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堂”是塔状建筑,最下面一层面积最大,逐层往上递减。
每一层檐角下,都挂着一串串竹筒状的风铃。
风铃,又叫护花铃。
微风拂过,风铃叮当,惊走飞鸟,可以保护楼廊下种植的花花草草。
“至味堂”没有室外观景走廊,但是窗外都建有长条状的小花圃,里边种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客人酒兴正酣时,推开窗子,便有花香扑鼻而来,花朵摇曳生姿。
杨沅借助一些由萧千月打造的精巧工具,手脚并用地在“至味堂”外面上下攀爬着。
由于他本来身手就不错,再借机械之力,竟是如履平地。
他攀登到“至味堂”的“塔尖”儿下,蹲伏在那里,就像一只脊兽。
塔尖状建筑的四周,用绳索拴系了一圈,共有八只木桶。
杨沅自腰间拔出一口手刀,狠狠一刀,刺进那木桶的底部,当刀再拔出时,里边便有汩汩的液体开始流了出来。
杨沅如法炮制,悄无声息地移动着,将八只木桶逐一刺穿,湿稠的液体便沿着楼瓦,向四下里缓缓蔓延了开去……
……
春风楼这边,观众们如痴如醉。
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听觉、视觉的一场盛筵,
他们见证了一种全新的伟大文艺的诞生。
从整个故事一开始,金戈铁马之声,风雨雷电之声,就由“春风楼”请来的几位唱“隔壁戏”的高手给一一模拟了出来。
在此之前,口技是口技,戏剧是戏剧,戏剧中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