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过来!
对啊,她今天办这场酒席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家有一门城里亲戚,找了个城里女婿。
现在人走了,钱还不能退,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这么想着,萧二婶猛地爬起来,连身上的灰尘都来不及拍掉,拔腿就朝着外面追。
追了几步,回来拉上萧老二一起去追。
不得不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就因为不想亏掉吃酒席的钱,萧二婶居然愣是凭着两条腿,追上了宋方远的自行车,把他堵在路上。
村里人倒是没追上去,但都齐刷刷的走到院子门口,凑头看热闹呢。
大家七嘴八舌的传来消息,“追上了追上了,萧二婶把女婿给堵住了,拦着死活不肯他们走。”
“他女婿要绕路,萧二婶让萧老二躺在地上了!”
萧宝珍:“……”
李秀琴:“……”
“哎呦,萧二婶气得直蹦哒。”
“不是,你们倒是听听他们说啥了啊。”
“听不清,好像是吵起来了,萧二婶的手指头快要戳进萧盼儿眼睛了。”
“坏了,该不会又要在路上打一架吧?”
就在大家说着瞧着那大热闹,讨论着会不会打起来的时候,那边终于谈妥了。
过了一会,萧二婶终于带着一身泥土的萧老二跑回来,一进门就心满意足的跟大家宣布,“酒席继续!我家盼儿说了,中午还要回来吃饭,就当回门了。”
本地的风俗,闺女出嫁可以当天回门,也可以第二天回门,这都是小事情。
大家点了点头,全都默默的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酒席还在,他们还能吃到一顿大餐!
同时又忍不住要唏嘘感叹一声——今天的婚礼真特么的热闹啊,吵得人头皮发麻!又累又闹挺!
经过这么一上午,好多人都忙活出了一身的汗,累得不行,但大家还是留下来了。
没别的原因,因为大家都随礼了,这不吃回来多亏啊。
理由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
到了中午,饭菜的香味逐渐从灶台那边传出来,香气扑鼻。
萧盼儿的婚礼闹腾了一早上,他们拍拍屁股进城了,倒是给村里人累的够呛,又累又饿,肚子咕咕叫。
眼看太阳爬上了正空,好多人头皮都晒出油了,就是迟迟不见萧二婶说开饭。
“萧老二媳妇,你倒是告诉我们,究竟啥时候开饭,我们这饿着呢?”有个人着急的找到萧二婶,“还等着吃完饭下午干活,你这再不开饭,就耽误我们上工了。”
萧二婶比村里人还着急,一直在家门口朝着村口的方向看着呢,她不仅头皮晒出油了,就连脸上都在出油,不停的拿蒲扇扇风,“你以为我不着急,我在等盼儿和我女婿啊,说好了中午回来吃饭,到现在还不回来,他们不来我们怎么开饭?”
她左顾右盼的,恨不得把眼睛给看穿了。
“这都快十二点了吧,早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盼儿也是,怎么还不赶紧回来,不知道这么多人等着他们吃饭吗?”有人抱怨开了。
“怎么可能不知道,要我看盼儿是被上午的事情伤透了心,压根不想回来。”
“你说的也是,谁家能在闺女出嫁的这天干出这种事情,要是我摊上这种爹娘,我也不乐意回来。”
“那你说咋整,盼儿不回来,咱就一直不开饭了吗?”
就在大家伙你一眼我一语,讨论着萧盼儿为啥还不回家,是不是被萧二婶惹恼了的时候,就听见门口的萧二婶咋呼起来,“回来了回来了,我闺女和女婿都回来了,厨房那边准备一下可以开饭了。”
在大家期盼的眼神里,萧盼儿夫妻两个终于回来啦!
但他们不是两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看着稍微大一些,是一对双胞胎,看着六七岁,女孩子只有四五岁,怯生生的跟在爸爸身后,抓着爸爸的衣角。
这三个应该就是宋方远的孩子,萧盼儿的继子女了。
比起带来的三个孩子,更加让村里人震惊的是萧盼儿的样子。
这才进城不到俩小时,萧盼儿头发乱糟糟的,明显是重新梳过,眼睛也有点红,一点也不像个新娘子,像是跟谁吵了一架。
眼看他们一家子进门,村里人少不得就要问两句,“盼儿你这是咋了,跟谁吵吵上了还是摔了一跤,咋成这样了?”
“没啥事。”萧盼儿先是敷衍。
但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刨根究底的人,啥事儿都要问明白,就追问说,“你这可不像是没啥事儿的样子,究竟咋了?”
萧盼儿咬了咬唇,眼睛一红撇过脸就不说话了。
大家好奇的目光又转移到宋方远身上,想弄清楚究竟怎么回事。
“没什么,你们别管了。”宋方远硬邦邦的就来了一句,其实他是嫌弃丢人,不想说。
这下大家就更好奇了,目光不停的在萧盼儿和宋方远身上移动,最后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该不会是你俩进城以后就吵架了吧,看这样子,还动手了。”
一时间,众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宋方远身上,眼神都带上了几分鄙夷。
村里妇女拿的工分不比男人少,所以地位普遍的很高,都瞧不起打女人的男人。
没出息!不讲究!注定成不了大事儿。
宋方远察觉到别人嫌弃的目光,脸色绷的更紧了。
见大家的目光越来越嫌弃,萧盼儿这才出来解释了一句,“我们俩没吵架,是回城以后我婆婆心里不痛快,多说了两句,大家别多想,没啥大事儿。”
她这么一说,大家才把目光从宋方远身上移开,不过脸上的表情也很复杂。
婆媳关系差的人家多了去了,但是谁家也不可能在新媳妇进门这天吵架啊。
宋大妈不好惹啊~
与此同时,萧盼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恨得咬牙切齿的,都怪她婆婆多管闲事,否则早就回来了,哪至于被人围着问这么丢脸!
刚才她跟宋方远一起骑着自行车进城,刚进门她婆婆就冒出来了,拉着一张驴脸问为啥这么晚才回来。
等宋方远把二舅子堵着门要钱的事情一说,她婆婆那张驴脸拉拉的更长了,指桑骂槐的说她家没家教,还闹着要来跟萧家辩论,这才耽误了时间。
心里这么想着,萧盼儿已经把婆婆翻来覆去的问候了好几遍,她在心里痛骂婆婆,脸上的表情当然好看不到哪里去,一会皱眉,一会咬牙,一边瞪眼的。
别人都忙着吃席,只有萧宝珍还在观察萧盼儿。
看见萧盼儿脸上那复杂的表情,萧宝珍就在心里感叹,萧盼儿费尽心思跟宋方远结了婚,但这日子好像也没有书里写的那么光鲜啊。
所以说,书里写的东西也不是板上钉