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郑忠的建议奏效了,项羽领兵东出征讨彭越的消息后,刘邦估计是被打怕了,仍然坚持防守的战略。
他再也撑不起心力去争夺荥阳一线了,那已经在项羽的手中了。
刘邦打算放弃荥阳一线了,但是这个时候郦食其劝谏刘邦,敖仓至今存粮甚多,项羽攻克了荥阳,却不加以重兵坚守,现在又去攻打彭越了,甚至留守在荥阳一线的楚军也是分兵状态,分兵镇守着成皋,这是个天赐良机啊!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项羽都没在这儿了,咱得把腰杆子挺直起来!打他一顿!
刘邦再三问道,挺直?打?
郦食其:挺直!!打!!
刘邦最后采纳了郦食其的意见,不走防守路线了,准备抢项羽的荥阳、成皋、敖仓了!
郦食其见刘邦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又想起还站在项羽身后的齐国,他便再次劝刘邦使用外交手段将齐国给争取过来,并愿意亲自出使齐国。
刘邦再一次同意了,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他与郦食其的这一次交谈,会是此生的最后一次。
郦食其到底是可惜了……】
第183章
每次一说到郦食其,韩信眼神便沉寂下来……
刘邦余光瞟了一眼韩信,面色无奈,算了,还是好好补偿郦食其的后人吧。
【上一次,郦食其劝诫刘邦,让他重新分封天下六国,然而在张良的分析下,刘邦才知道他差点儿就犯了大错,但是对此一事,刘邦仅仅是破口大骂郦食其是瘪犊子,但也没有对他进行责罚之类的。
从这,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刘邦在对待自己部下里的能人上是宽佑的,对于他来说,人孰能无过啊,郦食其也提过很多正确的意见,他不能单单就因为对方的一次错误,判定了终身不能用。
所以这一次,刘邦才会再次听取对方的意见,只要郦食其说得有理,刘邦就会听。
总之刘邦就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君王,项羽呢,则恰恰相反,项羽是一个对人不对事的,只要他在心里对你起了疑虑,哪怕你说得再对,他都不会听你的,范增便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说,天下大势有时候拼到最后,也是君王和臣子之间的博弈,君王臣子一心,那么天下指日可待,君王臣子权利相互侵札,相互猜忌,绝不可能能成大事。】
刘邦冷哼,嘲讽道:“君王君王,最需要的便是如何任用自己的手下,君王、臣子各司其职,而项羽,他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怎么都不肯放权给部下,如此,部下失心,项羽本人也分身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