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发现趴在地上的陈沉,但陈沉却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到了他。
对方行进得极为缓慢,是非常典型的z字型侦察。
他的后方十几米还有火力组在警戒,陈沉想要开火,也完全没有机会。
他只能继续等待。
而紧接着,随着对方侦查组确认安全,mpri的火力组也开始交替推进。
当陈沉看到他们身上的装备时,他的心几乎凉了半截。
这是mpri的正规军。
他们身上的是最先进的ispc轻量化防弹衣——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防弹承载平台。
这玩意儿到2011年的时候总共才生产了不到10万件,相比起之前的拦截者来说重量更轻、功能性更强,非常适合丛林作战使用。
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他们的武器,也同样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m249 para伞兵型机枪,枪身长度仅仅不到900毫米,灵活性拉满,在密林中能打出无与伦比的精确火力。
而他们头上的夜视仪也许是某种实验型号,陈沉甚至见都没见过。
火力组其中一人身后背着巨大的天线,承担的显然是电子压制的任务。
先进,强力。
这就是陈沉看到他们后的第一印象。
这支队伍一出现,就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惧,陈沉甚至都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开枪。
——就好像你要跨过一个悬崖,就算你明知道不跨过去就是死,可你还是会忍不住犹豫……
陈沉眨了两次眼,随后,他缓缓移动身体,举起了手里的hk416。
在某一个瞬间,其中一名敌人的脸转到了陈沉的准星上,随后,扳机扣动。
“砰!”
敌人的头立刻炸开,穿甲弹毫无阻滞地打穿了那人的脊椎,鲜血喷涌而出。
陈沉没有犹豫,立刻调转枪口,指向了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就已经锁定了自己枪声的方向,正在瞄准试图开火的第二个敌人!
“砰砰砰砰砰——”
连续的枪声响起,陈沉已经切换到了全自动模式。
这时候,他终于抓住了敌人犯的第一个、有可能也是唯一一个错误。
他们确实没有选错防弹衣,ispc别说挡hk416的穿甲弹了,就是7.62x51mm穿甲弹都能挡得住。
可问题是,为了实现轻量化的目标,ispc的防护面积缩水了。
也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差距,让陈沉的子弹钻进了敌人的侧腹,而对方的子弹,则击中了他的正面防弹板。
陈沉如受重锤,但他拼命稳住身形没有倒地。
第三把枪已经锁定了他的位置。
枪声已经响起,对方的第一发子弹瞄准了陈沉的胸口。
但在发现子弹无法打穿防弹衣之后,敌人已经借着后座力,将枪口上扬了几分。
这个动作,只需要半秒就能完成。
而陈沉此时的朝向,距离他还有60度。
陈沉要完成转身,瞄准,击发的一系列动作,才能抢在对方之前,把子弹送进他的脑袋。
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352章 重伤
上一世,陈沉在特战队干了一年之后,教官曾经问过他们所有人同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敌人已经瞄准你的情况下,你要怎么去应对?
那时候,所有人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人说快速卧倒,有人说出枪反击,有人说举手护头,甚至还有人说跳起来接子弹。
所有人都被罚了15公里,只有陈沉一个人幸免。
因为他的回答很简单:
“跟敌人赌命。”
是的,没有别的选择。
在电影里,躲子弹的操作其实非常常见,什么七步之外拳快、七步之内枪快,甚至脑袋一晃就能躲开近距离处刑式射击的子弹。
你不能说它荒诞,只能说,这是一种艺术作品的演绎。
因为无论如何,人是不能快过子弹的,被动反应的反应速度也不可能快过主动射击。
这是自然界中无法打破的规律,如果有人能做到,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