种荒诞且无力的“制裁”上。
因此,在情况明确之后,他立刻召集了东风兵团的所有核心成员,开始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作战计划。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作战准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